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日本弟子,为他终身守墓,96岁依然坚持每周扫一次墓

1973年7月20日,一代世界武术巨星李小龙离世,时年33岁。他的死,让整个武术界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他的粉丝悲痛欲绝。

他的粉丝遍布全球,因为他,中国人得以摆脱“东亚病夫”这个恶称,还从此给世界人留下“中国人都会功夫”的印象。

一代宗师溘然长逝,只留下他未完成的电影和他的武术事业以及他的几个亲传弟子。他被葬在美国西雅图,风雨无阻为他守墓的,只有他的亲传弟子木村武之

初印象

他用人类最强有力的右拳,击中了整个流行文化,我们至今在他的重拳中眩晕”。2009年,美国人Steve Webb在纪录片《李小龙如何改变了世界》中如是说道。

他留给世界的,是灿烂的武术文化遗产和永世都无法愈合的遗憾伤口。这对于沉迷他的粉丝而言尚且如此,更别说是和他朝夕相处的木村武之。

在西雅图的湖景墓地,李小龙的墓前,总放有鲜花,并且被人擦拭的一尘不染。他并不孤独,他的旁边,是他儿子李国豪之墓,当然,这是另一段故事了。

李小龙逝世后,人们总能在他的墓碑旁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个人,就是他的弟子木村武之。他担当了李小龙的守墓人,这一守,就是一生。

木村武之是个日本人,这件事起初对于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李小龙来说,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所以在木村武之前来拜师时,李小龙一口回绝。

但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木村武之崇拜强者,更崇拜李小龙,最终他的诚心打动了李小龙,顺理成章成为了李小龙的弟子。

木村武之的前尘往事我们暂且不提,他在认识李小龙时,已经35岁,而李小龙只有19岁。那时候日本人和中国人,可谓势如水火。

木村武之一开始学习的是柔道,因为对中国的固有印象,他对于中国武术从来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他当时经营着一家超市,柔道也颇有所成,但算不上是什么高手,之后一连几场的挫败,让他彻底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他觉得自己或许不是习武的这块料,便打算弃武,专心经营自己的超市。然而命运就是这样,山穷水复处,才能得见柳暗花明景。

木村武之在超市中听人们讨论起武术,兴致颇浓的他侧耳,想听听武术界又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却没成想,故事的主角,竟然还是个只有19岁的中国少年郎

话里话外,人们都在感叹,这少年的功夫是如何的了得,中国功夫是如何的玄妙。木村武之听得想发笑,因为此时的他认为,中国功夫不入流。

这不只是他一个人对中国功夫的看法,他的想法代表了千千万万的西方人。因为在那个年代,中国香港跑去美国的拳师成千上万,但有真功夫的,如同大海捞针。

人们见惯了花拳绣腿,更加不把中国功夫放在眼里。然而他们提到的这位少年,似乎是不一样的。他打听到这名少年名叫李振藩,不仅是个武术大师,还是个影星,艺名李小龙,来自中国香港。

木村武之决定亲自去会一会这位功夫少年,看看他是不是浪得虚名。再求得李小龙的美国弟子杰西·格洛弗帮助之后,他终于见到了李小龙。

杰西·格洛弗将两人见面的地点定在附近大学区的足球场,好方便两人大展拳脚。这次会面,木村武之终身难忘,李小龙和真正的中国功夫,让他彻底折服。

35岁的他不禁内心澎湃,只觉和李小龙相见恨晚。从此,他从鄙夷和不屑,化身成李小龙的死忠粉。

他再一次看到武学的希望,他内心渴望和真正的强者学习。于是他不顾年龄之差,诚心的向李小龙讨教,并且希望能够向李小龙学习。

只是木村武之没有想到,李小龙拒绝的这么干脆。李小龙讨厌日本人,这是毋庸置疑的,碍于木村武之的身份,李小龙一再拒绝木村武之。

李小龙低估了木村武之的耐心,也低估了他和木村武之的师徒缘分。木村武之内心的希望再次燃起,骨子里天然对强者的崇拜感促使他对李小龙锲而不舍的追求。

当时李小龙正打算建立属于自己的武馆,但奈何资金不够。当时木村武之看出他的难处,便将自己的超市改成可容纳几十人同时练武的武馆。

这一点,让李小龙大受感动,1962年,“振藩国术馆”正式开业,李小龙让木村武之担任了武馆的副馆长,并且正式收他为弟子。

传道授业解惑

木村武之是个出色的商人,“振藩国术馆”成立之后,便在他的宣传下,立即名震美国。前来求学的武者络绎不绝。

从此美国人对中国功夫和中国人有了新的看法,他们对李小龙的喜欢也达到了巅峰。此后的生涯,李小龙只专注于练武,他用一生替中国人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李小龙自小就和别人不同,他在出生百天时,就已经出演电影了。7岁时,他接触太极拳,但比起这种以柔克刚的功夫,他更喜欢拳拳到肉的刚猛。

