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吃肉、抽华子,91岁的杨少华,在“作死”的路上越来越远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李羡鱼

编辑|李羡鱼

前 言

能活到近百岁高龄,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可91岁的著名相声演员杨少华,却让家人操碎了心。

7月12日,杨少华晒出自己住院的视频,并坦言:“又闯过一关,哪有比一家健健康康更重要的事呢?”

这已经不是杨少华第一次被送医抢救了,近百岁高龄的他经常大鱼大肉放纵食欲,半截入土却还是改不了抽烟喝酒的恶习。

几次闯过鬼门关,让杨少华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可一旦转危为安,他又很快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如今他恐怕早已破罐破摔,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坎坷的前半生

杨少华出生于北京的贫穷家庭,只可惜流年不利,赶上了那个混乱的年代。

1931年,一把大火将杨家烧得一干二净,而杨少华侥幸躲过一劫,但在这么大的北京,想要靠几岁的他活下去,这对一个6岁孩子来说,无疑是痴人说梦。

好在北京人都很善良,经常将一些米饭馒头送给杨少华,就这样他靠着吃百家饭活到13岁。

在杨少华13岁那年,他拜郭荣起为师,然后进去启明茶社当起了学徒,这也总算让他有个立足之地了。

只不过,由于杨少华出身问题,为了想要在茶社有口吃的,他每天必须将茶社打扫的干干净净,还要在茶社忙的时候当服务生。

在当时,郭荣起的父亲乃是鼎鼎有名的郭瑞林,但相声界的规矩是不允许父亲收儿子当徒弟的。

因此,年幼的郭荣起就在马家学艺,而马家两兄弟也同样拜在郭瑞林门下,也正是如此,杨少华出道的第一个搭档就是马家的儿子马明志。

只是,马家和郭家都是从天津发展到北京,两家强强联手,一时间竟北京本地相声家族手中抢到不少资源,但很快两家就迎来本地相声家族的围攻。

虽然两家的能力都不算差,但奈何敌人人多势众,双拳难敌四手,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一路逃回天津。

此时,杨少华就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叛出师门,留在北京另寻出路;另一个就是背井离乡,跟随师傅郭荣起到天津,重新来过。

在杨少华心里,虽然郭荣起对自己严厉刻薄,并从未承认自己是他的弟子,但是传道授业解惑之恩,杨少华不得不报。

况且当时盛行一人为师终身为父理念,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杨少华,早就把郭荣起当做比亲人还亲的人了。

就这样,从未出过远门的杨少华,第一次到达天津,放在首位的就是要考虑生计问题,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想要安稳讨生活可不容易。

幸亏杨少华并不是一人,背靠郭家这棵大树才能茁壮成长,但成也郭家,败也郭家。

因为郭家内部原因,杨少华失去了自己发展的黄金期。

郭家的衰败

那时的天津,马家、侯家、常家靠着相声起家,三个家族渐渐发展成为当地相声有名的代表。

马家最初是由马诚方一手创建,后交给马家两兄弟打理,两兄弟不仅说相声说的好,管理起家业也井井有条,这就为马家百年基业打下深厚的基础。

但当时,要说人口最多的还是常家,常家6兄弟都被父亲常连安操练起来,撑起天津相声界的一片天。

而争议最大的侯家,全靠侯宝林大师一人的名声,但可惜家族分裂,最终化为两派。

一派是以侯宝林一脉的后辈侯耀文、侯耀华,两人自诩继承了侯宝林全部传承,却将侯林保的相声进行改编,发展另外一种形式。

另一派则是曾经侯宝林门下弟子,三家人自幼一起长大,但都认为侯耀文和侯耀华早已和侯宝林大师的相声理念背道而驰,所以拒不认同两人位侯家正统相声传人。

为此,两派在争论谁是正派时,在台上说文斗整整三日,最后也被世人戏称为“侯马之战”。

之后,又被侯耀文的徒弟也就是现在鼎鼎大名的郭德纲重新翻出来,这一次和郭德纲论战的马季的徒弟姜昆。

至此,两个门派的恩怨算是彻底结下来了,但内斗无可避免的就是,侯家相声的名头在天津日渐低微,最后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后,才在北京闯出名头。

此时的天津只剩下两家相声,但大家都明白“三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

马家在马德禄和马三立的带领下,占据了侯家的市场,这就导致郭家虽然还占据原来的市场,地位却不可避免走发生改变。

但来两家人都有师徒之情,马家念及往日情分不做落井下石的事情,但郭家可不是这样想的。

郭家为了防止马家一家独大,他联合常家等一些颇有声望的相声演员或者家族,共同对马家发起制裁,但马家本却不曾理会,只想安心在这一亩三分地好好发展。

直到郭荣起在一次公开采访中向记者诉说,马家人是怎样尖酸刻薄!

