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一号改革工程”已迭代推出千余条举措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呼应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磅政策,7月19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

全面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工作要点》围绕优化市场准入环境、保障企业获取经营场所、优化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降低跨境贸易成本、优化纳税服务、健全商业纠纷解决机制、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提升办理破产质效10个方面推出100项重点任务,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记者了解到,深圳自2018年以来明确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全市“一号改革工程”,连续出台营商环境1.0“搭框架”、2.0“夯基础”、3.0“补短板”、4.0“促提升”、5.0“抓试点”系列改革政策。加上《工作要点》的100项任务,深圳已迭代推出千余条改革举措。

全面对标BEE体系

2003年,世界银行启动营商环境评估项目DB(Doing Business),对比全球100多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并自2003年起每年发布一期营商环境报告。

2022年2月,世界银行发布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BEE(Business Enabling Environment),增删、合并相关指标后,形成了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劳工、获取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纳税、解决商业纠纷、促进市场竞争和办理破产10个指标领域。根据计划,世行2024年4月将发布新体系下的第一份营商环境报告。

7月初,《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提出要做好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新评估相关工作,支持广州、深圳开展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在此背景下,《工作要点》全面对标BEE体系。

在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方面,《工作要点》围绕完善市场准入监管机制、提升企业开办数字化服务水平、优化开办企业体验等3个领域提出8项任务举措。

例如,深圳将实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一窗通办”,开办申请人在线提交申请材料,通过银行个人数字证书完成身份验证和电子签名,领取电子营业执照,实现足不出户、全流程网上办理营业执照。

再如,以重点行业、企业为突破,在前海试点探索放宽电信领域跨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推行“一照多址、多址监管”模式,避免针对一个地址执法造成连锁企业关联门店普遍停业。

在保障企业获取经营场所方面,《工作要点》围绕加强经营场所安全规范管理、提供智慧化协同服务、提高获取经营场所效率等3个领域提出9项任务举措。

例如,深圳将优化“工业上楼”试点项目审批流程,全年开工建设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项目,召开“工业上楼”厂房空间项目招商大会,市区联动召开5次以上集群招商活动,大力引进高端先进制造业项目。

在优化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方面,《工作要点》围绕提高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监管质量、增强优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优化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服务等3个领域提出15项任务举措。

很长一段时间,深圳城中村水电加价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工作要点》提到,今年将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城中村居民生活用水用电及燃气价格管理若干规定》,依法查处房屋出租人在代收水电燃气宽带费用过程中的违法加价行为,基本解决城中村水、电、气、网违规加价问题。

而在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工作要点》围绕强化用工服务保障和提高用工服务便利度等2个领域提出了8项任务举措。

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者规模已高达2亿人,零工经济迅速崛起。《工作要点》提到,建设不少于20家具有深圳特色的线上线下零工市场,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规范零工市场秩序。试点零工经济统计核算,促进零工经济健康发展。

提升办理破产质效

7月19日,深圳海关发布深圳1-6月进出口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外贸进出口1.68万亿元,同比增长3.7%。

深圳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外贸出口连续30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为进一步降低跨境贸易成本方面,此次《工作要点》围绕探索国际贸易良好监管实践、优化跨境贸易服务、提升跨境贸易通关便利度等3个领域提出13项任务举措。

例如,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阳光化试点,打通跨境电商、海外仓上下游行业数据壁垒,实现备案、通关、结汇、税收等全链条阳光化出口;实施“出口前质量管控、口岸快检快放”监管模式,创新数据集成和可视化监管方式,探索实行产业平台组货地集中监管,实现生鲜产品安全便捷通关。

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撑。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方面,《工作要点》围绕探索建立完善可持续金融体系、创新征信合作方式、提高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等3个领域提出9项任务举措。

其中提到,深圳将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实现普惠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修订《深圳市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实施细则》,降低入池门槛,简化申请流程。2023年全年新增首贷户不少于2万家。

近日,全国境内首宗个人破产重整案在深圳执行完毕,个人破产制度让“诚实且不幸”的债务人获得经济重生。在提升办理破产质效方面,《工作要点》围绕提升破产程序监管质量和提高办理破产便利度等2个领域提出5项任务举措。

其中提到,建立“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等有关主体申请 法院审查决定”的依申请预重整启动程序;完善个人破产配套制度,出台个人破产管理人履职指导文件及《个人破产管理人考核办法》,起草《个人破产案件管理人管理办法》,破解对个人破产管理人的监管缺失难题。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深圳   世界银行   举措   环境   零工   管理人   基础设施   试点   领域   工程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