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奥运,80岁萨马兰奇匆匆离开,飞机上得知68岁爱妻已去世

#暑期创作大赛#

2000年9月15日,悉尼,奥林匹克体育场中,来自朝鲜与韩国两国的运动员,首次在同一面旗帜下携手走入会场,全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作为在世纪之交的千禧年里举办的奥运会,为朝鲜半岛的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奥运会,悉尼奥运会备受瞩目。

为此付出了极大心血,让这一切成为现实的正是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

但他却在开幕式结束后,坐上墨西哥传媒大亨马里奥·拉纳的私人飞机,匆匆离开了。

与此同时,法国女运动员佩雷克也失踪了。外界纷纷猜测二者之间的联系。

后来,回到悉尼的萨马兰奇面对记者们旁敲侧击的提问,他直截了当地回答说:“可以肯定,她不在我房间里。”

萨马兰奇

飞过17184公里去见你

其实,开幕式上还发生了另一件小事,但沉迷于挖掘国际奥委会负面新闻的澳大利亚记者们却没有注意到。

当晚,萨马兰奇昂首阔步地走入会场,准备发表开幕词。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正式用英法双语交替致开幕辞之前,他对着镜头用西班牙语轻声地说了句什么。不少敏锐的观众都看到了这一幕。

后来,人们通过对现场视频的分析得知,他说的是:“你好,西班牙。”

为什么他要在当时被他自己称赞为“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奥运会”上,也是自己作为奥委会主席主持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上,说上这样一句多少有些不合常规的话呢?

萨马兰奇夫妇

远在万里之外的巴塞罗那,躺在病床上看着电视直播的玛利亚却露出了微笑。

她知道,那是他对她的问候,是他对不能陪在她身边的道歉,也是他隐晦地对她说的“我爱你”。

没办法,谁让自己爱上了一个架海擎天的男人呢?结束致辞回到看台上的萨马兰奇,接到了守在玛利亚身边的儿女的电话。

“医院已决定给碧蔚丝注射吗啡。”这意味着玛利亚的情况已经非常危险,他没想到妻子的病情恶化得这么快,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玛利亚

刚刚过完80岁生日的萨马兰奇,只休息了四个小时,他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将主持奥运会的职权暂时移交给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查理·庞德的流程。萨马兰奇匆匆登上飞机,他内心焦急,却也奈何不得22小时40分钟的航程。

在印度转机后,刚刚过去几分钟,一阵心痛袭击了萨马兰奇,他感到碧蔚丝已离自己远去了。稍后,他接到儿子的电话,说她“在五分钟前已悄然离开了我们。”

或许,有情人之间,真的可以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秘书再次看向他时,他已热泪盈眶。往日种种,都一一浮现萨马兰奇的心头。

萨马兰奇

体坛新星VS社交名媛

萨马兰奇是西班牙纺织业巨头之子。20岁出头时,他就已经获得了高级商业研究院的会计师资格,还担任了家族企业的总经理。优渥的家庭和教育环境不仅让他精通英、法、德、俄等外语,还让他懂得了如何赢得人心。

小学三年级时,同桌绊倒了老师,却说是受他的怂恿,他没有当场辩白,而是代同桌受了批评。

但事后,他要求同桌向他道歉,因为他并未“怂恿”,同桌不仅向他道歉了,还认为他很讲义气。小萨马兰奇的做法,不仅为他省去了辩白的麻烦,还为他赢得了一个朋友。

父亲对这个优秀的儿子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商界有一番大作为,不过萨马兰奇真正的热爱却是体育。

他从小喜欢足球和拳击,担任过足球校队队长,高中时还参加过拳击比赛。

萨马兰奇

后来他被旱冰球迷住,组建了西班牙旱冰球国家队。

1951年,他率领球队为西班牙夺得了内战后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在地中海运动会中,他展示了出色的组织才能,带领西班牙国家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举成为西班牙的风云人物。

