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身上长疮,御医不能看也不敢动!郎中:凳子上放把刀就能治好

现代中医的发展离不开古代医师的钻研与付出。

尤其是在中草药的功效以及奇病杂病的医治之上,古代医师们可以说是绞尽脑汁。

在过去男女大防的年代,如何去不逾矩且有效地医治女性的隐疾是很多男性医者的攻克方向。

像是医治女性贵眷的时候,稍有不慎就是杀头之罪。

那女性的隐私部位出现了隐患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有一位故事就讲到了其中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让这位病患坐在铺满面粉的椅子之上,只消坐两天这个病就会迎刃而解。

这么一听感觉就是天方夜谭,那面对这个病症的大夫是为何要用这个方法的呢?他用这个方法又是如何治好病患的这个病的呢?

主人公成谜?

对于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暂时已经无从考证,然而多方传播之中有两个说法比较主流。

其中一个讲这个故事发生在清乾隆时期,这位主人公是一位行走天下救死扶伤的江湖神医王子轩。

而另一个主人公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写出了《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他出生在正德年间,主要生活在嘉靖时期,所以以他为主人公的这个故事的发生朝代就变成了明嘉靖时期。

虽然朝代不同,提到的人物都不尽相同,但是其实这个故事也只有前期的这些背景细节方面和最后的结尾有所不同,在中间说到治病这个阶段的内容两个故事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由此可见治病之事大概率确有其事,但是在后续民间的传播之中慢慢结合了自己的时代出现了谣传和分歧,因此造成了当事人和主人公的模糊与不同。

首先是王子轩的前期故事,据传他曾经也是个意气风发的读书人,七岁会作诗,十岁熟读四书五经,二十岁时便高中举人。

年轻时候的他恃才傲物,看不起许多人,自觉自己是能考上会元坐上翰林位置的人,所以逢人就说自己是“翰林王子轩”,甚至还给自己做了个横幅挂在了自己停留的客栈门口。

他这样的肆意妄为、张扬做派自然引起了同期的考生和考官的注意和厌恶,他们不仅联合举报了他,考官甚至还篡改了排名,将他直接放在了最后一名。

看着成绩出来自己屈居末流的王子轩,一下子心灰意冷发誓再也不读书走仕途了,他甚至一赌气直接投身了当时身份卑贱的下九流工种——唱戏,做起了一个戏子,跟着他们走南闯北。

王子轩目中无人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家族在那个时候也算是清流书香世家。

然而面对族中的子弟这么自甘堕落做起了下九流,族长也是一气之下和他切断了关系,把他赶出了王家,甚至移出了族谱。

看着家中的冷眼与苛待,王子轩心中憋了一口气无处发泄,然而此时他也无力回天,只能先跟着戏班过活。

没想到走南闯北这么久,他学得了不少当地治病救人的偏方医典,他本来也对从医有兴趣,趁着这个机会他就自己钻研了起来。

这么一来二去的他倒是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夫,总有病患求告到他的面前,经过他一番妙手回春之后大部分的疑难杂症也都被他破除,就这么来看病的病患越来越多,他的神医名声也就这么一点点打响了。

而且王子轩这个人是一个很容易痴迷的人,读书的时候痴迷其中非常的目空一切,而等到了行医之后也是一样,非常爱钻研那些疑难杂症,哪怕这个病是贵妃所得,治不好就是株连九族的杀头之罪,王子轩也要一探虎穴看个究竟。

相比起王子轩的前情,李时珍的就平淡了一些。

李时珍家是医药世家,他爸爸也是做过太医院吏目的。

不过过去医生其实也不是很上流的职业,所以他的父亲一直都逼着他去读书考功名,然而这并不是李时珍的所想所愿。

李时珍三次考试屡试不第,最终还是自己放弃了这条路,继续走上了行医问药的道路。而正是他行医问药的时候有幸救下了重病的富顺王朱厚焜的儿子,幸而进入到了皇家的眼中。

当时的他还只是楚王朱英裣府中的“奉祠正”,然而他国手的名声早就已经响彻了中华大地,就连皇帝都知道他的名字。

在贵妃病中不适,御医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富顺王举荐了他去给贵妃医治,就这样,李时珍不得不开始钻研这个尴尬的顽疾。

