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餐厅吃饭,尽量不要扫码点餐”

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 实习生 王晨旭


网友“p****ok”的就餐体验帖引发热议

7月6日,“去餐厅吃饭尽量不要扫码点餐”登上微博热搜。热搜下,网友们围绕一条就餐体验帖展开了热议。


根据就餐体验帖的描述,网友“p****ok”因为给了餐厅一个“某个菜有些糊”的评价,被店员先是私信要求删除点评,后是要求改为四星评价。觉得过分的“p****ok”拒绝了对方的要求。于是店员就一直打电话。最后忍无可忍的“p****ok”和对象给店员回电称,“我现在删掉评论,我好奇你们怎么知道我电话号码的?”对此,店员回答说,就是因为扫码点餐留的电话号码。


“呵呵,服了,大家以后能不扫码就不扫码吧。” “p****ok”最后说。


澎湃新闻试图联系网友“p****ok”,但始终未获得有效回应。



就餐体验帖经披露后,评论区下网友纷纷吐槽自己遭遇到的个人信息泄露情况。澎湃新闻梳理发现,网友们的吐槽主要针对两方面,首先是扫码点餐后,餐厅可以通过点餐时授权的手机号联系到消费者本人;其次对餐厅评价之后,商家依然可以找到消费者要求删评或更改评价。



“可是现在好多都是扫码点餐,商家有时候忙不过来都让扫码点餐”“现在餐厅基本都覆盖扫码点餐,每次扫码老要授权个人信息,烦死”“其实现在信息泄露很严重,不可能不线上点单的”……甚至有网友曝料称,因为扫码点餐被餐厅闹乌龙追着要买单。



对此,部分声称做过餐饮的网友解释称,“我是做餐饮的,我们店里就是扫码点餐,系统上都会看到授权的手机号”“我干过餐饮,扫码之后第一步就是让你授权电话号码,如果你不想暴露可以点拒绝,让店员拿纸质菜单点”“我以前当服务员的时候就通过这个找到过好几桌没结账就走的客人”“餐饮兼职过,扫码点餐确实能看到电话的,有的客人忘记结账就需要打电话联系,我们也会为了五星好评给客人送饮料,但做的不好吃还求人家改评价确实很......”



对此,专业人士告诉澎湃新闻,建议消费者坚持“非必要不提供”原则,拒绝提供和点餐服务无关的信息,不轻易公布自己的真实姓名、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


而在遭遇商家定制化推广 、商业营销短信时。如果消费者不想继续接收此类信息时,要及时行使“撤回同意”权利,在App中使用撤回同意个性化推荐、商业营销短信的功能,向商家明确表达不接受此类信息的意愿。


对于“对餐厅评价之后,商家依然可以找到消费者要求删评或更改评价”,不少网友表示:“我买的团购券吃的海鲜餐,龙虾都是不新鲜的,我给了差评。后面店家找到我要求删除,我不愿意,后面给我全部退款处理了。也很不爽,我都匿名评价,还能打电话找到我”“曾经跟朋友们去一个密室,玩完觉得不值,我朋友给了差评,被店家又在app内私信,又+微信,又发短信,又打电话,好话坏话各种威胁,甚至报警要求她删掉评价......身份证号恨不得人家都知道了”……



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相关乱象,回应网民关切,6月16日,上海市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启动“亮剑浦江·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专项行动为期半年,将聚焦餐饮店、停车扫码、少儿学习培训等八类重点消费领域,对个人信息领域的“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等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


专项行动将在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网(
http://www.shjbzx.cn)开设举报入口,也欢迎广大消费者通过邮箱(shjbzx@126.com)或者拨打电话(12315、12345)据实提供线索。


作为此次专项行动的独家媒体支持单位,澎湃新闻旗下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
https://tousu.thepaper.cn)将开设入口,广泛收集重点消费场景下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各类线索。





本期编辑 邹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餐厅   店员   澎湃   专项   消费者   餐饮   评价   商家   网友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