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稀土:3100万吨储量世界排名第二,未来或将稀释中国稀土话语权

稀土,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在人们的寻常概念和记忆中,中国是世界第一的稀土资源大国,拥有压倒性优势的储量和生产量,是我们反击他国无理制裁的一张重要底牌。但实际上,很多人对我们国人心中这一“杀手锏”的实力并不甚了解,特别是伴随着我们长期无序开采,以及蒙古国境内陆续发现巨大稀土矿藏之后,稀土这张牌又将呈现怎样的变化和隐忧?蒙古国的稀土矿会稀释中国稀土的分量吗?

“稀土”既不“稀”,也不“土”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分别是钇、钕、钷、钐、钆、镝、钬、镱、镥、钪、镧、铈、镨、铕、铽、铒、铥。从1794年发现第一种稀土元素钇开始,人们对稀土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和迭代,根据稀土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特征,这17种稀土元素通常可分为二类:

轻稀土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

重稀土包括: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

稀土在自然界中有250种稀土矿,其丰度在地壳中并不算低,是一组典型的金属元素,不过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真正的稀土矿。即便如此,稀土却在人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只因稀土与当代高科技和新材料革命密切相关,但凡是稀土元素,多少都与高科技沾点边儿,从手机、相机、汽油、照明,到火箭、卫星、飞机,都少不了稀土家族的助力。

稀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从资源价格上看,重稀土的市场价格远高于轻稀土和中稀土。

只因稀土特别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合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大幅度提高其质量和性能,比如制造飞机、大炮、导弹的特种钢,再比如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领域,稀土都扮演着润滑剂的效果,所以稀土有“工业维生素”之称,是发展新兴产业和国防军工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从一定意义上讲,美国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取得压倒性优势,都得益于稀土科技领域的技术。

美国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潜艇每艘使用4173公斤稀土金属、阿利伯克导弹驱逐舰需要2359公斤稀土金属等

蒙古稀土或将稀释中国稀土话语权

正是稀土作为珍贵的战略金属资源,特别是随着稀土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端技术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全球围绕稀土的争夺也随之进入白热化阶段。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稀土大国,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出口量及相关产业链布局均居世界首位,储量曾经一度占全球总稀土资源的71%—80%,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稀土之乡”内蒙古白云鄂博,更是以一矿之大,占到了中国稀土总储量的九成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可以说,北方草原上那座有着诗意地名的巨矿,像是一座天赐的“富饶的神山”,汇聚了全世界稀土储量中的1/3。但尽管我国稀土拥有四个“世界第一”,却也存在稀土资源消耗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稀土价格波动明显、矿产品单一且流向较为集中等显著问题。

白云鄂博从1957年开采至今,当年海拔1783米的山头,变成了一个长1500米、宽1100米、深度超过200米的天坑。

特别是缺乏世界稀土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导致珍贵的稀土资源在很多年都只卖了个“泥土”价,处于被动的地位,虽说随着国内对稀土产业的调整布局,如今我们的稀土话语权增加不少,但是随着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越南、巴西、蒙古国等国的稀土矿藏不断被勘探开采,中国稀土占全球的份额也在不断下降,目前中国稀土储量仅剩4400万吨,虽然还是全球稀土储备最大的国家,但占比已经下降到约35%。

对于蒙古国发现的稀土资源,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数据及蒙古国的相关数据显示,蒙古国现已发现稀土元素矿床5处,稀土矿点71处、稀土矿化区超过260处,3100万吨的稀土储量,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稀土矿蕴藏国家。未来随着勘探力度加强,储量还有进一步增加的潜力,一旦大力开发出来,或将再次稀释我们得之不易的稀土话语权。

蒙古国稀土开发现状

当前,蒙古国境内稀土矿主要分布在乌布苏省、库苏古尔省的西部和东戈壁省的西南部等地,但最具代表性的五大稀土矿床如哈勒赞布热格泰、鲁根高勒、木希盖胡达格等,均集中分布在中蒙边界附近,比如鲁根高勒稀土矿床,距离我们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稀土矿仅175公里,而且从蒙古的塔本陶勒盖煤矿到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的塔甘铁路正好经过鲁根高勒稀土矿,这使得该矿所产的稀土外运更方便。

蒙古国储量丰富的稀土资源消息一出,吸引了美日韩以及欧盟等国家争相进入,但这些稀土矿开发也有不少挑战,比如蒙古国自身基础设施落后,交通运输能力不足,其境内只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单线铁路和三四条与干线相连的支线铁路,年设计货运能力约2000万吨,大部分地区的交通都是靠草原或者简易公路运输,这无疑会导致开发成本高企,很容易造成预算超支。

同时蒙古国矿业开发程度较低,冶炼加工产业短缺,深受水、电供应短缺影响,后端产业几乎长期处于空白。比如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尽管蒙古国排除中资的中冶集团合作,交由力拓来开发,但工程所需电力均来自中国供应。同时蒙古国自身也缺乏稀土开发的相关法律,以及对稀土进行分类提取和加工单一氧化物的技术和相关加工工艺、人才。

当然除此之外,更要命的是,蒙古国的矿业开发政策“灵活”,政策法规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这也是很多在蒙投资遇到主要问题。但尽管如此,蒙古的稀土资源还是吸引美英日韩德等国家的浓厚兴趣,特别是日韩,已相继与蒙古签署了供应稀土的谅解备忘录。而日韩之所以格外积极,除了国内缺少稀土资源且消耗量大之外,还跟自身拥有稀土分离技术有关。

目前,美日韩三国是中国稀土进口前三名的国家,但老美国内是有不少稀土矿的,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自身分离能力不足,所以主要由中国企业来帮助进行精炼,而日韩半导体产业发达,稀土消耗量巨大,日立金属株式会社和韩国浦项制铁拥有不少稀土技术专利,早些年从中国“白菜价”进口稀土矿后,就在自己国内精炼,虽然与中国相比略有不足,但足以傲视其他国家。

基于这些,能够帮助蒙古开发稀土资源,最有实力的除了中国外,就是日韩了,而日韩为了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是有在蒙古国合资建立稀土开采企业及分离精炼工厂的需要。毕竟按照稀土的一般品位0.1%来算,1万吨稀土矿分离精炼后的重量只有10吨。而据预测2023 年全球氧化镨钕供给为9.22 万吨,而韩国所需最多不会超过1万吨,精炼后是有可能绕开天津港,而通过航空运输到韩国的。

所以对于我们而言,除了对内严格把控对稀土的开采、冶炼指标外,对外也要积极参与蒙古等国的稀土开采,因为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稀土矿藏,进而配合我们完整的稀土产业链才能完全拿下稀土的国际定价权,稀土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应对未来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时的“王牌”,而蒙古国也能够借我们世界领先的稀土开采、加工技术,从中获得巨大经济收益。

上期回顾:哈马戈泰铜金矿:蒙古国最大的未开采铜矿之一,3亿入手会亏吗?

备注:本文是《蒙古国合集》系列连载第27期,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蒙古   稀土   储量   中国   稀土元素   矿床   精炼   美国   未来   蒙古国   资源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