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彦电站建设者“转行”环保:中国建设与绿色同行

铁思佳(右一)在海域拉防淤帘 哈电国际供图

中新网哈尔滨7月13日电 题:哈斯彦电站建设者“转行”环保:中国建设与绿色同行

中新网记者 王琳

由中国建设的哈斯彦电站项目,恰好位于迪拜Jebel Ali野生动物保护区。今年第四季度,哈斯彦电站将全面竣工,该项目现场副经理铁思佳讲述了为了环保事业“转行”的故事,他说:“我们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中国企业绿色建设的海外形象。”

迪拜哈斯彦电站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点项目,实现了中国投资、中国融资、中国总包、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中国建造。该项目由哈电集团国际公司承建,铁思佳担任现场副经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铁”。

2016年,铁思佳初到现场,高于50 的热浪、一望无际的金沙、蔚蓝无边的大海,令他震撼不已。作为这项重大国际工程的“二把手”,他初来乍到就带头“转了行”,因为项目所在地是迪拜海岸线上最后一片原始生态自然保护区,“环保卫士”是他们的艰巨使命。

阿联酋海洋环境组织(EMEG)紧紧地“盯”上了这个项目,铁思佳拿出官方数据、试验报告来证明:哈斯彦电站采用燃烧、脱硝、除尘及脱硫技术,实现高效率和低排放双结合……但这些并没有打动当地环保组织,只要任何一项环保指标没有达到最高标准,5000多人的项目“说停就停”。

铁思佳(左一)和外籍工作人员沟通环保事宜 哈电国际供图

鉴于项目所处地理环境的敏感性,他们立即成立了环境法规辨识小组,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作为环境顾问,精心组织编制了《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方案》《哈斯彦电厂项目海洋环境与生态调查报告》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等。历时3个月,迪拜市政厅环境保护部门最终对实施方案予以批准,相关负责人对现场的中国团队竖起了大拇指。

来不及庆祝眼前暂时的喜悦,哈斯彦项目团队已开始面临更大挑战:如何保护海洋中的野生动植物。从制定方案到实施践行,需要“撸胳膊挽袖子”亲自上。同事开玩笑说:“老铁,电气专业出身的你,如今开始钻研海洋工程和环境保护啦,这跨度有些大呀。”

一系列环保工作的序幕,是将施工作业区28850株珊瑚,移植到邻近的人工岛水下岩石上,他们要为珊瑚做一年至少四次的健康“体检”;为了确保施工和海龟繁殖两不误,他们要及时将海龟蛋移到孵化区,待海龟蛋孵化后将海龟放归大海。

除了“珊瑚医生”和“海龟奶爸”,他们还担任起“鱼儿保镖”。在执行“泻湖移鱼”方案时,针对如何减轻鱼儿的“压力”设有专篇陈述,比如应用湿手套持鱼,持鱼、放鱼时应捧住鱼的身体,禁止提鱼的鳍和尾,应保持水槽中的空间宽敞等等。在精心护送下,这群迷失在泻湖里的鱼儿们重归大海,享受了“贵宾之旅”。

建电站的老铁,成为了珊瑚、海龟、鱼儿的“老铁”。铁思佳曾做出过这样的承诺:“哈斯彦电站采用世界最高的环保标准,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证明,中国企业海外建设以充分保护属地生态圈环境为前提。”如今,项目即将建成,在这片海洋天堂中,鱼儿继续穿梭嬉戏,海龟回到这里产卵,珊瑚依旧健康美丽……(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电站   中国   泻湖   建设者   海龟   珊瑚   鱼儿   环境保护   同行   现场   方案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