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盛夏 与爱同行”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关爱在行动-兰州文理学院心理学社赴庆城开展“爱心扶孤”社会实践活动

每日甘肃网讯7月17-19日,兰州文理学院心理学社“‘乡’约盛夏,与爱同行”特殊需要儿童关爱团队携手“一站式”学生社区,走进庆阳市庆城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该团队由兰州文理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教育学院副院长、心理学社指导教师王成德教授带队。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有三项任务,一是走访兰州文理学院“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结对帮扶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需求调研,为广大干部精准帮扶提供依据。二是走访特殊需要儿童的监护人,了解孩子的心路成长历程,帮助孩子健全人格,调适人际关系,积极阳光面对学习生活。三是心理学社大学生与特殊需要儿童逐一结对,发挥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年龄优势,持续提供心理支持,用心呵护、真情结对,做到孤有所养、心有所慰、难有所帮、学有所教,让每一名孤儿在蓝天下健康茁壮成长。

团队成员分别赴庆城县桐川镇张旗村、小塬子村、惠家庙村、北塬头村、郭家岔村、崇家河村,赤城镇白窑村、黄塚村、赤城村,驿马镇钱畔村、太乐村等11个村开展特殊需要儿童入户调研活动。本次调研走访12位特殊需要儿童、16位监护人、13位村干部。

小桐(化名),高二,性格开朗、外向活泼,善于开导别人,和同学相处融洽,她喜欢课外书,尤其喜欢《城南旧事》,每个假期都会重温一遍。但她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也会因别人的期待而感到焦虑。生活主要靠爷爷奶奶种庄稼、放羊以及国家补助,经济贫困。爷爷奶奶都已年迈,奶奶心脏不好、贫血以及患有佝偻病。他们住得比较偏僻,出行极不方便,供不起孩子读大学是奶奶最担心的问题。王成德老师耐心给老奶奶讲解了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孩子可以在课余时间做兼职等,看到老奶奶脸上露出的笑容,实践团成员们也开心地笑了。王成德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与小桐进行深入交谈,鼓励她明确目标,克服困难,静下心来,在高三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回报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在小桐坚毅的目光里,充满着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小川(化名),初二,家庭经济来源薄弱,缺少劳动力。之前由爷爷奶奶抚养,但爷爷因身体不好做过手术,目前靠奶奶一人打理果园、打零工获取经济来源。孩子自小母亲另嫁,父亲在他一岁半去世,在孩子的心中从未留下父母的身影。孩子性格活泼,但身体免疫力差,体弱多病,有轻微头痛、恶心、胸闷等症状。遇事很少与人沟通,自己独自消化。孩子现在正处于叛逆期,与老人沟通有一定代沟。

小美(化名),六年级,孩子自小父母双双离世,仅剩孩子一人,现寄宿在姑姑家中,靠姑姑一家打理果园获取经济来源。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腿部患有囊肿,手术费花销巨大,家庭经济紧张。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平时喜好运动……

在访谈结束后,实践团为每个孩子的监护人赠送了由王成德教授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家庭教育与儿童健康》,希望能为儿童科学教育提供理念指导和方法借鉴。

通过社会实践,实践团大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农村、服务乡村振兴,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教育。大学生深入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环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奉献爱心,同时,学会全方位弘扬爱心社会文化,深化爱心主题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让每一位特殊需要儿童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兰州   文理学院   学社   赤城   庆城   心理   监护人   儿童心理   化名   盛夏   同行   爱心   儿童   孩子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