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冯小刚,认怂了,但对内娱来说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文 |蒋冉Jiang

编辑 | 蒋冉Jiang

«——【·前言·】——»

冯小刚凭借《甲方乙方》成名,刚开始还是怼天怼地,到后来却变成“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他的认怂暴露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冯小刚认怂·】——»

冯小刚在机场吃饭时,由于心情不好,觉得机场的饭菜不合他的口味,饭菜口味不好应该怪厨师,说什么都怪不到空姐头上。

然而,冯小刚却当着众人的面怒怼空姐,还把空姐给骂哭了。

不仅如此,冯小刚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期间,万达认为这部电影票房不理想,便减少这部电影在万达的放映次数,改成放映其它电影。

不料,万达的做法很快就引发冯小刚的不满,在他看来,万达减少了他电影的放映次数,就是因为私人恩怨。

紧接着,冯小刚就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责王健经营的万达,全文表面上十分恭敬,但每句话里却透露出一种不一样的味道。

万达公子王思聪也不是能受得了委屈的人,很快就在社交媒体上回怼冯小刚。

当时王思聪不仅曝光冯小刚挖万达墙角的事情,还坦率地表示,如果顾客都愿意看冯小刚的电影,他们必然会增加冯小刚电影的放映次数。

毕竟,万达是个赚钱的地方,观众爱看谁的片子,万达就放映谁的片子。

不仅如此,王思聪还提醒冯小刚,让他有时间就多拍几部好电影,做一个导演该做的事情。

此话一出,冯小刚的气势瞬间弱下来,他也没想到,连王健林都不敢回复他的事情,王思聪却能站出来强硬表态。

甚至王思聪的每句话都能戳在冯小刚心窝里,让他大半夜起来的时候都要回味一下的那种。

要知道,冯小刚近年来拿出手的几部电影,让很多电影感到失望,这和他自己拍的《甲方乙方》、《唐山大地震》等电影还存在一定差距。

而冯小刚作为一个导演,拿不出好的作品,说话的底气也少了三分,近几年都收敛了很多,就这样,他奋斗半生过后,重新回到年轻时代的心境。

«——【·有志大佬冯小刚·】——»

母亲生下冯小刚的姐姐后,重男轻女的父亲对此感到十分不满,但母亲身体比较弱,不方便再生一个孩子。

然而,母亲迫于种种压力,不得不再次怀孕生子,幸好这次生下的是个儿子,他就是冯小刚。

自从母亲生下冯小刚,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只能做一些轻松的工作,在那个年代,没有技术又没有学历的她是挣不到钱的。

这时,照顾一家五口人的重担就落在冯小刚父亲的肩上,没过多久,他便潇洒地选择离婚,留下冯小刚的母亲独自拉扯2个孩子。

母亲为了两个孩子,不顾自己的身体,只要能挣钱,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干。

在此期间,母亲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冯小刚身上,希望他长大后能有出息,不要辜负她为这个家庭的付出。

这在无形之中,给冯小刚增添了一些压力,唯一能帮助他排解这些压力的方式就是看电影。

当时的电影票要五分钱一张,对于冯小刚的家庭而言,花5分钱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冯小刚知道不该花5分钱看电影,可他又没办法放下自己对电影的执著,就自己动手画布景看,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他入伍前。

原来,冯小刚听说入伍后每个月能拿津贴,果断决定进入部队,成为部队里的一名文艺兵,凭借以往画电影的经历,承担起部队晚会的幕后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冯小刚觉得自己的工作一眼就能望到头,他不甘心做一个平凡的人,但他没有出众的能力、又没有过人的背景,这让他不得不甘于现状。

直到冯小刚住院期间,遇到一个气质出众还会抽烟的女子,她有个性、有灵气,一看就是在大家庭家里被富养出来的。

没过多久,冯小刚就被这个女子深深吸引,下决心追求她,这样一来,他在拥有爱人的同时,说不定还能有个靠山。

然而,正当冯小刚准备追求这个女子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女子已经是导演郑晓龙的妻子。

