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万家!上海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成效显现

今年3月至7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综合执法检查。7月21日,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相关执法检查报告。执法检查组认为,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全面贯彻实施《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积极履行各项法定职责,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中心从形成基本框架体系向形成核心功能跃升,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报告显示,上海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国家实验室组建取得重要进展,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迈出坚实步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发展,布局建设19家瞄准科技前沿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国商飞、宝武集团、微创医疗等科技领军企业加速培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加快推进。已建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5个,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度、显示度不断提升。

在强化基础研究能力上,优化基础研究领域布局,在脑科学、量子科技、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2022年,上海科学家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自然》《细胞》发表论文120篇,同比增长12.1%,占全国总数的28.8%。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探索者计划”等,完善基础研究发展环境。

上海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万家,累计支持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超过260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4942家,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成效显现。上海深入推进“浦江之光”行动,优化科技信贷产品供给。截至2022年末,上海企业已在科创板上市78家,融资额2033.40亿元,总市值1.42万亿元、居全国第一。

但是,执法检查组指出,上海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中包括,基础研究投入和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的双向链接有待进一步加强;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等问题。

其中,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检查发现,受考核评价机制和任期制等影响,国有企业负责人对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的创新活动存在诸多顾虑,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研发投入强度还不高。即使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的国有企业,其投入强度与国内国际同行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创新赋能不够,外资企业创新溢出不足。

针对发现的问题,执法检查组提出:一是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投入和评价机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三是进一步加强引导支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四是进一步健全科技金融体系,形成风险共担的加速创新机制;五是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育用评,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六是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七是进一步强化科技领域法治保障,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头图来源:图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上海   检查组   上海市   国有企业   成效   强度   主体   机制   基础   金融   国家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