彼时的他是一位黄金单身汉,痴迷于体育,无心寻找人生伴侣,直到1954年底,已经34岁的他在一次家庭化装舞会中结识了梅赛德斯夫人。萨马兰奇欣赏梅塞德斯夫人出众的容貌和气质,认为她就是自己的理想型。

可惜梅氏夫人早已名花有主,但幸运的是她有一位酷似自己的年轻侄女,名字叫做玛利亚。玛丽亚也出生于富贵之家,她的父亲是西班牙卡塔兰地区著名的面粉加工企业家。

玛利亚

良好的家庭环境,让玛利亚从小就有机会留学伦敦和巴拉圭等地,她学会了德、英、法等多国外语,学习钢琴并具备了演奏的实力。也许是受姑姑的影响,她文章写得的也不错。

这样一位容貌姣好又博学多才的女子,一出现在巴塞罗那的社交圈中,就惊艳了四座。

她成了青年们热烈追捧的名媛,只不过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地打动她。

玛利亚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萨马兰奇与玛丽亚虽然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还曾先后就读过同一所德语学校,但除此以外他们几乎没有交集。不过,玛丽亚应该听说过萨马兰奇这位体坛新星的鼎鼎大名。

1955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巴塞罗那某著名餐厅里,西装革履的体坛新星正等待着那位名叫玛丽亚的名媛。通过梅塞德斯夫人和好友,萨马兰奇成功得到了和玛丽亚约会的机会。

虽然他早已多方了解过这位潜在的理想型,但当她通过餐厅正门向他走来的一刹那,他还是忍不住感叹:“玛丽亚是巴塞罗那最美的姑娘”!

“你还不了解我,也许我不是你所希望的那种人,我妈妈总担心我将来成不了贤妻良母。”这是她坐下后说的第一句话。

萨马兰奇夫妇

萨马兰奇惊讶于她的直爽,被她深深地吸引了。

“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庸,她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应该受到尊重。”这就是他的回答,他懂得该如何俘获她的心。

玛利亚见识了他的睿智和幽默,他大方地承认社会应该尊重女性这一点也令她满意。爱情里,没有比遇上势均力敌的另一半更令人开心的了。你来我往的对话中,夜色一点点深沉下去。但谁都不想就此分开。

但攀得高高的月亮提醒着萨马兰奇,公主乘坐南瓜马车回家的时刻已经来到。于是,他邀请玛丽亚一起观看第二天的旱冰球比赛。其实,玛利亚对体育并无太大的兴趣,但她还是应允了。

一见钟情的两人之间,爱情之火熊熊燃烧。在恋爱了大半年之后,在1955年的冬天,萨马兰奇牵起了玛丽亚的手走进了教堂,两人庄严起誓“任何力量都不能把我们分开”

萨马兰奇夫妇

相濡以沫,共同奋斗

“我早就想,要这样载着你……翻山越岭。”

“我不要变成你的包袱,我也早就想好了,要在背后支持你。”

——《侧耳倾听》

用这两句话来形容萨马兰奇与玛利亚的婚姻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婚后,玛丽亚成了她母亲总担心她成为不了的贤妻良母。为了爱情,她心甘情愿地做起了也许她原来从不曾做过事情。

她发挥自己的时尚感觉,为萨马兰奇挑选了出席重要场合最合适的服装——米色上衣搭配灰色裤子。而萨马兰奇也十分满意她的搭配,人们常常能看到他穿着一套米色西装出现在各种重要场合。

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爱吃鳍鱼和米饭,她就努力练习烹饪的方法,用餐时她还会搭配上清汤、水果和酸奶。这就是萨马兰奇想念的家的味道。

玛利亚还十分注重家庭内部的装饰。萨马兰奇曾说:“我们的家不仅装饰得很漂亮,还有一种梦幻般的气氛,真是太美好了!”

