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HDR一些误区!亮度低就是假HDR?杜比视界就很完美?

关于HDR这个话题,我们其实说得不少,大家多少也有应该大概的印象,至少至少HDR目前主要就是HDR10、HDR10+、杜比视界以及HLG等几种格式。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总是会遇到和玩家交流的时,不少人问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一些错误答案,常常又是被一些所谓的资深玩家或者厂商拿来当做措辞或者宣传。当然这其中肯定有不懂装懂,但也不排除利用信息不对称而当做宣传资本的。

所以这次我们也大概把一些容易混淆的东西,给大家整理一下说清楚,也让大家知道一些可能存在我们日常概念中的说法,并不是那么准确。当然这里我们就不会说一些非常详细的技术细节以及原理,一些比较生涩难懂的东西我们也会简单略过,更多是直接给出一些问题的答案以及大家可以理解的原因。

亮度低就是假HDR?无稽之谈

我们和玩家交流的时候,电视和片源亮度永远是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不乏一些国外大V也在这上面有着错误的理解,比如全球知名电视圈的大V文森特就表示,低亮度的HDR电影都是假HDR,只有超过1000nits峰值亮度的片源才是真HDR;同理也有厂商之前在宣传的时候,表示峰值亮度低的电视,根本谈不上HDR,或者有人表示亮度达到1000nits以上的电视,才能体验到HDR的效果。

这些说法估计会有很多人认同,这也导致了很多用户在购买电视的时候,过于强调亮度。但很遗憾的是,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或者说不完全正确。其实看看HDR的定义就知道,HDR英文是High-Dynamic Range,翻译过来就是高动态范围图像,它其实包括了三个方面,首先是提高显示设备的最高亮度和降低最低亮度,从而增加亮暗对比,显示出更多的细节;其次是显示倾向于用更大的“色域覆盖”标准,部分HDR标准定义会要求采用较大的色域空间,比如采用BT.2020 色域;最后是HDR要求10bit甚至是12bit的色深,从而显示出更多的色彩层次。事实上HDR和SDR的区别也就是亮度、色域和色深。

但问题就出在亮度上,HDR从没有规定电视或者片源要达到多高或者多低的亮度,才能符合HDR的标准。简单来说,既然没有具体的亮度标准,那么只要满足了色域和色深的要求,我们就不该以支持的亮度来判定是否是HDR。事实上,HDR的确需要亮度范围更广,但这并不代表HDR就是整体亮度更高的图像,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另外,我们需要知道的是,HDR所谓的亮度范围更广,它对比的是SDR,而SDR片源多数时候标准亮度是100nits。

比如说在电影中,大多数HDR电影的峰值亮度是1000nits,少部分最高可以达到4000nits,但有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它的确采用了HDR技术,但峰值亮度就只有200nits,比如《银翼杀手》《星球大战》系列等等,不过谁能否认它们不是HDR电影呢?这完全和创作者自己的思路有关,有的创作者就是不喜欢高光,但这不能说这种片子就是假HDR,也不能说亮度不够高的电视,就无法展示HDR的效果。

当然了,相对于亮度低的电视,亮度更高的电视相容度肯定更高,这样在不考虑映射的情况,峰值亮度1000nits的电视总是会比峰值亮度500nits的电视,要更适合各类型的HDR片源。我们只是说明,峰值亮度低的电视并不是假HDR电视,峰值亮度低的片子也不是假HDR片子,更重要的是而HDR绝对不是完全以亮度来判断。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就真是假HDR了,比如国内大量流媒体自己吹嘘的HDR真彩效果,那的确是假的HDR,色域和色深都还处于SDR,只是简单拉伸了一下SDR亮度,稍微更改了一下颜色亮度就说自己是HDR了……另外像PS4和Xbox上的游戏《荒野大镖客2》,之前也是真正的假HDR,也只是拉高了SDR的亮度。

有HDR就代表画质好?并不完全如此

很多用户都认为HDR就代表着更好的画质,但这个说法其实相对偏颇了。诚然HDR在电视和片源上都已经成为主流,而且可以给人带来更好的观感,但简单地把HDR和画质联系起来则并显得过于笼统了。因为道理很简单,即使拥有HDR可以让画质看起来更好,那最多也只能说HDR是画质中的一部分,而不能代表全部。

事实上道理很简单,我们在流媒体上看的杜比视界电影,如果我们拿一部相同的SDR 1080P蓝光原盘来看,在很多时候用户会感觉到1080P的SDR原盘画质更好。毕竟蓝光原盘码率更高,画面细节还原度更好,这都不是流媒体可以比拟的,所以码率低的片子即使有HDR加持,也不能说画质就一定会比SDR的片源更好。

