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仅有一套的“国之利器”,就在中国,各国都求之不得羡慕不已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 天选小吉

编辑 | 天选小吉

前言

在科技全球化的现在,能源短缺的警钟也已经拉响,曾经有科学家做过预测,按人类现在的消耗速度,不出半个世纪,常规的化石能源就将面临枯竭危机。

石油作为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化石燃料,有“工业的血液”之称,常年处在各国资源争夺的主要目标之中,对于我国来说,不仅在“开源”之路上积极探索,也在“节流”的技术上发展壮大。

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就是由一重承制的一种全球最大的石化技术装备——镇海沸腾床渣油锻焊加氢反应器的完工。

而这一设备的出现,也成了各国都争先恐后羡慕的对象,在世界石油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石油资源发展简史

历史上,关于石油在世界上的广泛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当时在那里爆发了一次称得上改变未来世界的工业革命,从此拉开了现代石油工业的序幕。

初期的产品主要是照明煤油,到了19世纪,汽车行业的发展使得汽油的需求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膨胀。

到了二十世纪,全球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同时驱动了燃油军备的改革,奠定了石油作为战略物资的历史地位。

随着中东各大油田陆续被发现,该地也成了全球最关键的原油开采和出口地区,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与沙特签订石油美元协议,石油也随之取代黄金,成了美元绑定的硬通货。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石油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工业发展早已密不可分,在全球政治、金融、商品领域也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历年决定兵家胜败的关键因素。

屡见不鲜的石油战

“石油之于发展中国家,就相当于资本之于发达国家”,如今看来这更不是一句假大空的话。在最近的一场石油之争中,沙特阿拉伯宣布将停止向设定石油价格上限的国家供应石油,这意味着美英法等一些发达国家无法再从沙特进口石油。

这一政策不仅让西方国家有深深的危机感,也引发了全球石油市场的强烈关注,而沙特是否会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执行该政策的产油大国,也人十分瞩目。

由于俄罗斯的大额能源出口贸易有效弱化了西方国家的对俄制裁效果,西方国家便想出了这个办法,给俄罗斯的石油价格定一个上限,以此来限制俄罗斯的能源贸易收入。

这种行为放在古今中外是相当罕见的,但在历史上,由于共同原因而产生的利益冲突是屡见不鲜的。

众所周知,一战后的德国作为战败国被迫交出了大量的战争物资,例如千门火炮,万挺机枪,公海舰队的全部舰艇,这无异于猛虎失去了爪牙,雄鹰折断了翅膀。

到了二战,“机械化”的德国将石油彻底带上了历史舞台,自此石油“一鸣惊人”,展现出了它巨大的威力:它可以让德国一跃成为欧洲主战场上的霸主,也可以让德国节节败退,输得一塌糊涂。

为了一雪前耻,德国不得不学会收敛,大刀阔斧整顿经济,强势控制企业,开始迅速走向强大,工业实力一度跃居世界第二。

与此同时,德国人发现了石油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当时战争取胜关键,就在于机械化武器的质量上,而这些高大上的“铁家伙”都需要石油的供养。

但是德国等几个二战主要参战国无一例外,都严重依赖石油进口,是个名副其实的石油“穷国”,只能大量依赖进口。

为了给日后四处扩张的脚步做足准备,德国采取了一系列威逼利诱的手段来囤积石油储量,为石油的“参战”做足了准备。

当时德国主要的石油来源地有委内瑞拉、美国、苏联等国,但英国一直对同处在欧洲的“邻居”德国看不顺眼,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担心德国发展得太强大,威胁到自己霸主的地位。

所以英国就想方设法,明里暗里地大搞破坏,甚至借用自己的海上霸权封锁德国港口的大部分输油航线,彼时的德国还在发展当中,只能忍气吞声另寻他法,海上不行那就换陆上,石油资源同样丰富的罗马尼亚,成了德国的不二选择。

在整个欧洲的石油储量上,如果苏联称老大的话,罗马尼亚就能排第二,不仅如此,其地理位置也得天独厚,地处东中欧交汇处,不仅能向欧洲各地供油,而且还是中东输油管道的必经之地。