于是在母亲的支持下,他师从叶问,学习凶悍的咏春拳。之后又陆续学了螳螂拳,少林拳,洪拳,白鹤拳,节拳,戳脚等功夫。

从“振藩国术馆”开办以来,木村武之就一直陪伴在李小龙身边。李小龙也对他从未隐藏,尽心竭力的将自己毕生武学都传授给他。

之后李小龙业务繁忙,经常满世界跑,“振藩国术馆”在木村武之的经营下,一派欣欣向荣。两人时常写信或者电话通话。

当时“振藩国术馆”是美国收费最贵的武馆,每小时要收费275美元。但即便是这样,武馆每天的学子仍旧是接踵而至。

1998年,《李小龙:功夫之王的另一面》一书出版,书中收录了李小龙生平事迹,还有他留存不多的信件。

其中有一封信,最引人注目,这是一封李小龙在1965年写给弟子木村武之的信件。此时的李小龙因为父亲不久于人世而回香港尽孝,“振藩国术馆”全权交给木村武之打理。

信中最吸引人的是李小龙那工整的字迹,以及字里行间的认真。李小龙给木村武之寄去了几十份合同,希望他能够以此来招揽学员,维持生计。

李小龙还为木村武之出谋划策,教他如何扩大“振藩国术馆”的影响力。在信中李小龙还提到,他即将创造一种新的武术,以精简为原则,糅合各种武术,这套拳法更加注重攻击距离和节奏。

这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截拳道”。它不仅是中国功夫,还包含着中国哲学。李小龙深深的中国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武学当中。

师从李小龙之后,木村武之学到了咏春拳,这在当时被称为“振藩拳学”。木村武之一生痴迷于武道,更痴迷于中国功夫。

木村武之的这种精神感染了李小龙,因此他得到了李小龙的回馈。他是李小龙所有弟子中,目的最为单纯的人,也是李小龙难得的好友之一。

尽管两人是师徒关系,但李小龙从不以师父自居,他称木村武之为大哥,自己常以小弟自居。这是两人在武学切磋中,积攒的深厚友谊。

“他的年纪比我小一半,但我跟随他的时候,觉得他是一位超级巨人”,这是木村武之多年以后回忆起李小龙时,说过的话。

作为李小龙曾经的副手,木村武之不仅要传承李小龙的武学精神,还要负责将他的精神发扬光大。

后来李小龙死于工作途中,他和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的负责人,一起在演员丁佩的家中讨论剧本,几个小时之后,李小龙被发现身亡。

当时他的亲属都不在身边,没人知道李小龙究竟是怎么死的,尽管法医鉴定为“脑水肿”,还有药物引起的过敏,但这个理由显然不能说服全世界。他的死,注定成为谜团。

消息传到美国时,木村武之正在武馆,他震惊的愣在原地,不可置信。他的救赎者,他的知己,他的良师益友,死于最好的33岁,死因存疑。

守墓人

对于李小龙的死,谁人又能释怀?但生活还要继续,李小龙的葬礼办的很隆重,前来送他最后一程的人,将西雅图湖景墓地围得水泄不通。

此后岁月,木村武之和“振藩国术馆”共存,这里是他和李小龙共同的心血,他致力于传承武学。作为李小龙最权威的弟子,他备受推崇。

但出乎人的意外,木村武之出奇的低调。他深居简出,只有在武馆才能见到他的身影。他从不以“李小龙弟子”的身份自居,更不会用这个身份去获得名利。

木村武之每周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去给李小龙扫墓,风雨无阻。他时常在墓碑前站立,或者坐在一旁,一呆就是一整天。

多年以后,木村武之成了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的师父,犹如多年前李小龙教导他一样,他将全部武学倾囊传授。

1998年,中国武术协会向李小龙追授“中国武术奥运奖”,“武术文学奖”,“武术名导演奖”,“武术巨星奖”四个奖项。

作为李小龙最得意的弟子,中国武术协会邀请了木村武之来替李小龙领这个奖。木村武之欣喜万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的恩师李小龙被全世界肯定,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李小龙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神话人物,从他而起,之后的武术明星皆以他为楷模。

或许如今会有很多人觉得,李小龙被过度神话了,但当我们看到国外人对中国功夫的崇拜时,就知道,李小龙从来不是被人神话了,他原本就是神话

在那个西方人人都瞧不起的年代,他们却对身为中国李小龙怀抱着热烈的推崇。这是李小龙留给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底气。

木村武之始终记得他和李小龙的点点滴滴,是什么支撑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给李小龙扫墓?是他们之间深厚的师徒感情,是李小龙留下的人格魅力。

在木村武之的认知中,美国人之所以对武术这么狂热,就是因为李小龙。对于李小龙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多年后,人们采访木村武之,早已经白发苍苍的他,却还能清楚地记得,李小龙当年给他们立的规矩,以及李小龙给他打过的每一通电话。

木村武之在96岁高龄时,仍旧每周一次去为李小龙扫墓。2021年1月7日,木村武之以97岁的高龄辞世,他终于能在天国,再见自己的恩师,只是可惜,木村武之身后,再无李小龙的守墓人。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李小龙和木村武之的师徒情让人动容。世间最真挚的情感,重于泰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木村   弟子   西雅图   藩国   武馆   日本   美国   中国   武术   功夫   中国人   李小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