另外,目前大多数国内LCD电视,比如说小米、海信等品牌的廉价电视,都会支持杜比视界,再不济也会支持HDR10,但谁敢说他们就比当年不支持HDR的索尼4K电视画质更好?甚至相比起十多年前已经淘汰的等离子电视,这些支持HDR的电视要说起画质也是远远不如。所以在HDR成为主流的时候,这只是一个购买电视的必要条件,但简单将它和画质画上等号就草率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看片的时候,有HDR固然好,如果片子没有HDR但电视本身质量足够好,电影码率也高的话,也不会影响用户欣赏高画质的画面。只不过这个话题其实意义不算太大,毕竟现在没有HDR的电视很少,大多数电影也都有4K HDR蓝光原盘,不会形成购买或者观看时的障碍。如果真要考虑画质,买电视的时候尽量买中高端产品,看片的时候尽量看蓝光原盘和海外流媒体那就最简单,国内流媒体哪怕有HDR,画质还是很糟糕。

杜比视界很重要?或许没想象那么重要

从目前来看,除了免费的HDR10格式之外,杜比视界在动态HDR格式中,占据了最主流的位置,相比起三星的HDR10+以及华为的HDR VIVID这几种动态HDR格式,采用杜比视界的电影和电视最多,而且包括国内外流媒体最佳的HDR格式也都默认是杜比视界。不过在我们看来,杜比视界或许没有想象那么重要!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杜比视界真的那么重要的话,那么三星就不会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厂商了,毕竟三星只会支持HDR10+而不支持杜比视界,这说明杜比视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其实算不上刚需。当然谁也不会否认,由于更多厂商支持杜比视界,所以如果购买带有杜比视界的电视或者设备,那么至少在看片上的确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在购买电视的时候,我们觉得HDR10支持是必须的,但是是不是一定要购买带有杜比视界的,那就不好说了。比如三星的画质不错,设计更是业界一哥,综合起来会给人感觉即使没有杜比视界,三星的中高端电视也是很好的选择。而且从现在的4K蓝光原盘来看,HDR10支持是每个都有,但也不是每个都会支持动态HDR格式。

另外除了视频之外,游戏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而现在无论是PC游戏还是家用主机游戏,大多数原生都不支持杜比视界,虽然微软的Xbox主机可以将HDR游戏转为杜比视界,但实际上效果和普通HDR10相比,也没有明显优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杜比视界更像是锦上添花的功能,而不是一个好电视一定要拥有的要素。

就我们自己的角度而言,购买电视的考量很多,有杜比视界当然好,如果没有但电视的其他特性足以吸引用户的兴趣,那其实也是可以的。当然个人觉得如果购买一个通吃所有HDR格式的电视那是最佳选择,比如松下、TCL、飞利浦都是HDR10、HDR10+以及杜比视界全支持;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有HDR10就是一个底线,在此之上大家更考虑自己的应用是什么,如果是看看国内流媒体、看看足球直播或者玩玩游戏的话,没有杜比视界也无所谓。

杜比视界IQ是最佳HDR方案?至少用户最省心

既然说到杜比视界,那么就说说现在大家似乎都在吹的杜比视界IQ。简单来说,杜比视界IQ这个模式,就是当视频内容源采用杜比视界HDR格式的时候,杜比视界IQ可以保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能让用户获得最佳的图像。但如果说杜比视界IQ就是完美HDR方案,那不如说它是最省心的HDR模式。

其实最开始杜比视界没有这么多模式,到了现在我们会发现很多电视上拥有杜比视界动态、杜比视界柔和、杜比视界明亮以及杜比视界IQ等多种模式。动态模式就不多说了,这是厂商自己搞出来的玩意,就像普通的动态模式一样,高亮度以及过于鲜艳的颜色,色准其实都不会好,但视觉冲击力很强,大多数厂商没有这个模式。杜比视界柔和模式(也有称之为黑暗模式)则是色准最好的模式,但刻意将亮度调低,适合在黑暗环境下观看;而杜比视界明亮模式则是将亮度调得相对更高一些,更适合在明亮环境下观看。

之所以有这么多模式,其实原理很简单,那就是单一的图像模式画面虽然不会改变,但人眼会随着环境亮度的改变,而对画面感知出现变化。而杜比视界IQ模式的意义就在于它会根据房间的亮度来优化电视上的杜比视界内容。杜比视界IQ会使用电视内部的光传感器,根据环境光线的条件来动态调整杜比视界画面,让用户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获得相对统一且正确的画面。

