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于洋:晚年痛失导演儿子,他将歌唱家儿媳当女儿宠

“于晓阳走了,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女儿。”

2005年,著名演员于洋的儿子于晓阳因突发性哮喘去世,由于当时他独自一人睡在火车的软卧中,所以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现实给于洋夫妇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于洋更是因心痛一夜白头,短短几天的功夫就瘦了十多斤。

好在儿媳迪里拜尔一直在身边照料着。

最让人敬佩的是,此时的迪里拜尔仅仅嫁给于晓阳一年,但是她却勇敢地肩负起了对两位老人的责任。

1930年,于洋出生,原名于延江。

他的故事始于一个尘土飞扬的小村庄,山东黄县,作为家中老幺,他有两个宠爱他的哥哥。

然而,沉甸甸的灾难笼罩在这个看似朴素无邪的家庭之上。

于洋只有6岁时,父亲独自闯荡世界以求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却遭逢横祸。

同一年,母亲带着遗留下的三个儿子离开了被淮河水灾吞没的乡土,流落到了吉林长春这个陌生的城市。

新环境,让此前暖洋洋的家变得冰冷而清苦。

为了生存,母亲去大户人家做佣人,无奈地将年幼的于洋留在了长春的一个孤儿院。

虽是孤儿院,却像是另一个牢狱,于洋经常遭受工作人员的殴打,肚子也常常填不饱。

在这完全没有爱与温度的地方,于洋每天都雷打不动的思念着远在他处的母亲。

终于,在一次被殴打之后,小洋选择了抵抗。

在黑夜的掩护下,他逃出了孤儿院,步行了20多公里,来到了他心中的天堂:母亲的怀抱。

1942年,一次偶然的机遇使于洋站在了成为电影演员的大门之前。

当时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正在为一部儿童片挑选演员。

于洋想要减轻母亲的负担,于是踏上了这条未知的道路。

好在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很快就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章,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孩子到荧屏明星的转变。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一段艰苦的成长经历,使他比同龄的孩子看起来更加成熟和坚韧。

他的大哥是吴起插队的勇士,八路军的一员,1945年在长春参加革命,15岁的于洋紧随其后。

志愿军的服役生活塑造了他过人的忍耐力和果决。

他做过侦查员,陪伴最朴素的人民,经历过四平保卫战、长春围歼战,凭借宗萨兀古哈巧尔赏识,他收到了四野颁发的渡江战役纪念章。

不久后,他进入了东北电影制片厂工作。

他还记得那位叫做伊琳的导演给了他初登荧屏的机会,在名为《留下他打老蒋》的影片中饰演“连长”这一角色。

在众多角色中,于洋是那个从画面中跃出的铮然有力的存在。

他大眼睛充满决心,浓重的眉毛隐藏着坚韧,高挺的身材裹着未知的潜力,不由得让人心动。

于是,人们的目光聚焦在了这个深情而坚定的青年上。

1947年,作为这部非凡作品的主演,一夜之间,年轻的于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他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成长为明星,引领着观众跟随自己探寻生活的种种可能。

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他持续红火,沸腾在夜色迷离的荧幕下,普通人都对他的影响力感到震惊。

他主演了如《山间铃响马帮来》、《大浪淘沙》、《戴手铐的旅客》等电影,每一部作品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记忆,都是残酷现实与华丽梦想的交错景象。

无论遭遇何种困境,于洋都凭着扎实的演技和深刻的人物理解,将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

诸多作品获赞无数,于洋的形象更深入人心,他用无尽的欢乐和感动感染着观众,让他们欢笑泪流,并体验到令人痛苦却又珍贵的人类情感。

于洋是一位真正深入人心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天分和奉献精神使得他成为了中国电影界璀璨的星辰。

虽然他的生活充满了波折,但他从未接受过任何的屈服。

这是一种信念,一种保持初心的力量。第19届金鸡百花节终身成就奖的获得,只是这场辉煌人生的顶点。

说道于洋的爱情故事,也同样令人感动。

1950年,在拍摄影片《卫国保家》期间,他遇见了美丽的杨静。

杨静是内蒙古的女子,却带着江南姑娘般的温婉与恬静。

两人在剧组相识,在看到杨静的第一眼,于洋就完全被吸引住了。

当时的电影制作并不像今天那样便捷,所有的拍摄都发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有些还是在偏远的农村。

演员们不仅要在昼夜兼程的拍摄中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要帮助村民们进行农活。

在这种极度艰苦的环境下,于洋和杨静初次演绎情感戏份,共同体验生活的艰辛与甜蜜,感情也在逐步加深。

在拍摄过程中,无意的手部碰触和交换的目光,使这对初涉爱情的年轻人内心甜蜜。

然而,在那个道德规范极为保守的年代,他们并未表露任何超越友谊的行为,尽管他们的内心已经滋生出深深的爱意。

有一次夜深,于洋提议陪杨静走回家。

两人走在寂静的街道上,享受这珍稀的私人时光。

虽然彼此内心都怒涛激荡着情感,但他们都选择压抑,将这份爱意深埋心底。

谁知道,杨静不小心一脚踏空,于洋立即伸手扶了她一把,再迅速故作镇定地继续前行。

只有杨静的羞红的脸颊和心中的窃喜,清楚地描绘出刚刚短暂却美好的意外。

在这个只有月光做见证的夜晚,他们默默地体验着来自彼此的爱意。

最初,他们以为拍完戏之后两人能够走到一起,可是天不遂人愿,工作的分别让他们没有如理想中那边走到一起。

直到1953年,两年多以后,他们因为拍摄《结婚》这部电影再度聚首。

于洋压抑不住内心诚挚的爱意,向杨静求婚。

几乎没有任何由于,杨静接受了他的求婚。

在完成了《结婚》的拍摄后,他们通过报告正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同时将他们的婚礼定在了党的生日,这象徵着他们对祖国和爱情的同时忠诚。

