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眼球20分钟内被溶化!罪魁祸首每家每户都有,家长需高度警惕

| 瑞克

编辑 | 瑞克

“救命啊妈妈!我看不见了!眼睛好疼啊!”

2014年,江西一名8岁小男孩正在客厅玩耍,谁知他突然发出一声惨叫!随后痛苦的捂着眼睛在地上打滚。

听到儿子惨叫后父母迅速冲到小男孩身边,看着儿子痛苦不已的模样,父母来不及心疼,直接将其抱起赶往医院。遗憾的是,经过医生漫长的抢救,小男孩右眼没有保住!

短短20分钟,这个叫可可的8岁男孩,整个右眼球被完全溶解掉!终生失明!而这个导致小男孩失去右眼的罪魁祸首,竟然每家每户都有!

«——【·日常生活中隐藏的危险·】——»

可怕的是!这个罪魁祸首不是第一次伤害到家中的孩子。

2011年,14岁的小菲(化名)在休息时,瞥见了食物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便把这个东西放进了保温杯里泡着玩儿,起初干燥剂在杯中并没什么变化,小菲也就没放在心上,没想到过了一会他手中的保温杯突然爆炸。

扑面而来的强烈高温气流,使小菲的世界一片模糊,他只感觉自己的眼睛和脸特别的疼,众人连忙把他送进医院,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后,只保住了小菲的一只左眼,并且视力只能恢复到0.3,而右眼则是永久性的失明。

而我们上边讲到的8岁男孩可可,就曾被央视报道,根据可可妈后来的回忆,那年可可刚上小学二年级,她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便承诺如果期中考试考个好成绩,就答应给可可买一大堆零食作为奖励。

可可为了赢得零食,每天上课学习都非常努力,放了学也是认认真真地写作业,经过几个月的付出后,他考出了令妈妈十分高兴的好成绩,可可妈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买了一大堆可可喜欢吃的零食送给他。

从超市买完东西后,妈妈觉得孩子努力学习那么久,也该好好放松一下,所以就同意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的要求,她自己则在厨房里准备家人的晚饭,有句老话讲得好“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

可可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开心得很,但零食吃饱后便开始有些无聊,偶然间发现零食袋里有个小包,看起来很好玩的样子,于是他想也不想,便把那个小包丢进了喝水杯子里玩,这才有了可可惨叫后,双手捂脸在地上翻滚的场景

事后妈妈对央视采访的记者说道,自己真是肠子都悔青了,恨自己没有告诉孩子零食里的小包叫干燥剂,是不能吃的,也恨自己没有常识,不知道干燥剂会遇水会爆炸,要是知道这些,儿子也不会小小年纪就失去一只眼睛。

那些被干燥剂炸伤的孩子中,甚至还有无辜躺枪的,小欣(化名)既不玩干燥剂手里也没有装着水的杯子,人家就正常在路上行走时,突然身边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大量带着高温的喷溅物就灼伤了她的双眼和脸颊。

小欣的尖叫声惊醒了周围所有人,大人们赶紧将受伤的她送往医院救治,经医生检测发现,小欣的眼结膜轻度烧伤,并且造成了眼睑肿胀,幸好小欣距离爆炸点有一定的距离,所以降低了危险程度,最终在医生的治疗下保住了双眼。

原来是小欣的同学吃完海苔后无聊,就拿出包装袋里的干燥剂玩,并且还把干燥剂放进矿泉水瓶后拧紧瓶盖摇晃,这一摇晃瞬间加速了瓶中的化学反应,大量气体伴随着高温直接撑爆了矿泉水瓶,倒霉的小欣就此无辜受伤。

然而每次出现这些新闻时,总是会有网友站出来“辟谣”,说自己以前就玩过干燥剂,根本不会爆炸,可上了各大新闻的真实案例不会说谎,这难道是网友故意说谎话误导大众吗?

其实,新闻报道的干燥剂会爆炸,和网友说自己玩过的干燥剂不会爆炸两种说法都是真的,真正的问题是出在了干燥剂的种类上。

«——【·隐藏在包装袋里的定时炸弹·】——»

干燥剂主要分为化学干燥剂和物理干燥剂。

化学干燥剂加水后,会产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新的物质,例如具有强吸水性的浓硫酸就是一种工业干燥剂,同时氯化钙也是实验室常用的中性干燥剂。

物理干燥剂加水后,则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也不会产生什么新的物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安全,例如价格便宜又环保的粘土干燥剂,其外观看起来有点像猫砂,使用起来不仅无色无味,遇水后也不会发热产生爆炸。

不过粘土干燥剂通常不会放在食品包装中,而网友说的遇水不会爆炸的东西应该是硅胶干燥剂,硅胶同样具有强吸水性且物质形态比较稳定。

真正遇水会发生爆炸的食品干燥剂其实是生石灰,属于碱性化学干燥剂,因为它吸湿性特别好和生产方式简单,再加上价格便宜,所以国内食品生产厂家多用生石灰作为除湿物放进包装里面。

生石灰遇水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会释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随后变成熟石灰,很多人喜欢吃的皮蛋就是利用了这个反应,然而很少听说皮蛋生产厂家爆炸的原因是,制作皮蛋的工人往往会在通风透气的地方工作,目的就是将反应过程产生的气体和热量释放出去。

在新闻中那些被炸伤的小朋友们,基本上都是把干燥剂放进带水的密闭容器里面玩,甚至还有小孩一直摇晃,导致加速化学反应,这样一来瓶中产生的气体和热量根本释放不出去,结果就是瓶内压力越来越大,直到将瓶子崩开,这个威力就跟一个小型炸弹似的。

