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卖稀土50年,只为一朝卡住欧美“脖子”,美国大喊:强烈反对

1927年,地址学家丁道衡在白云鄂博矿区首次发现了稀土,经过探测发现,这里的稀土储量占全球的40%以上。白云鄂博矿区出产镓、锗、铟等几乎所有的稀土元素,被誉为“稀土之都”。

随着世界科技的进步,稀土变得越来越重要,各国纷纷开始建立稀土产业链。但是,稀土多属于伴生矿,要想提炼稀土,必须建立锌、铝、锰等大型金属冶炼产业链。而且,当时的冶炼技术不发达,很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拥有稀土冶炼分离能力。

我国在70年代建成完整的稀土提取产业链,并开始出口。当时出口的稀土多为半成品,出口对象包括日本、美国、欧洲。当时大家都知道稀土的珍贵,但我们出口时,仍旧选择的低价。

到了1986年,我国的稀土产量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稀土生产国。美国因为害怕污染,开始选择把开采出来的稀土矿运到中国加工。当时有很多人认为,我们的稀土贱卖了,白白便宜了外国企业。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是我国下的一盘大棋,一盘让我们能够不受欺负的大棋。

到了21世纪,我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低廉的价格,占据了世界90%以上的稀土产品供应。美国关闭了自己的稀土提取生产线,封存了稀土矿。表面上说是为了把资源留给后代,实则中国的稀土太便宜了,美国的稀土产业不赚钱,不得以关闭。

2010年开始,随着半导体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各国对稀土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不破坏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我们仍旧坚持低价出口稀土,直到2015年我们开始露出“獠牙”。

2015年,我们宣布取消稀土出口关税,严格控制生产总量。

2016年,工信部发布稀土行业规范,明确要求保护稀土资源,推动稀土产业结构升级。

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稀土市场准入条件,禁止新建2万吨/年以下稀土矿山开发。

2020年,发改委规定,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稀土产业规模,把稀土产业列入重点战略资源。

2021年,工信部对稀土生产企业实行总量指标控制,调控稀土开采规模。

至此,我国掌握了全球稀土的绝对话语权,稀土成为我们一把“防身”的利剑。而此时的欧美日等芯片产业大国还没意识到这一点,或者他们不相信我们会拿稀土做文章。

2023年,在美国对我国芯片产业持续打压下,我国决定用手中的“利剑”给对方一个教训。7月,我国宣布将对镓、锗两种稀土产品实施出口管制。消息一出,日本、韩国、荷兰马上跳出来反对。因为他们的光刻机、半导体产业完全离不开稀土。只要中国一断供,他们的产业链在消耗完库存后就会崩溃。

日本、韩国、欧洲把希望寄托于美国,因为除了中国,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拥有稀土矿。但美国即使马上重启稀土生产线,也需要最少5年时间,耗费数百亿美元。

而美国也不敢轻易重启稀土产业,因为他们怕耗费巨大的稀土产业刚刚建成,中国就宣布稀土降价,摧毁他们的整个产业链。所以,面对中国稀土管制,美国也只能大喊“强烈反对”。

从稀土战略,可以看出我国历经50多年布局稀土产业的大局:低价抢占全球市场,逼迫竞争对手(美国)出局,把稀土作为国际竞争关键时刻的重要手段。这就是中国智慧,用阳谋光明磊落的掐住欧美的“咽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稀土   美国   低价   俄罗斯   日本   产业链   中国   一朝   脖子   欧美   我国   产业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