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猛药不如对症下药-关于当前经济局面的一些看法

2023年7月10日,环球网披露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6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

图表来自环球网

图表来自环球网

CPI从5月份的0.2%“平稳”运行至0%、PPI“平稳”的同比下降至5.4%。这两个数据所代表的结果,经过今年上半年来专业和不专业的科普,大家已经基本明白了。

也就是说,当前已经不再是继续争论通缩是否已经来临、经济是否已经下行、是否需要出台政策来拯救的问题了,而是经济到了必须救的时候了。

要讨论的是怎么救。

从2022年下半年以来所出台的政策来看,在外贸因客观因素无法可救的情况下,救经济还是沿用2008年的方法。也就是从投资端、基建端以及生产端进行刺激,以图带动经济、使经济重新复苏活力。

问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环境和2008年一样吗?

2008年的中美之间固然有各种争端,但完全可以说处于中美建交以来的蜜月期,是属于斗而不破的阶段。美国当时虽然经济出了问题,但美国的消费需求还在、从中国采购的需求还在。

也只有把美国的当时的经济救了起来,美国的消费需求才能得以释放,中国的外贸才能得继续以增长。事实证明,也确实是这样的。所以,当时民间喊出“救美国就等于救中国”,有一定的道理。

2023年的外部环境呢?中国和美国的蜜月期已经结束,是破而不说的时期。美国已经下定决心和中国进行脱钩。现在没彻底翻脸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还没有为美国的国内需求寻找到完全的替代供应商。在美国的操作下,中美之间的竞争,美国除了挑起直接的军事冲突外,其他能用的手段,美国都用上了。

也就是说,美国的需求仍然还在,但美国从中国采购的需求已经不在了。同时,美国利用二战期间参与欧战拯救欧洲和二战后通过马歇尔计划重建欧洲经济、驯化日韩,以及拥有当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事力量所建立起来的影响力,在“去风险”的名义下,使得欧洲和日韩也相继和中国进行了缓慢而坚定的经济脱钩。

自改革以来,以外贸为导向的建立起来的中国产业经济突然失去了外贸市场的需求,产能产生了巨大的过剩。

外部环境如此糟糕,那么内部环境呢?

2008年的中国经济,因为外部关系的和谐,虽然中国的GDP远远不如今天,但那个时候处于经济的上升期。得益于经济上升期的红利,每个阶层、每个人都在每个阶段都会获得一定的利益或提升,使得每个阶层、每个人对未来都充满信心。

虽然经历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和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但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全体国民在汶川大地震中血脉相连凝聚在一起的意志,有了奋斗的方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从国家层面来讲,2008年的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处于急缺或者紧缺的空白期。

所以,2008年当国外经济危机传导至中国国内以后,中国可以迅速的把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以投资和建设来拉动经济,通过投资和建设过程的链条,把资金或多或少的传递到终端消费者手中,提升消费信心,以刺激消费,全方位的拉动经济上行。在稳定国内经济的情况下,等待美国经济危机的解除,重新释放需求。

但2023年呢?

根据2023年2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消息,截止2022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为53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17.7万公里而2008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长度仅为2.98万公里,14年增长了近15万公里。

高速公路的增长是十几年来,每一个驾车出行的人最为深刻的亲身感受。高速公路网几乎已经将全国连成一片。连贵州这个建在大山之巅的省份,也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当然,这也是贵州当前深陷债务泥潭的根源。

同样是2023年2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消息,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而2008年中国只有京津城际铁路一条高铁,全长仅117.5公里,14年来等于从无到有建立起一条全新而庞大的高铁路网。

至于机场、通讯和邮电等等就更不用说了,全部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全方位的飞跃。也就是说,14年来,中国把能建的基础设施都建完了,而且已经饱和了。

现在再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再来拉动经济,除了重复建设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外,已经无法有效拉动经济了。

再说产能建设和消费需求上来看。

2008年的时候,居民消费还处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外再加零星的生活必需品以外的消费需求。随着接踵而来的中国长达十余年经济上升期,给了人们巨大的未来憧憬,人们对未来的收益充满信心,认为今天花出去的,明天一定会赚回来。

于是国内居民的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扩展和升级,随之而来的是整个产能的扩大和升级。短短十几年时间,大件电器如彩电、冰箱和电脑,价格降到白菜价,成为家庭必备,智能手机人手数部,且消费迭代升级周期大大缩短。

2023年呢?