而这句话恰恰成为整场事件的导火索,马家站出来宣布与郭家彻底决裂,并扬言要将郭家赶出天津。

马家的这一举动,可害苦了杨少华,只能和多年的老搭档马志明挥手拜拜。

这次马郭之战,在短短数月就分出了高下,曾以郭家为首的常家一脉转行进入演艺圈,底下的一批乌合之众也化为鸟兽逃离天津,只剩下郭家一个光杆司令,最后也销声匿迹了。

自知天命如此的杨少华对自己放弃了希望,却在姐姐的安排下结婚生子。

飞黄腾达

婚后的杨少华奔波为各大舞台,赚取一点微薄的收入填补家用,可还是抵不过家中五个孩子消耗,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

这样穷困潦倒的日子,杨少华过了整整五十年,而在57岁那年,他迎来自己事业的第一缕曙光。

杨少华遇到了人生知己赵伟洲,他在和赵伟洲同台搭戏所演奏的《枯木逢春》,竟然被中央歌剧院的领导相中,特此邀请两人在春晚节目的预选赛上进行表演。

在春晚排练结束后,杨少华被安排和成名已久的赵本山一间宿舍,两人一见面就觉得异常亲切,当即便拉起家常,两人从幼年的囧事聊到现代相声知名人物中。

只可惜最后,杨少华和赵伟洲遗憾退场,就在杨少华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他发现自己枕头底下竟然压着2000块钱!

当时这笔钱可以说是普通人一年半载的工资,于是,杨少华拿着钱找到赵本山,想让赵本山收回。

但赵本山送出去的东西,哪有再要回的道理,就听他说道:“这钱您就拿着,就当我给五个孩子的压岁钱。”

两人虽然相差20岁,但因为这两千块钱,杨少华这辈子也忘不了赵本山雪中送炭的恩情。

在那之后,杨少华出面力挺郭德纲,更让他功德圆满,心安理得享受起晚年生活。

要说还得是杨少华慧眼识珠,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郭德纲欺师灭祖”事件中,郭德纲身边同门师兄弟无一人站出来支持他,眼看他就要从此退出相声舞台时。

杨少华挺身而出,硬是顶着无数人的压力,扶持郭德纲上位,甚至还在公开场合对儿子杨议说道:“我就喜欢听郭德纲唱的戏,他出名是迟早的事!”

在这危难当头,杨少华的话让郭德纲记了一辈子。

最后,郭德纲不负众望的成为有名的相声演员,至今他仍然将杨少华当做是自己的再生父母,经常忙里偷闲去看望杨少华,并为杨少华送去不少好酒好肉。

晚年生活

在郭德纲的事情过一段落后,杨少华安排自己的儿子进入侯家学习,郭德纲知道后,常常给杨少华的自己开小灶。

而对于自己最器重的儿子杨议,杨少华没少帮衬,虽然杨议从未展现出相声天赋,但是是电视剧方面有着在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杨议的事业走上正规后,为了感谢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特别拍摄了一部电视剧,邀请杨少华来演戏。

没想到,这部家庭电视剧也很有市场,让杨议的事业更上一步台阶。

稳坐在家中的杨少华,看着自己一个个孩子都事业有成,终于能安心享受晚年生活。

杨少华其中一个孩子是开饭店的,他没少去儿子店里消费,虽然儿子从未收过他的钱,但杨少华还是把钱压在碗下。

儿子拿到饭钱也一分没花,经常买一大堆菜,到杨少华家中做满满一桌子菜,还专门配上好酒来孝敬杨少华。

虽然这几年杨少华还是经常往医院跑,没少折腾几个孩子们,但他们一想杨少华的年岁已大,就不在约束杨少华。

结 语

杨少华大半辈子都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在晚年功成名就安心退居幕后,享受着天伦之乐。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现在90岁高龄的杨少华,依旧改不了自己老顽童的性格,仗着自己年龄胡吃海塞,其实也只是不想孩子太过担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百家饭   茶社   天津   高龄   晚年   北京   相声   儿子   路上   家族   孩子   杨少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