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业订单继续领跑全球

参考消息网7月10日报道据台湾“中时新闻网”7月8日报道,英国造船与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司7日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大陆6月新获得71艘造船订单,占全球船舶预订量的80%,位列第一。第二名韩国获得10艘造船订单。

据报道,今年5月中韩船舶新订单比例为7比3,6月则变成8比1,两国造船业在新获订单上的差距正进一步扩大。韩国媒体称,中韩新获订单量差距已经达到2020年以来最大值。

根据克拉克森研究公司最新数据,6月全球船舶的预订量为95艘,修正总吨为276万。其中,中国获得71艘(220万修正总吨)船舶订单,修正总吨占全球的80%,位列第一;韩国以10艘(38万修正总吨)船舶订单位列第二,修正总吨占全球的14%。

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船舶订单量为678艘(1781万修正总吨)。中国和韩国接单量分别为428艘(1043万修正总吨)和114艘(516万修正总吨),以修正总吨计占比分别为59%和29%。

报道称,这一数据的最新出炉,让不少韩媒忧心忡忡。韩国新获船舶订单量不仅再次落后,两国订单量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有报道认为,韩国造船业在争取新订单方面“正亮起红灯”。

韩媒分析,双方差距进一步拉大一方面是因为从今年3月开始,中国造船企业接连提高订单量;另一方面,有着充足积压订单的韩国造船企业,希望在液化天然气(LNG)船或液化石油气(LPG)船等产品上保持竞争力,转而以高附加值船舶为主进行“选择性接单”,更多低价订单则流向中国。不过,韩国《亚洲经济》日报指出,目前韩国造船业人力缺口扩大,技术优势不再,未来危机四伏。

此外,台湾“中时新闻网”7月8日的另一篇报道称,去年中国大陆新接造船订单中绿色船舶占比近五成,创历史最高水准。

报道称,2022年大陆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总订单的49.1%。而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沪东中华等船厂绿色船舶订单在总订单中占比均超过了90%。

据报道,沪东中华造船厂的一艘13000箱的双燃料集装箱船,除了使用传统的石油燃料,还引入了液化天然气,可以直接降低28%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除此之外,船头还有一个独特的设计,是一个绿色的防风罩,工人称为“绿头怪”。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船舶在正常行驶中降低2%左右的燃料消耗。

报道指出,向绿色低碳转型正是大陆船舶工业当今的发力点。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的船舶已经屡见不鲜,甲醇、氢气、氨等绿色燃料作为动力的船舶也在研发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造船业   中国   订单   全球   韩国   燃料   船舶   天然气   差距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