杭州医学院努力打造“大科研”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黄亦冰

日前,杭州医学院药学院重点创新团队陈凌峰副研究员在顶级期刊《Nature》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FGF hormone signall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内分泌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激活受体的分子机制,为糖尿病、慢性肾病和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结构基础。这是杭州医学院首次以主要完成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发表论文

上半年,除了《Nature》,杭医科研人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还在《Circulation Research》《Molecular Therap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Theranostics》《Journal of Infection》《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多本国际高水平权威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完善制度,整合资源;数字赋能流程,保障学术规范……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杭州医学院积极打造平台,优化管理,多措并举,全面发力,以“大科研”格局构建推动科研水平长足提升。

杭医近年来实施的“求真人才工程”,重点推进“重点创新团队建设工程”“青年学者攀登计划”“中青年博士培育计划”“国(境)外访学计划”等,为青年教师快速成才搭建发展平台。上半年,“杭州医学院求真学术科研能力提升工程”邀请了校内外高水平知名专家和中青年优秀学者举办讲座8场,旨在扩展教师及科研工作者视野,提高学术修养、巩固学术诚信理念,把握未来科研方向。“那场报告我印象非常深刻,有浓浓的人文气息。”杭医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陈利丽口中的那场学术报告,是由韩启德院士带来的“现代医学的属性”。院士提醒现场师生“不忘学医初心,正确理解生命和医学本源,使医学成为情感和人性的表达。”

杭医还承办了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蛋白质修饰与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三位院士和国内众多顶尖专家学者一道,带来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场为期三天的学术盛宴,拓展了科研人员的视野,启迪了科研人员的治学态度,同时又扩大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杭医科研处负责人如是表示。

项目申报如何更加精准?杭医搭建了项目申报培训交流平台,聘请专家对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等进行一对一多轮辅导。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科研处受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增长率超过10%。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一般项目14项、教育部高校辅导员专项2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7项、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3项。“有效提升科技项目申报水平,也提振了科研工作者的信心。”

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是提高项目研究的实施水平和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加强了项目中期检查的规范性,紧跟项目研究的进度,狠抓结题率,严控“烂尾”项目。上半年杭医顺利通过结题或验收厅局级及以上自然科学类纵向科研项目182项。

另据透露,令人瞩目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动物P3实验室)建设正高效率推进中,这是杭医打造的国家高能级创新平台,也被认为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建设不可或缺的平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杭州   医学院   科研   教育部   院士   上半年   基金项目   学术   努力   项目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