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激动了!国产芯片传来四个好消息,涉及芯片生产线,国产EDA

(本文头条首发严禁搬运,已开通全网维权)

如果您喜欢,可以点击上面的 “关注” 二字。一起关注中国科技的发展!

快下班了,刷刷手机,中国芯片领域又传来四大好消息,看的我热血沸腾,国产芯片是我一直关心的话题,便赶快码字和大家分享!

第一:中国大胆突破!全球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投产,国产芯片弯道超车在即!

近日,全球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中国在芯片领域打破美国制约的重要突破。安徽本源量子生产线的投产意味着量子芯片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这将为国产芯片的发展指明新方向。

据悉,本源量子量子芯片生产线实现了从芯片产业链的纯国产化,包括生产量子芯片的光刻机探针平台和量子冰箱等关键设备。这些技术突破将有助于国产芯片摆脱美国的技术制约。

过去一年多,美国对中国芯片业的打压愈发严重。从禁止ASML向中国出售14纳米以下的DUV光刻机,到联合日本、荷兰限制28纳米光刻机出口,美国试图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然而,中国积极应对,推动芯片产业自主创新。

在硅基芯片领域,国产光刻机企业加速28纳米光刻机的量产,国产芯片设备产业链潜力得到充分挖掘。而在芯片封装技术上,国产芯片已取得领先优势。长电科技实现了4纳米封装技术突破,得到美国芯片企业AMD的认可。此外,国产芯片在芯片架构底层实现自主化,RISC-V架构打破了X86和ARM的垄断。

量子芯片技术是中国在芯片领域的一大突破,绕过美国的技术体系,降低被制约的风险。本源量子量子芯片生产线的投产为国产芯片走向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全球芯片行业对中国成功研发量子芯片技术表示惊讶。中国的诸多芯片人才有足够实力开辟新的技术道路。当美国依赖其硅基芯片技术优势来遏制中国芯片行业时,中国反而成功研发了量子芯片技术,迎来了历史性的突破。

我的观点:本源量子量子芯片生产线的投产无疑是中国芯片产业的一大里程碑,这表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对于实现科技自立的决心。我们期待国产芯片在未来不仅能在国内市场取得优势,还能在国际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第二: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接受专访,称出口管制芯片重要原材料只是开始,反制手段还有很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近日在接受《中国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将于2023年8月1日起对镓、锗等关键芯片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他认为,这一举措是我国在应对外部压力时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反制,不仅会让某些国家感到紧张,也会给其带来实质性的痛感。

魏建国强调,这次出口管制仅仅是中国反制的开始。在面对国际高技术限制的情况下,我们拥有众多反制手段和种类。如果对中国的高技术限制继续升级,我们的反制措施也将相应升级。他警告那些试图利用霸权主义推动科技脱钩和断链的行为,包括打压中国企业,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对自身造成损害。

我的观点:镓、锗等原材料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这一出口管制将对全球芯片产业链产生重要影响。而面对国际压力,中国一直积极推动芯片产业自主创新和发展,如今已取得了显著成果,这表明我们在高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从这次出口管制来看,中国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应对外部压力方面有着越来越成熟的战略思考。我们有信心在未来保持高科技产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也能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第三:国产EDA新突破!思尔芯发布全新原型验证方案,首发PCIe 5.0和60万兆网络!

据快科技消息,国内知名数字前端EDA供应商思尔芯近日发布了最新一代原型验证解决方案“芯神瞳逻辑系统S8-40”,该方案具有创新性,首次支持PCIe 5.0,同时具备丰富的连接选项、高数据传输带宽和完整的原型验证配套工具。思尔芯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业内著名的集成电路EDA领域的解决方案专家。

S8-40逻辑系统旨在处理复杂的逻辑电路和大规模数据,支持多种高带宽协议,如PCIe 5.0、600G Ethernet MAC和600G Interlaken等。这些特点使得S8-40能够更加贴近客户需要验证的设计。该方案提供了PCIe 5.0 x4与CXL(EP)连接,PCIe 5.0 x8与CCIX(RC/EP)连接,利用PCIe通道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满足相关验证需求,同时满足带宽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

此外,S8-40支持多种高速I/O连接,例如Prodigy+、FMC+、PGT+和MCIO等。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配置并实现高速多核组网。方案还包括104个28Gbps GTM、28个32Gbps GTYP和32个56Gbps GTM,总带宽最高可达5600Gbps,极大提高了传输效率和性能。

与前一代S7-19P逻辑系统相比,S8-40在内部存储容量和DSP引擎方面有显著提升,分别提供了5.37倍的内存储和3.73倍的DSP引擎。这使得S8-40更能协助复杂算法的验证,如AI神经网络模型、车载自动驾驶系统和高性能计算等。

思尔芯已经与超过60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服务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图像处理、数据存储和信号处理等数字电路设计领域。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云计算、5G通信、智慧医疗、汽车电子等终端领域。目前,思尔芯已在北京、深圳、西安、香港、日本东京、韩国首尔和美国圣何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思尔芯在EDA领域的技术实力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其在原型验证领域已经建立了技术与市场的双优势地位,并参与了我国EDA团体标准的制定,承担了多项国家及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我的观点:从这次发布的S8-40逻辑系统来看,思尔芯在EDA领域的技术创新是值得肯定的。随着国内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国产芯片在全球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国产EDA解决方案的应用将更能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自主可控和创新能力。我们期待思尔芯在未来能够为国内芯片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技术革新!台积电2纳米工艺研发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量产助力全球芯片市场

台积电正积极推进下一代半导体制程技术的发展。近日,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晓强表示,2纳米制程工艺(N2)的研发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5年实现量产。在此之前,台积电的3纳米工艺将在今年投入量产,苹果的A17芯片有望成为首个采用该工艺的产品。随后,3纳米工艺家族还将扩展多个版本。

张晓强透露,目前2纳米工艺的256Mb SRAM芯片良率已经超过50%,并计划提升至80%以上。与此同时,台积电将在2纳米工艺中放弃FinFET晶体管技术,转而采用GAA晶体管。与N3E工艺相比,N2工艺在相同功耗下速度可提升10%-15%;而在相同速度下,功耗可降低25%-30%。不过,晶体管密度提升幅度相对较小,仅为10-20%。

尽管2纳米工艺在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其制程成本也相应攀升。据悉,在3纳米工艺代工价格达到2万美元的基础上,2纳米工艺一片晶圆的价格将高达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8万元。为应对这一挑战,台积电计划在竹科基地建立小规模试产线,目标是在今年实现近千片试产。

若试产顺利进行,台积电将把2纳米工艺导入竹科宝山晶圆20厂进行后续建设。该厂团队将承担2024年风险试产与2025年量产的任务。

我的观点:台积电在半导体制程技术上的突破将为全球芯片市场带来新的机遇。虽然2纳米工艺的制程成本较高,但其在性能和功耗方面的优势有望为消费电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带来全新的可能性。随着2纳米工艺的推广和成熟,相信未来半导体产业将继续引领科技创新,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便捷和价值。

那么,你对国产芯片这几个好消息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芯片   光刻   反制   量子   美国   中国   纳米   好消息   生产线   激动   领域   工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