萨马兰奇平时工作繁忙,玛利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一双儿女。女儿玛丽娅·特蕾莎是经济学博士,儿子胡安·安东尼奥是工程师,他们各自做着喜欢的工作,还在多个体育组织内任职。

做好贤内助的同时,玛利亚还陪丈夫一起奔跑在奥林匹克事业的道路上,陪他出席各类重要社交场合。

萨马兰奇

“我嫁给他,完全知道作为一个体育迷的夫人,应该怎样做。”她开心地说道。

萨马兰奇参选奥委会委员时,她陪伴他一同去见当时的奥委会主席埃弗里·布伦戴奇。看到充满干劲和坚持不懈的萨马兰奇和他贤惠的妻子,布伦戴奇预言“有朝一日你将成为国际奥委会的主席”。

1978年,萨马兰奇以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的身份偕夫人碧蔚丝,首次访华。他说“如果有游山玩水的安排,可以由夫人代表他去”。

他知道为了自己钟爱的体育事业,妻子作出了许多牺牲,他希望把工作留给自己,同时希望玛利亚能玩得开心。

玛利亚

访问最后,萨马兰奇和玛利亚一起游览了八达岭长城。此后,萨马兰奇和玛利亚还曾一起在天安门城楼上参观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庆典。

萨马兰奇也是一边爱着玛利亚一边继续奔跑在奥林匹克事业的道路上。他有一块翻盖式卡片钟,卡片钟的左侧嵌着玛丽亚微笑的照片。他称呼妻子时,既不喊玛利亚也不喊特蕾莎,而总是呼她碧蔚丝,他说:“我非常爱她,非常崇拜她”。

萨马兰奇出差离家时,玛利亚总是准备好几颗栗子放在他的包里,她相信家乡的栗子可以带给他好运。每当萨马兰奇抚摸这些栗子时,就感到玛丽亚好像就在身边。

某次归国路上,萨马兰奇乘坐的飞机出了事故。千钧一发的时刻,在乘客祈祷的声音中,萨马兰奇飞快拿出纸笔,匆匆写下:“玛丽亚,我亲爱的,我爱你!任何力量都不可能把我们分开!”

萨马兰奇夫妇

飞机迫降后,全机乘客中只有萨马兰奇毫发未伤,事后他说:“也许不是死神在威胁他,而是爱神在考验他”。

1980年在莫斯科,年届花甲的萨马兰奇终于当选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结果一公布,萨马兰奇就从大厅里逃出来,他急着要往莫斯科旅馆打电话,因为“妻子碧蔚丝等在那里。”他要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的爱人。

听到丈夫当选的消息,玛丽亚也激动不已。她告诉同伴:“我陪伴他经历了这一切,感到无比快乐!”而萨马兰奇却说:“没有她,我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多年的梦想一朝实现,萨马兰奇却没有沉溺在成功的喜悦中太久。他知道,他将要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奥运会。

萨马兰奇夫妇

它在经济与政治两方面陷入了危机,储备资金只剩20万美元,由于亏损没有国家愿意举办奥运会,还有各类政治因素使奥运会受到抵制。萨马兰奇果敢地实施了奥运职业化和商业化运营的举措,救活了当时濒临消失的奥运会。

但在当时,这些举措无一不为他招来外界的批评与非议。但无论是多么艰难的时刻里,妻子玛利亚都一直陪在他的身边,这给了他很大的力量。此后,他还在玛利亚的鼓励下,让更多的女性活跃在奥委会和奥运会中。

1981年,萨马兰奇上任伊始,就引入了两位女委员。不仅如此,他还推动设立了资助女运动员的项目,为了能让更多的女运动员参与奥运会,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在他的任期中,奥运会男女运动员的比例从77%:23%上升到61%:39%,参赛女运动员的人数也增加了四倍。

萨马兰奇夫妇

生死别离

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萨马兰奇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主持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妻子玛利亚深知这一点,她也知道举办国的人们是多么希望萨马兰奇出现在开幕式上,所以,她坚决地坚持他的丈夫应该照常参会。

