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城街道茜坑社区:“邻里情”+“邻里爱”+“邻聚力”,绘就邻里“幸福景”

深圳新闻网2023年7月4日讯(记者 张姗 通讯员 刘菲 廖静莹 罗慧琳 )在福城街道茜坑社区,邻里是个有温度的词,邻里间的温馨小事,彰显着邻里间大爱,成为治愈社区居民内心温暖的能量和触手可及的亲切。“半亩田园”亲邻之家成为爱心能量场、邻里互助定期走访关爱特殊儿童、邻里初中生教低年级特殊家庭学生写作业、亲邻议事会解决邻里急事难事……这些邻里之间“治愈的瞬间”,正是茜坑社区打造的家园“亲邻文化”的“硕果”,也是社区“亲邻党建”魅力所在,邻里互助、互暖,这种新型友爱的邻里关系,成为社区治理新力量。

社区是城市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邻里则是社区治理的“关键人”,茜坑社区一共有居民31833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如何让社区的邻里更像家人,让邻里在社区找到家的归属感、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

今年来,茜坑社区党委在人文社区“亲邻党建”工作中做了不少探索和尝试,营造社区“邻里情”成为社区治理的“粘合剂”,汇聚社区“邻里爱”成为社区治理的“能量站”,凝聚“邻聚力”成为社区治理的“生力军”。

就在前段时间,社区发生了一些惊喜的“化学反应”,邻里间的“小确幸”成为社区津津乐道的“幸福事”。“小妹,我来看看孩子,我带孩子去党群玩一玩,你也能轻松一点!”“大姐,谢谢你!幸好有你们这样的好邻居,帮了很多忙,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撑下去!”这段对话是居民郭爱萍与其邻里特殊家庭的温情瞬间,在她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了解到邻里有个特殊儿童,她主动敲开了邻里家的门,用真诚、日复一日的行动温暖了邻里的心,逐渐与其成为家人。与郭爱萍一样热心肠的还有暖心邻里龙淑岚母女,了解到辖区特殊家庭儿童写作业难的问题,龙淑岚二话不说主动与其女儿商量,让女儿担任“小老师”指导邻里弟弟写作业,解决其写作业难的问题,在邻里互帮互助的过程,邻里间的感情不断升温。

说到底,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邻里们都渴望温暖、被爱、被需要,社区的“亲邻党建”正是迎合邻里的情感需求,将家的温暖带给辖区五湖四海的邻里。

说到家的温暖,在茜坑社区神奇的“爱心能量场”——“半亩田园”亲邻之家体现得淋漓尽致。社区依托定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实现“片区长+网格长+邻里居民”自主运营,开展“邻里助”“邻里爱”“邻里情”友爱行动,邻里们日复一日地坚持奉献爱心、互帮互助,为辖区40位高龄、独居、孤寡老人、环卫工人等困难群众送上120余份绿色瓜果蔬菜,开展50余场社区邻里节、爱心种植、自然知识趣味科普、DIY编织非遗竹扇、体验农耕生活等活动,1000余邻里被爱“包围”着。

在社区“亲邻党建”的引领下,社区不仅“暖心事”多,社区治理也多了“好帮手”。12支亲邻志愿者队伍、社会组织、“亲邻帮帮团”、“亲议事队伍”,用“家园初心”推动党群服务阵地“优服务”专项行动落实落细,协助社区党委举办社区邻里节、亲邻集市、亲邻红色皮影戏、亲邻老人潮课堂、亲邻趣味运动会、亲邻中医药科普活动、亲邻非遗传承、亲邻心理健康课堂等150余场亲邻服务,让邻里之间亲如“一家人”,4000余人次邻里成为志愿者参与服务,在3539次、13627小时的服务中,一批批好邻居、好志愿者、好社会组织融入社区善治,成为社区治理的“好帮手”。

在热心小区好邻里和亲邻议事会的带动下,玺园小区蛇虫较多安全隐患大、外部活动空间缺乏、邻里陌生、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流浪汉就业难、幼儿园蚊虫较多、老人迷路、劳资纠纷、家庭矛盾等50余种“病症”一一治好,邻里们喜笑颜开,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以“心”暖心,社区与居民“双向奔赴”,社区鸿创科技园区、社区特殊家庭、龙华区行知学校附属锦绣幼儿园分别赠送锦旗致谢社区党委。

如今,邻里友爱互助正成为茜坑社区邻里的生活常态,“陌邻变睦邻”“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亲邻”的互助型邻里氛围不断火热,邻里间的感情不断升温,社区“亲邻党建”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邻里   互帮互助   社区   友爱   辖区   党建   能量   街道   居民   温暖   幸福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