打个比方说,如果外部环境亮度太高,用户就可能无法看清楚画面的细节;如果外部环境亮度偏低,用户可能就觉得画面过于刺眼。而杜比视界IQ根据外面亮度进行调节,让用户始终获得一个统一的观感且不会丢失画面细节。所以理论上来说,目前这种自适应的HDR模式,的确是用户获得最佳观感的方案。另外三星和索尼有自己的自适应图像模式,三星还有HDR10+的自适应模式,松下和索尼针对Netflix也有自适应模式,其实原理都差不多。

顺便说一句,杜比视界视界IQ发展到现在又有了精确细节这一功能,今年的电视理论都应该支持,去年的电视LG高端产品可以支持,不过目前国内电视中只有TCL电视明确表明会在未来更新固件后支持。这个功能算是杜比视界IQ的加强版,实现的方式一样,它会调整屏幕每个区域的亮度水平以绘制更多细节,提高清晰度和对比度水平,当然进步其实肉眼不会觉得非常明显,毕竟技术发展到现在,一些微小的进步也是很难得的。

杜比视界IQ模式就很完美?并非如此

杜比视界IQ是2020年就发布的技术,那么发展到现在,理论上应该是每家支持杜比视界的电视厂商都应该支持杜比视界IQ这个模式了,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三星就不用说了,就不支持杜比视界,但其他支持杜比视界的电视其实也并不是全部支持这个IQ模式,甚至一些只支持杜比视界不支持HDR10+格式的品牌也是如此,比如我们熟知的索尼。

最早支持杜比视界IQ的是松下和LG,目前海信、TCL以及很多国内外电视品牌也会支持。但很意外的是,索尼和飞利浦是很早就支持杜比视界的厂商,但现在也不会支持杜比视界IQ。其中飞利浦是有自己的解决方案,不想用杜比视界IQ,而索尼也更愿意在不同的内容端上进行单独的优化,至于是不是不愿意多给杜比授权费用,那就不清楚了。

不过杜比视界IQ绝不是一个真正的完美模式,它的确很省心,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杜比有自己的一套算法逻辑在其中,而且一般厂商很难自己去规避这个逻辑。比如TCL和海信的电视,如果使用杜比视界IQ模式的话,那么默认是开启MEMC插帧功能的,这对于看电影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个好事,我们曾就这个问题咨询过TCL,TCL表示这是杜比视界IQ模式自己确定的,并不是厂商有意为之。

LG倒是通过一些其他办法规避了这个逻辑,如果购买了LG的电视就会发现,观看杜比视界片源的时候,其实没有单独明确的杜比视界IQ模式,当然LG是肯定支持的,在LG的杜比视界模式中,只要使用家庭影院模式并且打开实际上就是开启了杜比视界IQ模式,同时还不会开启MEMC模式。但是其他厂商的电视就不行了,用户不喜欢插帧的话,那就只能选择杜比视界柔和或者杜比视界明亮模式,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索尼和飞利浦不支持杜比视界IQ也不完全是个坏事,没有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当然如果不支持杜比视界IQ,那大概率是没法支持杜比视界精确细节这一功能,国内TCL之前也宣布会在未来的固件中支持用户自己在杜比视界IQ模式下调整MEMC,那个时候再加上杜比视界精确细节,那才算得上是完美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要完整体验杜比视界IQ,可能用户得购买TCL或者LG的电视了!

写在最后

虽然只说了几个问题,但是包含的内容还是不少,当然一些也是很主观的说法,毕竟我们拥有LG、三星、索尼、TCL、松下和东芝等多款最新的电视,其实在HDR方面,如果不是刻意比较,我们很难在感知上认为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其实认为HDR现在是刚需,但是把HDR分得这么细,更多是厂商在商业上寻求的一些变化所导致。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用户购买电视或者看片的时候会将HDR这个看得相对重要,那么我们建议更多还是可以考虑飞利浦、松下以及TCL这几个品牌,道理很简单——不偏科,什么都支持,只不过国内松下和飞利浦都很难买到最新的型号,大公司中也就TCL中高端机型能做到HDR通吃,而且整体还算不错。但是就像我们说的一样,HDR并不带代表一切,更不能完全代表画质,把HDR以及相关的一切,看成是电视娱乐最重要的部分,至少我们不这样认为。随口说一句:今年我们认为最值得购买的OLED电视是国内三星S90Z,这货不会支持杜比视界,但真心值得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三星   杜比   亮度   视界   片源   索尼   画质   误区   模式   完美   用户   电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