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舜天卖了足球去做局,这场“骗局”涉及百亿元

提到舜天,江苏人的脑海中第一个关联词便是“足球”。彼时处于巅峰期的江苏舜天,在2013年超级杯上将恒大斩落马下,捧起俱乐部历史上第一座中国顶级足球赛事冠军奖杯。“老舜天战斗精神”给许多球迷留下深刻记忆。

出色的成绩吸引了巨头的目光,当时财大气粗的苏宁集团斥资数亿元将球队收入帐中。2015年11月6日,国信集团作价5.23亿,把舜天足球全资卖给了苏宁。随着舜天的江苏足球时代结束,“舜天”也渐渐淡出大众的视线。

不过,近期的江苏舜天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关注——江苏舜天的董事长带着两届董事会成员,谋划了一场长达十三年的业务造假骗局,涉及金额超过百亿元。证监会花了7个月的时间进行调查,这场闹剧才浮出水面。

舜天公告

财务造假过百亿

实际上,曾经拥有足球队的舜天本身是一家服装贸易公司。根据舜天的官网描述,公司成立于1979年,2000年上市,是江苏省国信集团成员,业务范围涵盖进出口贸易、国内贸易、服装生产、化工仓储、股权投资等多个领域。

奇怪的是,在2009年,舜天突然开展了一项此前从未涉猎的业务——专网通信,公司内部称为“通讯器材内贸业务”。然而实际上,江苏舜天只是以专网通信业务为“幌子”,内部倒卖通讯器材,从而虚增收入。经证监会调查,江苏舜天的专网通信业务,实质是合同、资金、票据流转构成闭环的虚假自循环业务。舜天通过联手他人虚构专网通信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

调查显示,2009 - 2021年,江苏舜天通过虚构业务,总共虚增营业收入103.33亿元,虚增营业成本93.9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9.34亿元。因此,证监会拟对江苏舜天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董事长高松采取3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合计罚款1430万元。

36氪了解到,上市公司专网通信业务结算模式大致相同:向上游采购原材料时预付大部分货款,对下游销售成品时只能预收极少比例货款。因而,随着业务规模的增加,必然导致采购预付款的大幅增加。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会产生大规模垫款。

在庞大的资金压力下,这些专网通信公司通过隋田力的一部分关联公司运作,将其变成上市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和间接下游客户,由此形成资金闭环。

多位高管悉数被罚

这个“骗局”中的参与者多为公司的核心人员。公告显示,董事长高松知悉通讯器材业务由“中间人”隋田力安排、上下游企业由隋田力指定,并向隋田力催款,在隋田力资金链断裂、江苏舜天出现应收账款逾期风险时,主动提出收回尾款后立即安排新业务,以帮助隋田力渡过危机。

此外,江苏舜天包括连续两届董秘、财务部经理、会计机构负责人、分公司负责人等高管均涉及此案,且悉数被罚。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舜天是专网通信业务持续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也是目前专网通信财务造假持续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然而,江苏舜天只是卷入“专网通信”系列事件的上市公司之一。

自2021年5月上海电气(维权)(601727.SH)首家爆雷至今,已有十余家涉专网通信业务的A股公司被立案调查,涉及超 900 亿元资金,堪称 "A 股史上最大资金骗局 ",其中包括国瑞科技(维权)(300600.SZ)、中天科技(维权)(600522.SH)等知名上市公司,甚至有公司已经走向退市。不过至今,该案仍余波未了。

文丨郑婷婷 江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江苏   国信   通讯器材   证监会   下游   骗局   上市公司   资金   通信   业务   足球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