萨马兰奇出发去了悉尼,路上还在感叹“这也许是我的夫人碧蔚丝第一次没有陪同我出席奥运会开幕式”。

其实,那天的开幕式上,萨马兰奇不止一次说了“你好,西班牙”

在他的回忆中是这样的,“当我说到‘澳大利亚伟大的一天’时,得到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同时我也在心中说‘早上好,西班牙’献给我的妻子碧蔚丝”。

我的女孩,向你述说的爱意,再多也不够。

萨马兰奇夫妇

在飞机上,接到令人悲痛欲绝的电话,萨马兰奇早已热泪盈眶。回到巴塞罗那后,萨马兰奇看到的是妻子冰冷的遗体,他亲吻她的额头,请求她原谅他的迟到。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是萨马兰奇在回忆录《奥林匹克回忆》中写下的话。(也许原句是一句表达深情的西班牙谚语,但译者的翻译也足够传神了。)

从1955年的冬天开始,他们互相扶持,携手走过了45年的幸福时光,如今来到了告别的时刻,他却不能守在她的身边。

他心中的悲痛,难以言表。玛利亚离世四个日夜后,萨马兰奇怀着悲痛的心情、拖着因治丧而疲惫的身体再次回到悉尼,因为他知道这里需要他。

萨马兰奇

玛利亚的去世不仅让萨马兰奇失去了深爱的妻子,也让国际奥委会失去一位最好的朋友。她虽然从未在国际奥委会担任职务,但她以自己的方式对奥林匹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对于玛丽亚的不幸去世,国际奥委会成员深感悲痛。悉尼主体育场和奥委会洛桑总部的奥林匹克旗为她降半旗一天。

奥委会元老,阿维兰说“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铭记的一位女性,就是玛利亚·特雷莎,她深具魅力,气质高贵,在奥委会主席实施的所有有利于奥林匹克主义的行动中一直得到她无条件的支持和帮助。”

他还代表全体奥委会委员,授予玛利亚奥林匹克金质勋章。正可谓“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玛利亚得到了她应的的荣誉。

萨马兰奇

玛利亚离开后,萨马兰奇依然在为奥林匹克事业贡献自己最后的光和热。

萨马兰奇生前对中国有着特别的感情。首次访华之后,他许下了三个心愿。分别是让中国重返奥运会,为中国运动员颁发首枚金牌,帮助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这三个心愿他都一一实现了。

萨马兰奇还交了两位中国朋友,分别是邓亚萍和吴兴国。萨马兰奇曾多次亲自为邓亚萍颁奖,还邀请邓亚萍到奥委会总部做客,人们都亲切地称他“邓亚萍的洋外公”。

吴兴国与萨马兰奇的缘分也很深,萨马兰奇去世前将自己平生收藏的与奥林匹克有关的藏品全部转赠给了吴兴国。

萨马兰奇

吴兴国将这些藏品带回国,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天津建起了萨马兰奇纪念馆,来纪念这位为奥林匹克,为中国申奥做出了许多贡献的老人。

萨马兰奇曾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永远是你们伟大国家的朋友”!国人感谢他为中国奥运做出的贡献,也亲切地称他为“萨翁”。

2010年,萨马兰奇病逝,国际奥委会为他写下的悼语是:“萨马兰奇将一生奉献给了体育”。萨翁为奥林匹克事业燃尽了生命,但玛丽亚却是他心中唯一的憾。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一次,再没有什么能将他们分开了!萨翁的奥林匹克之路、和妻子矢志不渝的爱情会长久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伍什弦


参考资料

杨澜访谈录·萨马兰奇

(西)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著;孟宪臣译.奥林匹克回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07.

《世纪奥运突现悲情一幕萨马兰奇痛失爱妻》,北京青年报,2000年09月18日;

萨马兰奇的罗曼史[J].体育世界,1995(07):4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国际奥委会   玛丽亚   玛利亚   巴塞罗那   悉尼   奥林匹克   西班牙   奥委会   爱妻   奥运会   妻子   飞机   奥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