御医束手无策

无论是王子轩还是李时珍的故事,这个时候都走到了殊途同归的地方,也就是太医御医们面对贵妃的疾病使尽了浑身解数依旧是不见好转,甚至有加重之势。

两个故事之中太医的初步判断都是一样的,贵妃一开始的病症是“风热积身,湿热下注”而造成的“会阴生痈肿”,不过这个病当时还是初期,所以并不算严重。

当时太医院医首(李时珍的故事里有具体姓名叫李鹤年)开了“荆防败毒散”和几幅膏药,内服外用混合治疗。

医首长呼一口气觉得很轻松,因为发现得早这个病根本不是个事。

然而等到了复诊的时候医首才发现出现了问题,贵妃虽然“寒热”解决了,但是下半身的痈肿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发的肿痛了起来,惹得贵妃是苦不堪言,一直都在痛骂这些太医院的御医都是庸医。

皇帝眼看着爱妾的病痛难忍,便下令去民间寻找可用的人才。

王子轩是当时直接揭了皇榜去到了皇城之内瞧病,而李时珍则是富顺王举荐去到了皇城之内。

因为内容基本相同,所以后续两个人统一用主人公或者他作为代号方便理解。

主人公进到了皇城之后,第一时间悬丝搭脉开始了诊治,不出所料他和太医院的诊疗结果是相同的。

如今风热之症已经被太医院的药进行了有效的控制,而这次诊疗的难点和痛点就只剩一个,那就是痈肿。

然而主人公和太医院的医师们有一个共同的弊病,那就是他们都是男医生,无法给贵妃进行直面的治疗。

看不到痈肿的具体情况,他们也不敢随意用药,而且这个痈肿需要对症下药,刺破它才可以有效治疗,这对这些男医生来说也是一个无法做到的事情。

而且太医院其实也一直都在使用口服药帮助贵妃减缓痈肿的疼痛,从内部让它萎缩变小。

可惜贵妃锦衣玉食,营养充足,这个痈肿一时半刻根本无法实现萎缩,反而因为贵妃的口腹之欲造成了加重。

太医院久久无法攻克其症,以至于拖延到现在这个不得不治的地步,即便是保守治疗也无法选择了。

治病的话就需要冒犯贵妃,那是诛九族的大罪;然而不治病那就是这些太医无能,不堪留在太医院之内,就算不是诛九族的大罪,自己的性命工作那肯定也是保不住了。

无论怎么做都是死路一条,也难怪太医们群策群力却依旧无计可施,白白地生出愁绪犯难。

太医们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自然不敢白白地得罪贵妃,就只能一直保守治疗,然而如果这个问题可以这么解决的话,就不要我们的主人公王子轩或者是李时珍出现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只能选择兵行险着。

对着皇帝,他做出了承诺:“草民只需一个铺满面粉的太师椅,两日之内必能解决贵妃之疾病。”

他这样的承诺着,做出了太医都不敢的夸夸其谈。

如今皇帝也是无计可施,自然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皇帝甚至要求他给自己立下了生死状,如果治不好贵妃那就是杀头之罪,但是他却完全没有畏惧于皇帝的恐吓,反倒是非常的泰然。

诊疗很快就被排上了日程,就如他所说的一样,屋子之内准备了一个放满面粉的太师椅。

不过他却没有记着用这个东西,反而是先吩咐宫女仔仔细细地丈量了贵妃的身高,这个量身高需要贵妃一丝不挂进行丈量,这可惹得贵妃十分的不悦。

成功逢凶化吉

贵妃本以为椅子已经准备好了,他就会给自己治好病,没想到他居然让自己一丝不挂,贵妃非常的羞愤,但是为了治好病也只好先听他的安排,倘若这就是个只会唬人的庸医,贵妃定然是要他人头落地。

贵妃按照医生的要求量完了身高,只一会宫女又传来了医师让贵妃就这样不着一丝地坐在铺满面粉的太师椅上,贵妃听罢也只能照办了。

然而做完了之后他却再也没有了任何说法,只和宫女说让贵妃好好休息,其他一切静待明日再说。

贵妃有一种遭人戏弄的感觉,直接就去找到皇帝告起了状。

面对上位者的质疑,没有办法他只能再和皇帝跟贵妃做下保证,说着明日一切自会见分晓。贵妃愤恨不平却看着皇帝暂时相信的模样也只能作罢。

翌日,还是那张太师椅,不同的是这一次上面没有了面粉。

宫女还是受了他的安排,让贵妃褪去了全身衣物坐到了上面。

第一瞬间没有发生任何的事情,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死定的时候,只见贵妃大声惊呼当场晕倒了过去。