并且因为生石灰是碱性化学物,所以瓶子爆炸后飞出的高温混合液并不是普通的热水,而是带有化学腐蚀性的“毒液”,这些“毒液”接触到眼睛后,会顺着眼球缝隙像眼睛内部渗入扩散,同时改变细胞的酸碱值,最终导致纤维蛋白的溶解和组织破坏。

一旦孩子的眼部发生组织破坏通常都是不可逆的,组织坏死和瘢痕收缩都会导致睑球发生粘连,情况比较严重的小孩会引发角膜结膜的坏死、穿孔、青光眼、全眼球炎症和眼球萎缩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还有摘除眼球的风险。

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虽然不喜欢把干燥剂扔水里的玩,但也会因其旺盛的好奇心想尝尝生石灰什么味道,即使人体的胃酸可以将碱性化学物中和掉,但生石灰遇到唾液等水分产生腐蚀性也依旧会灼伤食道和胃壁,并造成局部组织溃烂。

还有些小朋友是知道干燥剂放到水中,和吃进肚子里会产生怎样严重的后果,但依旧没能克制住好奇心,将干燥剂从小包装里倒出来玩,这种想法同样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干燥剂的生石灰通常呈粉末状,稍微有点风就很容易飞进眼睛里造成灼伤。

可千万不要小看了生石灰的杀伤力,在古时候,生石灰粉末可是作为一项防身武器而存在的,只要遇到危险就顺风一撒,敌人的眼睛轻则红肿重则失明,所以无论如何,碱性干燥剂千万不能让小孩当成玩具来玩。

«——【·接触干燥剂后该如何急救呢?·】——»

平时无论老师和家长怎么进行教育,总是会有个别小孩没听进去,或者没有学习到不能玩干燥剂,从而将碱性化学物崩进眼睛或者误食的情况。

那么,如果孩子在玩耍中不慎将生石灰粉崩进眼睛后,这时家长一定不能用清水冲洗,不然孩子眼睛只会加速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出现灼伤,正确的急救手法,应该是先拿香油等流动性强的植物油脂冲洗沾到生石灰的眼睛,这样可以隔绝化学物品对眼结膜的腐蚀作用,随后迅速将孩子送往附近医院进行紧急处理。

如果是已经产生反应过的熟石灰不慎进入眼睛,这时才应该紧急使用大量清水来冲洗,同时要求孩子在清洗的过程中不断转动眼球,这个过程至少要持续半个小时以上,直到将异物完全清洗干净后再送去医院检查。

如果孩子不小心把干燥剂吃进肚子里了,家长们先不要惊慌失措,应该立即辨别干燥剂的类型,假如是无色透明的小球,那么孩子吃进去的就是硅胶,这种干燥剂无毒无害,并且肠胃也不能吸收,过一段时间就会随着粪便排出,除非有对硅胶会起过敏反应等特殊体质的孩子需要送去就医外,一般不用担心。

如果孩子已经确定吃下去的是生石灰后,应该立即喝水或牛奶对肚子里的化学物品进行稀释和催吐,但绝对不能饮用太多的液体,因为这类物质和水发生化学本来就会释放大量的热,一旦喝水太多造成呕吐后会再次灼伤食道。

具体喝多少水稀释应该看孩子的体重,一斤体重对应5毫升的水,但总量不能超过200毫升,给孩子喂下稀释液后需要立即送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及绝不能用苹果醋等酸性液体当作稀释液,一旦发生酸碱中和也会对孩子肠胃造成破坏。

其实也有不少人觉得,既然干燥剂对孩子这么危险,那就不再使用就好了嘛。

针对这个观点,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因噎废食”,干燥剂在现代食品加工中发挥了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超市里那些令郎满目的产品从产地运输到零售点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其中干燥剂就发挥了重要的防腐保鲜功能。

试想一下,如果食品加工中将干燥剂完全去除,那么工厂为了保证食品在运输至零售点之前不变质,那就只能添加海量的防腐剂了,尽管使用干燥剂会在意外情况下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总比每个人都吃海量的防腐剂要好得多。

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干燥剂并不是洪水猛兽,目前各大食品企业正在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改进生产流程,像硅胶这类危险系数低干燥剂,也早逐步替代了生石灰类干燥剂。

此外根据相关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在干燥剂上标注出拒食或儿童远离等提示,不过市场上也有部分食品干燥剂并没有标注禁止接触水源等警示语,这点确实应该督促相关企业进行整改。

然而对于儿童的安全问题来讲,家长始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实际上无论是什么干燥剂只要不被人打开或者丢水里乱玩都是安全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充分告知孩子干燥剂的危险性,以及告戒孩子不能随意玩危险的东西。

又或者,如果家长觉得自己孩子年龄太小没办法理解干燥剂的相关知识,那就干脆不让孩子接触这些东西,在食品包装袋打开后先把干燥剂拿出来,再把食物交给小孩子

«——【·总结·】——»

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好奇心非常重,日常生活中除了食品中的干燥剂需要注意外,一些其他的东西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伤到孩子的眼睛,所以需要家长们也需要提高警惕。

例如,一些比较细心地家长会给孩子买上儿童墨镜,以免孩子和同学出去玩的时候紫外线刺伤了眼睛,但目前国家对儿童使用墨镜分级标准不太明确,如果买到劣质墨镜反而会加剧紫外线对瞳孔的伤害。

还有激光笔这种常见的小玩意也不适合小朋友来玩耍,因为激光实就是一股有能量的光束,功率大的激光笔甚至能点燃木材,一旦孩子操作不当照到眼睛里,所造成的伤害可想而知,所以家长想要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又快乐的暑假,请务进行充足的安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眼球   生石灰   干燥剂   罪魁祸首   碱性   可可   零食   高度   家长   危险   眼睛   男孩   化学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