郑晓龙拍摄的《四世同堂》、《编辑部的故事》、《甄嬛传》等作品,受到不少观众的喜爱,是个能兼顾作品质量和观众体验的导演。

自从郑晓龙出现在冯小刚的视野里,冯小刚便极力和他搞好关系,希望郑晓龙能拉他一把。

郑晓龙能和冯小刚聊得来,就把他当做朋友,带着冯小刚一起拍电影,虽然冯小刚只是个画布景的,但该有的尊重郑晓龙都会给他。

可郑晓龙毕竟是导演,冯小刚还是个门外汉,郑晓龙不可能听取冯小刚对电影的所有建议,这让冯小刚感到有些失落,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当导演自在。

后来,冯小刚在郑晓龙的帮助下,距离当导演的愿望才更进一步。

原来,郑晓龙和王朔、马未都等人喝酒的时候,总是带上冯小刚一起,还把这些人都介绍给冯小刚认识。

冯小刚也牢牢地抓住他结识大佬的机会,一见到王朔、马未都等人,就像见到认识了很久的朋友一样,让对方感到极度舒适。

不仅如此,冯小刚为了接近王朔,仔细研究过王朔的每一部作品,甚至能准确说出王朔作品中,有哪些特殊的小细节。

要知道,众人对王朔的评价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有些读者觉得他的作品有深度,有些人却觉得他写的作品太粗俗。

然而,这些评论王朔并不在意,他觉得大部分读者都没有办法读懂他作品背后反应的深层现实,直到他遇见冯小刚。

每当冯小刚谈起王朔的作品,王朔总觉得,能读懂他作品的人不多,冯小刚算一个,就把冯小刚当做知己看待。

当张艺谋靠拍摄莫言的作品爆火时,王朔看得有些眼馋,也想把自己的作品拍成电影。

紧接着,王朔就把准备拍电影的想法告诉冯小刚,冯小刚对他十分支持。

不料,王朔的电影不是不过审,就是挣不到钱,这让他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再加上别的原因,他最终决定到美国调整一下,留冯小刚一人在北京。

正当冯小刚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的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他,北影筹资100万拍摄一档贺岁片,问冯小刚干不干。

要知道,当时中国电影界,还没有贺岁片这个概念,导致冯小刚没有经验可以参考,于是,他也有些纠结要不要接下这项工作。

可冯小刚转念一想,他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先拍部电影看看,心一横,便接下了拍摄贺岁片的任务。

不久后,冯小刚拍出《甲方乙方》这部电影,创下贺岁片3000多万的票房记录,让无数影迷透过这部电影,一度看到大陆喜剧电影的希望。

虽然电影票从当初的几毛钱,已经涨到现在的几十块钱,但《甲方乙方》还是被影迷反复观看,奠定了冯小刚在影迷心目中的地位。

不仅如此,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也让他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与张艺谋、陈凯歌含有文化底蕴的电影不同,冯小刚的电影更倾向于揭露小人物的生活、时代变迁对普通人产生的影响。

正是冯小刚与张艺谋、陈凯歌的不同,让他在电影界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冯小刚认怂暴露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于是,冯小刚拍摄《1942》这部电影时,也是奔着国内外众多奖项去拍的,为了提高这部电影的质量,他特意请来陈道明等实力派演员参演。

要知道,在冯小刚成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众人都因为他没有获得国际性奖项而指责他能力不够,于是,他下决心制作真正有内涵的电影证明自己。