这下只怕不是自己的死罪了,是真的所有人都要给他陪葬了,就连一直听他的宫女都开始有了晕眩之感。

皇上听到了爱妃的惊呼声之后径直就赶到了现场,要治他一个渎职不治、欺君罔上的罪名。

然而也是这个时候,晕厥了的贵妃悠悠转醒,开始唤起了皇上。

“皇上,臣妾真的不疼了,先生果真是神医再世!”有了贵妃的这番话,再也没有人敢不相信他的医术高明了。

皇帝缓过神来大喜过望赶忙去看望了贵妃,惊喜之余皇帝也很好奇他的这些做法有何用处。

就在这时我们的主人公便开始一一揭秘。

面粉铺在太师椅上,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观察贵妃会阴处的隐疾情况。

他找到宫女预先量好了贵妃的身高身形,定制了这把太师椅,粗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在椅子之上患处之下有个专门放置小刀的位置,量身高就是为了精准定位,而椅子和小刀就是这次“手术”的器具。

他提前给刀消毒,浸泡准备好的药剂一夜。

等到第二天再将刀取出,在刀刃上抹上必要的药剂。

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只要静待贵妃坐上太师椅,带着药的刀刃刺进贵妃患处,即可破除痈肿,将药全部带到患处之中。

这么一来既可缓解疼痛,刺破痈肿,同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在患处抹上药剂,保证患处不感染,一石二鸟精妙绝伦。

听完这个故事皇帝也是连连称奇,叫他为神医仙人,要赐他黄金百两,并留他在太医院工作。

而这里就是两个故事的最后转折点,历史上的李时珍真的选择了留在了太医院之中,学习起了系统的医术,也是因为有这段时间的加持,他的《本草纲目》才能有了如此大的成果。

不过李时珍在太医院待的时间并不长,后来的他离开了那里选择了继续重操旧业做起了民间医生,为民众治病消灾。

而王子轩的故事之中,他是一个闲云野鹤惯了的人,受不了皇家的束缚,治好了贵妃之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

当然皇上没有怪他,还赏赐了他许多东西,给了他神医国手的名号。

王子轩从此名声大噪,许多人都来求医问药,就连过去对他弃如敝屣的家族都多番寻找他,希望他可以重回族谱。

不过王子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离经叛道之人,面对家族的恳求他也是选择了无视,自己继续做起了江湖医生。

故事未必是真,李时珍的故事中假称这位贵妃为张皇后,而嘉靖的继后张皇后嘉靖十五年就已经被废,而史料记载李时珍嘉靖三十年才到富顺王跟前治他儿子的病,他们二人根本没有机会接触。

除张皇后之外嘉靖朝有记载姓张的妃妾之中并没有贵妃衔,只有张德妃、张淑妃和张安妃三个妃位的,三人都是比较后期的妃子,史书记载极少,无论是其中的哪一个都是衔接不上。

而乾隆朝贵妃更是无稽之谈,乾隆朝的贵妃衔、皇贵妃衔的主要作用是她们重病时期用来封赏冲喜的。

真正坐上这些位置的人,她们大多都是依靠资历上来的,真的还算年轻的时候就担任贵妃的除了早亡的也就是后来坐上皇后位的那拉氏皇后了,然而史书之中毫无这方面的记载,包括王子轩这个名字也无从考证。

但是这个故事从侧面向我们展示了过去医生的智慧以及他们的医术高超,其中的治疗过程以及诊疗方法也未必不是真,很有可能是张冠李戴了。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还有许多我们未曾学会和参透的内容,这样的小故事虽然看似荒谬,但是其中也蕴含着医理知识。

'近时弘治、正德间,因杨梅疮盛行,率用轻粉药取效。《本草纲目》之中就有类似记载,像是病患隐私部位的类似疾病古代的这些医师们也多有研究,所以这样的故事也未必都是假的。

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太多太多故事被民间流传改编,成了广为传播的话本,像是这样的治病小故事就被改编得非常神奇、险象环生。

这些故事虽然内容未必全然是真,但是它真的侧面表达了医师在医患关系难以推进的过程中展现的奇思妙想,也说明了古人的智慧与能力是远超于我们的想象的。

参考文献

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 500年大事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贵妃   富顺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太师椅   御医   郎中   凳子   主人公   皇帝   身上   王子   医院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