婚后不久,杨静便怀孕了,但因拍摄任务,于洋不能陪在妻子身边,这让他心存愧疚。

杨静抱着大肚子在道口送他离去,眼泪潺潺,于洋内心剧烈冲突,那种痛苦至今难以忘记。

当杨静于1954年产下女儿,并取名为"静江"时,于洋并未在场。

为了弥补这份遗憾,杨静用信纸上沾上女儿的脚印,并把信送给于洋。

于洋收到信后,看着那对小脚印,心满意足,用亲吻表达对新生儿的深深疼爱。

于洋返回家后,准备为他们的未来做计划。

他们几度面临生活困难,却始终坚守忠诚和恩爱,勇闯艰难险阻。

他们的生活并非总是顺风顺水,但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和持久的爱意。

后来他们又生下了儿子于晓阳,这个新的生命更加点缀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杨静和于洋的孩子们在其影响下,都走上了探索影视事业的道路。

当于洋50岁那年,女儿找到了真爱,远赴美国定居。

而他们的儿子于晓阳也执导了多部卓越的电影,无疑是他在导演界所取得的极大成就。

然而,于晓阳对于工作的过份投入使他延后了建立家庭的计划,父母的催促让他感到重压,甚至开始避开他的父母。

尽管如此,在他们眼中,孩子们的幸福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

2004年,才华横溢的导演于晓阳与被誉为“中国夜莺”的著名歌唱家迪里拜尔在北京喜结连理。

出生于1958年的新疆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比自己的丈夫于晓阳大两岁。

她于1976年走进新疆歌舞团学习声乐,师从郭凌弼教授;随后在198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并接着加入中国歌剧院作为独唱演员。

到了1988年,芬兰国家歌剧院聘请她成为终身独唱家。

在全球的舞台上,迪里拜尔已经举办了超过百场独唱音乐会。

尽管在事业上一帆风顺,但迪里拜尔却在私人生活中历经了两次失败的婚姻,与前两任丈夫并未育有子女。

当于晓阳选择与她步入婚姻的生活时,许多亲朋好友都对这段联姻心存疑虑。

然而,于洋和他的妻子全部尊重儿子的决定,很开明地待了下去。

这对情侣因为迪里拜尔年纪偏大,并没有孕育宝宝。

由于工作原因,于晓阳和妻子兵分两路在外地工作,极少回家。

那年,于晓阳给于洋夫妇打了个电话说,要回来看他们。

愈逢喜事精神爽,那天就连摊主们都察觉到前来买菜的于洋的喜悦,并向于洋询问:“于老,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分享一下让我们也幸福一番!”

他微笑摇头以示回答,其实没有特别的喜事,只是即将与遥远的儿子再次相见。

等待儿子的归来变得焦急,丰盛的餐桌上都是儿子所喜欢的美食。

然而他们等待的人却始终没有出现。

正当刚准备联系于晓阳的时候,突然手机铃声响起,电话另一端的人声音低沉,告诉了他一个噩耗。

于晓阳因急性哮喘发作而突然去世,这个消息像闪电一样击中了于洋和他的妻子。

于洋忍不住落泪,而他的妻子更是因为巨大的悲痛昏倒过去。

幼年失去父亲,年老又失去儿子,生活真的如此残酷吗?

迪里拜尔当时正在国外演出,接到消息后即刻赶回北京,陪伴于洋夫妇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为了能更好地陪伴他们,2008年她甚至放弃了演出,开始在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任教。

儿子的离世给于洋夫妇带来了无尽的悲痛,但他们始终坚持,并试图在生活中找到平静与希望。

迪里拜尔选择独身,在向丈夫的记忆中倾注悲痛与坚强。

2023年3月,93岁的于洋充满活力,他和妻子的生活状态表现方面,正是对天堂里儿子最深沉的怀念和尊敬。

他们的生活是以迪里拜尔为中心的,她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粘合剂。

刚度过93岁生日的于洋在享受闲暇时光,每当有节假日,他和妻子就会准备些美食,邀请迪里拜尔来家逗留。

迪里拜尔在2018年从中国音乐学院退休,她开始用更多的时间和爱去照顾于洋夫妇。

这对失去了亲生儿子的夫妻,迪里拜尔给予了他们在悲痛中难得的安慰。

尽管命运给予他们巨大打击,但于洋与他的妻子依然选择乐观面对生活,坚韧不屈的精神让人感动。

他们深知活着、健康地活着,才能向去世的儿子表示最好的哀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音乐学院   儿子   歌唱家   长春   孤儿院   儿媳   晚年   悲痛   中国   爱意   夫妇   著名演员   导演   女儿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