所以罗马尼亚这块“肥肉”,也令德国垂涎已久,双方各取所需,据后来统计而知,二战期间,罗马尼亚对德国提供的石油量占德国国内总量的三分之一。

如果说在人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石油还处于“埋没期”的话,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一举让石油成为了“千里马”的存在,德国充当起了“伯乐”,石油在全球的资源争夺战上“大放异彩”。

在如今的俄乌冲突中,俄军虽然没有迅速完成原本的预定目标,但在场面上依旧占优,更是在西方的各种制裁之下,硬是将“一手烂牌”打成了“王炸”,让欧洲吃尽苦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利用率了。

石油资源逐渐枯竭

二战后,全球各国深刻地意识到了战争带来的危害,同时也注意到了石油带给战争的重要价值,各国在“高挂免战牌”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也需要石油作为内核驱动力,不断开采。

美国作为石油的开采和消耗大国,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来解决庞大的内需,洛杉矶作为美国经济重镇之一,同时也坐落在地震活跃地带,早在2019年就有一项研究证实,20世纪早期人类的大规模石油开采,正是该地区地震频率增大的罪魁祸首。

1935年到44年之间,该地的中等地震活动急剧增加,大约每两年就会发生一次4.4到5.1级地震。这些地震的发生地,恰巧就在活跃的油田附近,而且通常发生在油井钻探到3公里以下的几个月之内。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但这些线索无不证实一个事情,就是人类对于石油的开采,已经过度了。

如此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被用尽了,世界会发生什么?

新能源能否代替石油

如今地球上的石油主要是几亿年前形成的,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化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油田,石油的形成主要要是地球上生物体的死亡和堆积,加上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影响。

虽然在地球上广泛存在,但它的形成需要花费百万年的时间,且其消耗速度远远快于自然形成的速度,换句话说就是,石油早晚有被人类用尽的一天,一旦耗尽就很难再见到它的身影。

虽然石油在地球上的储量越来越少,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开发的不断深入,人类也许会发现新的石油储量,或者改进了开采技术,使原本难以开采的石油变得更加容易获取。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在积极研究一些新型的石油替代品,比如生物质制成的生物燃料、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上这些新能源都可以逐渐替代传统的石油,为人类提供更加可持续的能源来源。

不过,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存储和运输的技术不够先进,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方式不同于传统,所以需要更加高科技的储能和输电技术来支持其使用。

所以我国在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双管齐下,在石油的开采利用率上也突破瓶颈,成功掌握了全球顶级的超大吨位化石装备制造技术,领跑全球,彰显“大国重器”的实力!

我国技术突破瓶颈,引得世界瞩目

现如今,石油炼制工业已然成为了世界石油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无论我们以如何环保的提炼过程,还是会产生大量渣油,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技术,降低渣油产生的比重。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世界石油工业表现出原油质量变差的趋势时,美国樱桃角炼油厂就能保证每一种液流在离厂前,全部完成加氢处理,每天回收100吨硫磺的同时,得到清洁的成品石油。

与此同时,中国的加氢反应器加工业如同一个踉踉跄跄的新生儿,先天起步困难,却从未放弃向前进步。

从2001到06年,我国的加氢裂化能力提高了94.16%,原油加工能力提高了30%;从13到18年,由中国第一重承制的镇海沸腾床渣油锻焊加氢反应器,于大连完工发运。

远远望去,这台庞然大物外形类似液化气罐,总长度超70米,重量达2400吨,堪称世界之最。

结语

石油炼制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业,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全球石油资源趋于枯竭的现在来说,我国完成的技术进步更为弥足珍贵。

现如今,我国炼油能力已经超过了8.74亿吨/年,无论是加氢裂化还是其他技术,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发展,逐渐呈现出技术复杂程度高,装置规模达、产品质量好的显著特征。

数十年磨一剑,中国的石油炼制工业,终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征程,也逐渐成了国际炼化业和加氢工艺技术界的焦点,经历了70年的突飞猛进,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中国建造继续改变着世界。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中国   沙特   罗马尼亚   渣油   求之不得   欧洲   德国   储量   利器   羡慕   石油   全球   世界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