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以后,我才理解妈妈为什么总是爱生气!”

理解妈妈,当我也成为一个妈妈


@牵念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网友投稿:我忽然理解了我妈为什么容易烦躁生气。



网友的妈妈一直在家里做全职主妇,在网友看来好像只需要负责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这几件事,明明很清闲,却总是抓住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女儿、老公发脾气。


比如说回家不先洗手、脱下来的脏衣服到处乱扔、总是拖到很晚才洗澡、地上积了水也不知道擦。


女儿、老公偶尔会“服从”于她的这些琐碎规定,但她仍然会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再仔细收拾一遍,还必定夹杂着重复过千百次的唠叨。


那时还在上学的网友说:“我们谁也没什么错,但是妈妈就是很容易生气。”


好像我们记忆里的父亲和孩子总是这样的,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嘻嘻哈哈笑成一团,明显对生活拥有更多的包容与自如,而母亲却总是气急败坏的,计较更多,自然更难开心,也更难被讨好。


直到如今网友长大成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她才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妈妈过去的影子,“除了眉眼姿态还有曾经对她的不满”。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网友到了和记忆里妈妈年纪相仿之时,终于体会到,对于妈妈来说,干净的家就是她的劳动成果,因为没有更多舞台,所以只能通过家庭来展示自己的价值。


但当年的父女两人,享受着妈妈的劳动成果不说,还对她的付出不以为意,甚至要攻击她“小题大做”“你至于吗”“更年期提前”……


所以妈妈的愤怒,不仅仅是因为刚拖干净的地又被踩上脏脚印,也是因为自己的付出不被看见、不被珍惜


除此之外,丈夫和孩子在家庭事务中的缺位、吝啬回应,也会让妈妈积攒怨气。


或许也可以这样说,当一个家庭中的女主人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强势的、极端的,甚至疯癫的,这大概率说明她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同时也被迫忍受了更多的不在意、不理解、不尊重……



投稿的网友在这个瞬间,理解了几十年前的妈妈,但她与当下的自己和解了吗?


她能接纳自己身上与妈妈相似的那些部分吗?她允许自己在亲密关系中表达愤怒、不满和失望吗?如何安放这些负面情绪,又该如何让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这些问题,也值得我们自己思考。


不满的母亲,也是不安的母亲


除了“爱发脾气的妈妈”,生活中也很常见到“爱挑毛病的妈妈”


在这样的家庭里,丈夫和孩子未必完全扮演“甩手掌柜”,但TA们往往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别添乱了!在这转得我眼晕!”

“啥也指望不上你!磨蹭给谁看呢?”

“你这弄的什么东西!我还得重新做!”


妈妈也会把自己的付出,挂在嘴边:


“辛辛苦苦养了几十年,现在连话都不愿意跟我说。”

“伺候你一辈子,给我买过什么好东西?”


明明世俗歌颂母亲伟大不求回报,我们却在母亲这些带着刺的话语里感受到了埋怨和指责,并被绑架着“听话”“感恩”。


丈夫和孩子就是这样被推远的,关系也是这样日复一日变得紧张和冰冷的。



但我还是要说,在这些挑剔和埋怨的背后,其实是妈妈的不安在“刷存在感”。


和前文的网友妈妈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她们都在释放“希望被看见”“希望被理解”的信号,只是方式不一样罢了。


可妈妈们为什么会觉得不安?为什么对“被家人看见”有如此迫切的执念?为什么又得通过在家务上挑剔家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因为她们还沉浸在第二性的催眠里,无意识地把自己幸福与否的选择权交托给了他人。


学着给自己松绑


经典韩剧《请回答1988》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狗焕家虽然有三个男人,但真正的顶梁柱还得看豹子女士,不仅包揽了做饭洗衣,还能给儿子们包扎伤口,连屋里烧煤饼这种事都不在话下。


在她的照顾下家里井井有条,三个男人也彻底“被惯成”油瓶倒了不扶、电话响了不接的主儿……


而这天,豹子女士需要独自出门一段时间,临行前她三番五次地嘱咐丈夫和儿子,从厨房到卫生间,连马桶怎么冲都教了一遍。


三个男人表面上学得认认真真,结果豹子女士的背影刚消失在胡同口,他们就瞬间“现了原形”:


小儿子开零食包装时故意洒了一地,爸爸故意脱了袜子再用脚趾头去按遥控器,更离谱的是心脏不太好的大儿子,直接用奶油酱和白糖拌米饭吃……


可想而知,这家里得乱成什么样,不过爷儿仨也没逍遥几天,实在放心不下的豹子女士决定提前归家,并在归家前给丈夫和儿子们打了个“预告”电话。


正“瘫”在沙发上,衣衫不整的三个人突然弹起来收拾东西,清扫垃圾、桌椅归位……总算是赶在妈妈进门前把房间收拾利索。



父子三人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肩搂在一起,很是得意地说:


“(豹子女士)不在,我们也一点都没有不方便。”


结果豹子女士一句话不说,低头走回房间里,饭也不吃了酒也不喝了……


豹子女士怎么了?



细心的二儿子发现了不对劲,找朋友问过以后,回家举着哥哥的手就往热锅上贴,又故意把煤饼摔碎,连找条短裤也要把柜子翻得乱七八糟再喊妈妈来帮忙……


就在二儿子一迭声的“妈——”“妈——”里,豹子女士冲出房门,又像往日一样,陀螺般地在家里忙活起来。


消防队员一样四处灭火的她,嘴上责怪着“怎么这么不小心”“不就在这里吗”,可眉目却越来越舒展,语调也越来越轻快。


因为被家人需要,她才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之前离家的几天,证明她不在,父子三人也能过得很好,豹子女士就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否定了自己之于这个家庭的价值。


她明明是这个家庭的妻子、妈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存在本身就值得被爱被肯定,却偏偏要把自己的价值和家务绑定——听起来觉得荒唐吧,可现实中又有多少妈妈,正把自己束缚在这种“荒唐的想法”里呢?


“老公成功我就成功!孩子开心我就开心!”

“我得把家里照顾好,不然别人要骂我的!”


是长久以来的社会文化,把女性塑造成这样的,居于从属地位、要和家庭紧密相连,“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


但事实却是,女性能否幸福,选择权和决定权都在她自己手里,而这在于,她是否精神独立、人格独立。


心理学者李雪说:


“精神独立的女人,是不再将幸福与否寄托在关系上的女人,是自我负责的女人。


她追求幸福不再绕弯子:我直接去创造我的幸福,为我的人生负责,有好的亲密关系是锦上添花,没有亲密关系也照样丰盛。”


写在最后


英国作家戴安娜·阿西尔在《暮色将尽》一书中感慨道:


“上天精心设计为孕育后代而存在的女人,要经过多少代的努力,才能从身体的天命所带来的精神桎梏中解脱?”


确实很难,要和先天的生理结构作斗争,更要和后天的社会规训作斗争。


就祝我们既拥有爱,也拥有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妈妈   豹子   生气   女士   丈夫   儿子   母亲   孩子   幸福   家庭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