正当冯小刚以为《1942》能带给他希望的时候,抓捕电影的票房却给冯小刚泼了一盆冷水,他拍摄这部电影费时费力,不仅没有挣钱, 还往里倒贴钱。

虽然欣赏《1942》这部电影的人不在少数,但他们还不足以支撑这部电影让冯小刚盈利。

反观《人在囧途》票房大卖,导演赚得盆满钵满,甚至还有一些口碑差,可票房却很高的电影,冯小刚不理解这样的电影为什么有人看,越想越生气。

没过多久,冯小刚就在公众面前表示,就是因为中国有一群垃圾观众,中国才会有一堆垃圾电影不停地走向市场。

甚至冯小刚还表示,豆瓣上那些给电影评分的人,其实就是不懂装懂的大尾巴狼。

此话一出,冯小刚就遭到铺天盖地的问候,冯小刚知道自己得罪谁都不能得罪观众,不能回怼过去,只好自己生闷气。

在这之后,冯小刚化愤怒为动力,拍摄出电影《芳华》,可《芳华》为了过审,不得不删掉一些镜头,可部分影迷都是为了这些镜头才想看电影。

当影迷得知《芳华》被删减后,对它的好感下降不少,对冯小刚作品的期望值也随之下降,甚至有人认为,《芳华》就是冯小刚走下坡路的开始。

后来,有人爆出冯小刚有两套豪宅,两套豪宅的购买时间仅仅间隔4年,其中一套价值500万美金。

不仅如此,细心网友还发现,冯小刚豪宅中的一幅画价值超过5000万,比他的房子还贵,才猛然发现,冯小刚是个有钱人。

这和部分网友对冯小刚的印象不同,于是,他们便在网络上指责冯小刚奢侈。

然而,在冯小刚看来,他花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管不着,便强势地回应了网友们对他的不满。

随着时间的推移,冯小刚看待网友们批评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于是,冯小刚在参加一档节目中表示,作为名人,在接受众人追捧的同时,必然要承担一些被人评论的代价。

而这些评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冯小刚已经可以平静地接受,决定靠作品说话,不辜负自己和相信他的观众。

不仅如此,冯小刚还清醒地意识到,一些吃瓜群众面对辟谣内容时,让他们感到愤怒的不是造谣的人,反而是辟谣的人让吃瓜群众无瓜可吃。

在这之后,冯小刚决定该闭嘴的时候就闭嘴,不再因为这些事情和部分人发生矛盾。

但冯小刚认怂透露出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就是敢于指出问题的人越来越少,这对观众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笔者观点·】——»

我们虽然是普通人,但我们应当坚持对公众人物的监督,毕竟,他们的言论影响范围比较广,容易给无辜的人造成伤害。

在我们的生活中,应当对公众人物保持理性的态度,督促他们的同时,也能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给他们创造和谐的创作环境。

其实,无论哪个导演都是人,作品质量很难保持在同一高度,当我们面对一些作品时,应当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和家人身上,从而在改善我们和家人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再关注电影等艺术作品。

在我们的工作之余,可以带着家人到电影院看电影,在促进亲人之间交流感情的同时,给认真拍电影的导演一些支持。

当我们面对一些困难的处境时,应当多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寻求身边人的帮助,减少我们对环境的抱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当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让我们能承担起自己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不仅如此,当我们观看书籍、电影等作品时,应当保持一定的理性,尤其是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观看感受时,应该注意采用适当的言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我们发现身边的人观看低质量影视作品时,我们应该采取合适的方法对他们做出提醒,避免我们和他人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当我们遇到一些两难的场景时,要尽量保持初心,不辜负自己的理想和他人对我们的期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王媚,《别现代视角下的“冷幽默”——以冯小刚贺岁电影为例》,今传媒,2023.

【2】霍霍,《贺岁档再无冯小刚》,财富生活,2023.

【3】刘青青,《华谊兄弟“遇难”记》,商学院,2022.

【4】李梦溪,《走向深刻—论冯小刚电影的批判意识》,吉林艺术学院,2022.

【5】生素巧,《冯小刚电影中“小人物”解析——以改编自小说的电影为例》,作家天地,202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生下   贺岁片   甲方   不仅如此   影迷   信号   导演   观众   危险   母亲   作品   电影   冯小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