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男孩流鼻血去世,医生直言:都是家长害的!这个致命错误,太多人犯了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流鼻血了,会怎么处理?


不出意外,很多人的反应是这样的:


一、赶紧仰头!

二、快,拿纸塞住!


止血错误示范,图源/壹图网


这两个止血动作,几乎成为了人们的常识,而且代代相传。


然而你知道吗,这两个动作其实都是错的! 尤其是流鼻血后仰头,这个做法特别危险!


3岁男孩流鼻血

家长一个错误动作致其身亡


早前,湖南的陈医生通过视频账号向大家讲述了一件发生在医院的悲剧:一3岁小男孩因为流鼻血,被家长错误操作后,导致窒息而亡。



而这个错误处理方法,正是大家所熟知的“仰头”。


视频发出后,立马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话题阅读量高达2.1亿。



网友们都震惊不已,没想到用了十几年的止血方法居然是错的?!



是的,你所熟知的、代代相传的仰头止鼻血法,是错的!


仰起头,血的确不会流出来,但是,它会往胃里、喉咙里流,有时候还可能误入气管,导致呛咳,甚至肺炎,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窒息。


视频里,那位3岁小男孩,就是因为血倒流到气管,凝结成块,形成堵塞,窒息而亡。



所以,流鼻血后,千万别再仰头止血了!


除此之外,还有大家常用的塞纸止血法,也是不可取的。


一是不卫生;

二是,纸的表面非常粗糙。


鼻黏膜娇嫩,将粗糙的卫生纸用力塞住鼻腔,可以导致鼻腔黏膜受到二次损伤,加重鼻出血。


正确做法:前倾、稍低头、压鼻翼。


首先,发现流鼻血了,身体应该向前倾、稍低头。


然后,用两只手轻轻压住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左右,基本就可以止住了。


图源/壹图网


如果效果不好,可用冷水浸湿毛巾或冰袋敷于患者的前额或颈部,冷刺激可使鼻内小血管收缩而达到止血目的。


若是还不管用,就需要到医院去处理了。


事实上,不止是流鼻血,生活中遭遇其它意外时,很多大家所熟知的应对急救方法,其实都是错的。


今天就来给大家统一纠正下~


溺水


错误做法:倒挂控水,无效且会害死人


有人溺水时,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把人倒过来,以便把水排出来。



然而,这种方法无效且可能会害死人!


溺水呛入的水主要进入胃部,只有少量的水会进入肺部,且这些水会快速被人体吸收,不会阻塞气管。


倒背法倒出来的其实是胃里的水,对救援根本没什么用。反而可使溺水者胃里的食物和水反流,导致呼吸阻塞而危及生命。


发现有人溺水,正确的急救法是: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要迅速清理其口腔及鼻腔内的异物,解开其衣扣、领口。并判断心跳、呼吸是否存在。


1、若溺水者有心跳和呼吸,但意识不清醒。


可先将其侧卧,并注意保暖,及时拨打120等待救援。


2、如果无心跳,无意识,则应立马进行心肺复苏术。


具体操作方法:


①胸外按压


部位:胸骨正中,即双乳头连线的中点。


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深度:按压深度为5~6cm。


图源/壹图网


②开放气道


将患者头部后仰,下巴抬起,打开气道。


③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用口唇紧包患者口唇,平稳将气体吹入患者口腔。


每30次胸外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直到心跳恢复。


异物堵塞气管


错误做法:抠吐、拍背、倒背法,无用反加重


广西玉林一6岁男童不慎被花生呛住窒息,男童妈妈慌忙背着男童乘坐电梯下楼送医急救。


在此期间,男童妈妈不停地采用“倒背”和“拍打背部”的方法对孩子实施急救。


10分钟后,男童被送到了医院,遗憾的是,抢救无效身亡。


事后,医生指出,男童妈妈使用的急救方法都是错误的。


抠吐、拍背、倒背法不仅对救援无效,反而可能会让异物在呼吸道里钻得更深,耽误有效抢救时间。


被异物堵塞气管,黄金抢救时间只有5~10分钟,正确的做法是立马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一只手掌托住其胸,使其面部朝下,头低于臀位,另一只手拍打其背部中央(注意是背部中央)。



1、站在患者背后,双手环抱其腰部;


2、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上腹部,另一只手抱住拳头。


3、双手快速向内、向上方用力挤压数次,直到将堵住气管、喉部的异物排出。


1、自行用拳头压上腹部。


2、也可将上腹部压在椅背、桌缘、栏杆等处,反复用力压迫。



烫伤


错误做法:抹牙膏、酱油,会导致伤口感染


不少人被烫伤之后,首先想到的是用一些土法子来处理。比如涂点牙膏、抹点酱油......


两个字——没用!而且还可能导致伤口恶化,滋生细菌,发生感染。


敷冰块也是不推荐的,因为温度过低会使烫伤部位的皮肤伤口恶化。


图源/壹图网


正确处理方法:


①第一时间用流动的冷水冲15~20分钟,直到没有痛感为止。


②如果穿了衣服,应先脱掉烫伤处的衣服,尽可能让皮肤暴露,再进行冲洗。


若衣物与创面粘连紧密,不可撕拉,可将创面周围的衣物剪去。


③烫伤严重者,要尽快就医。


被蜱虫咬了


错误做法:生拉硬拽


蜱虫被称为夏季夺命虫,能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32种原虫性和31种细菌性疾病。


一旦被它咬上,轻则头痛、腹泻,重则致人死亡。


图源/壹图网


若被它咬了,千万不要生拉硬拽,试图把它拽出来。


因为蜱虫嘴上有倒刺,咬人的时候一般是整个头都埋在皮肤里,硬拽可能导致其头、口断到皮肤里,从而引起发炎、感染。


正确做法:


若钻进去比较浅,可用酒精涂在其身体上,也可用烟头轻轻烫它外露的身体,或用镊子夹住头部,垂直拔出,并立马用碘伏给伤口消毒;


若钻得比较深,建议找医生处理。


发生火灾


错误做法:无防护措施下盲目逃生


火灾中的浓烟,往往含有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尘及其他刺激性化学物质,在无防护措施下盲目逃生,则可能将自身置于危险境地。


正确自救方法:


1、来得及的话,赶紧到洗手间淋湿全身,用浸水的衣被、毛毯等遮裹身体,可有效地防止“引火烧身”。


逃生过程中,要用湿毛巾捂着口鼻逃生,可防止有毒气体吸入。


图源/壹图网


2、为了避免张口时烟雾和火焰进入呼吸道,不宜大声叫喊。在通过浓烈火焰区时,一定要学会暂时屏住呼吸。


3、近地面的烟雾浓度相对较低,所以应采取弯腰姿势,沿“安全通道”向下逃离为妥,千万不要使用电梯逃生。


4、如果无法逃离火灾现场,应选取洗手间为躲避空间。


紧闭洗手间门,用浸湿的棉被、毛巾等封堵空隙,防止烟火蹿入,并不断浇水。


来源:每日养生推送

实习编辑|潘俊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错误   人犯   鼻腔   男童   异物   烫伤   气管   患者   做法   家长   正确   男孩   医生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