在2016年后新的房地产政策出台后,房地产业荒诞的成为中国的支柱性产业,全方位的把中国经济发展和其捆绑成为一体。

在房地产涨价潮中,大量中产和伪中产为了能及时上车,不但把两代甚至三代人的积蓄投进了房产,还因房贷倒欠银行巨额债务。

至此,本应是拉动消费主力的中产和伪中产已经已经失去了在经济下行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更遑论继续保持既有的消费需求和水准。

再加上长达三年的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让大量中产和伪中产的积蓄进一步见底。但赡养老人和教育子女的成本并未降低,大量中产和伪中产已经陷入破产和濒临破产的境地。今年以来大量增加的法拍房就是证明。

整个经济环境的下行,让大量中产和伪中产人群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焦虑之中,再加上不健全的养老和医疗体系,无法给个体带来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未来,更加削弱了居民的消费信心。人们不再敢于超出生活必须以为进行消费或者超前消费。

全民消费需求在实际困境和对未来没有信心的叠加下,消费需求大面积萎缩,需求集中在生活必需品上。而生活必需品因为民生所需,附加值极低,是难以撑得起庞大的因消费而建设的产能的。

中美竞争

所以,我们在2023年所面临的局面和2008年的局面完全不同。

综合的来讲,就是因中美关系进入近似白热化的竞争阶段,外部需求因竞争加剧,大面积萎缩。国外需求萎缩传导至国内,再叠加既往政策因素和长达三年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国内消费失去信心。国内消费需求大面积萎缩最终使得产能过剩,经济发展面临失速下滑的危险局面。

所以,刨除不由我们控制的国外需求因素,对内经济提速的手段,应该是在可控的前提下,要从消费端发力,增加国内居民收入,提升国内居民消费信心,刺激国内消费,扩大消费需求,以带动过剩的产能。

从这一点来看,自2022年11月以来,出台的着力点集中在基建端和生产端的各项政策就出了偏差,力度很大,但未能对症下药。

基建投资已经投无可投,以基建投资来拉动经济的老办法已经失灵。

目前产能不是不够,而是产能过剩。生产出来的产品,因为市场需求不足,只能堆积在仓库。再继续去保产能、保供应,已经是题不对意了。

这也是今年以来,央行不断地降低存款保证金和利用政策去释放资金去刺激供应端,但资金仍大量囤积在银行的重要原因——因为需求低迷,企业已经没有新建或者扩大投资的需求、也没有生产扩能的需求,对资金需求不高;基建投资已投无可投,零星的建设需要不了那么庞大的资金。

所以,要救经济,就国内目前的局面来说,短期的要从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着手,长期的要从提升居民消费信心着手。

短期的来说,就是要给全体具有中国公民身份的境内居民发钱。

把大量囤积在银行的救经济的钱动起来。设计人均发放定额、设计消费使用方向、设计发放节点、设计消费使用期限,让居民在限定的时间把钱花在限定的消费品类之上,过期收回,避免居民因不消费而转为储蓄。

既往很多所谓的经济学家,反对发钱的理由是怕造成通胀。问题是现在的CPI增长是0%,现在怕的不是通胀,是通缩。适度的通胀有益于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而通缩带给经济的危害性和长期性,远远大于通胀带来的危害,因为通缩直接影响的是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这是2008年喊出来的,现在仍然适用,信心对未来至关重要。

长期的来说,要建立较为完善的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和再分配体制、建立适合中国的房地产和养老及医疗体系。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样子,要把落下的课补上,要努力让辛勤劳动的人们,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人们对自身将要面临的未来不再恐惧,敢于花钱、敢于享受当下。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定的决心。

就现在而言,唯一能立竿见影让经济脱离下滑通道的办法,就是设定好规则后,给具有中国公民身份的境内居民发钱。让居民有钱消费,带动供应端,形成基本平稳的良性运转,以撑过当前中美之间白热化的竞争。

而不是在各路半吊子专家逢迎谄媚的建议下,继续在供给端发力,更不是把心思全部集中在怎样把居民的银行储蓄和养老金挖出来。这是饮鸩止渴。

这是我从去年11月就提出的,已经是第三次提出,也是我一直坚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中产   中美   经济   对症下药   美国   产能   中国   局面   信心   看法   居民   需求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