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奥、拉夫劳伦、开云纷至沓来,解析国际高端时尚品牌深圳“刷脸”背后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欧雪 深圳报道

一场国际时尚品牌展示正在深圳举行。

7月25日,开云集团在深圳举办了第三届开云可持续创新先锋奖大湾区初创企业路演。

除开云集团外,今年以来,高端品牌在深圳“刷脸”次数也较为频繁。

法国奢侈品牌迪奥(Dior)刚在深圳举办了2023秋冬系列复刻秀;拉夫劳伦之家(The World of Ralph Lauren)将华南首店落在了深圳,是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在中国的第四家门店;意大利品牌诺悠翩雅(Loro Piana)在深圳发布了2023春夏度假系列并开设限时店;老佛爷百货也将华南首店落户深圳,是其在中国的首家“精选概念店”。

从城市发展来看,引入高端品牌、奢侈品牌等,对推动城市商业升级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极大程度拉动高端消费,更能对周边城市消费起到“虹吸效应”。

而奢侈品牌企业活动选址背后,除了注重提高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很多时候更有调研新市场之意。

深圳时尚消费力逐步攀升

作为全球高端精品集团,开云集团旗下坐拥着古驰(Gucci)、圣罗兰( Saint Laurent ) 、 葆 蝶 家 ( Bottega Veneta ) 、 巴 黎 世 家 ( Balenciaga )等一系列知名品牌。

开云集团与深圳的合作并不少。记者了解到,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开云与深圳的缘分始于2019年的开云可持续时尚创新论坛。

此前,由于深圳地理位置靠近港澳,深圳拥有的奢侈品门店数量并不算多。不过,近年以来,在万象城成功经验的背书下,再叠加深圳国际交流增多,奢侈品牌对深圳消费力度的信心不断增强,落户深圳的门店数量不断攀升。

开云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蔡金青也表示,“自开云可持续时尚创新论坛以后,我们一直在积极拓展深圳市场。2022年,《深圳市时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要把深圳打造为‘富有科技特质的国际新锐时尚之都’,这使我们更加有信心把开云可持续生态平台深耕到深圳。”

去年,现代时尚产业被确立为深圳“20+8”的重点产业集群之一,并提出到2025年,深圳现代时尚产业增加值达到420亿元,培育营收超500亿元的企业1-2家。

到今年年初,深圳印发了《深圳市现代时尚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促进时尚产业高端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

此次,开云集团特意将大湾区初创企业路演落于深圳,蔡金青表示,深圳的创新基因与开云集团的创新核心理念有诸多契合点。

“我们很荣幸来到充满活力的深圳,通过时尚创新论坛和初创企业路演的形式,与大湾区的合作伙伴们深度切磋循环时尚新生态,探讨协同创新机制,携手促进行业变革。”蔡金青称。

可持续时尚赛道走热

对于可持续时尚话题,其能否算好一笔经济账极为重要。

业内许多企业向记者透露,与可持续时尚相关的原料及项目,成本费用仍较高,导致产业链仍无法实现端到端的可持续发展。甚者,部分企业只是为了喊出可持续时尚的噱头,用垃圾生产出了一堆新的垃圾,花高价“作秀”。

BloomGEM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石磊分析,目前行业内存在三大痛点,一是时尚产业是世界上仅次于石油产业的第二大污染源,二是中国纺织供应链进入产业升级周期,三是碳排放是产业新门槛。

陈石磊表示,自己为公司接下来的发展计划制定了搭建微生物染印数据库、扩大规模效应和开拓新场景这三个阶段。而到了第三阶段,推进大规模工业化时,可持续时尚才可以实现价格和效能优势。

对于时尚产业来说,可持续时尚是目前行业无法绕开的话题,从原材料到面料生产再到成品生产,其几乎贯穿了整个产业供应链。

近年来,可持续时尚更是代表着企业对待环境、产品及社会的一种责任,越来越受到企业与消费者的重视。

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潘明此前曾向记者透露,协会已成立了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工作委员会,进行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

她建议,深圳品牌要想做出中高端品牌的影响力,关注可持续时尚是极为重要的。

在去年的深圳时装周2023春夏系列上,深圳推出了全球首个“碳中和时装周”,进行时尚产业“碳中和”、“碳达峰”规划研究,并研究了深圳市时尚产业气候行动目标路线图、深圳时尚产业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时尚规划等内容。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深圳   迪奥   纷至沓来   深圳市   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   奢侈   时尚品牌   记者   产业   品牌   时尚   国际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