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一篇再去游晋祠,不会漏掉一处国宝

#夏日生活打卡季#

晋祠不仅是一个4A景区,还是一个国家二级博物馆!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保单位!这里有太多国宝,我用一篇给大家整理完,建议收藏再细看。

晋祠包含晋祠公园晋祠博物馆两部分,公园免费,亭台水榭,颇有苏州园林的感觉。

穿过公园,来到晋祠博物馆。

门票:80元

晋祠历史悠久,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祠堂式皇家园林,已有三千年历史了。

(晋祠来历典故:《史记》记载,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时期,周成王与胞弟姬虞玩耍,周成王随手捡起一片地上的桐叶,送给叔虞说:“这个玉圭是我送你的,我要封你到唐国去做诸侯。”史官们记录下来,并告诉了周公。周公见到周成王,问道:“您要分封叔虞吗?”成王说:“怎么会呢?那是我跟弟弟说着玩的。”周公却认真地说:“天子无戏言啊!”于是周成王就真把叔虞分封到了唐(今山西翼城),所以又称唐叔虞。后来叔虞宗族的一支迁至晋阳,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建祠宇,称唐叔虞祠,就是现在的晋祠。

虞的儿子燮(xiè)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这也是山西称为晋的来历。)

晋祠在各个朝代被整修,规模扩大,现有宋、金、元、明、清等古建筑,还有彩塑、铜塑、碑刻等古迹,我们游了足足一天。

晋祠的布局非常复杂,建议先沿中轴线游览,精华的部分都在中间。

晋祠有三绝三宝三匾,一起来看看。

晋祠三宝

01 圣母殿

创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1032年),距今千年,是晋祠最古老的建筑。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深六间,雄伟壮观。

四周26根柱子微内倾,平柱至角柱逐渐升高,形成独特的“飞”檐——屋角高高翘着,具有优美的弧线,显出宋代特有的秀美。

四周围廊,前廊深两间,廊下异常宽阔,挂满匾额。

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是现存中国最早的木雕盘龙,豪放健美。

龙怒目利爪,鳞甲须髯,栩栩如生。

千年之后,还能保存如此完好,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

02 鱼沼飞梁

圣母殿前就是三宝之一的鱼沼飞梁。古人以方形为沼,圆形为池,鱼沼就是方形的鱼池。沼上架有十字形桥,即飞梁,可四面通行,我理解就是古时的水陆立交桥吧。飞梁创建于北魏以前,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构思巧妙呀!

(我所在的位置就是飞梁上)

03 献殿

献殿是祭祀圣母时陈列供品的场所,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1995年按原式样翻修过),就在鱼沼飞梁前。献殿四周无墙,只有围栏,形如一座凉亭,据说这样存放祭祀物品不容易变质,通风呗。

“献殿”匾额,书体端庄,气势严肃,为金代原物。

整个大殿全是木头和木头榫卯而成,没用一根铁钉,是晋祠的国宝建筑。

晋祠三绝

01 周柏

晋祠树龄千年以上古木众多,但树龄最长的就是圣母殿北侧的千年柏,种植于周代,已有3000多年树龄。这是我见过最古老的树呀,极其珍贵!

古柏斜依于圣母殿顶上,酷似卧龙。卧柏下面又长出一棵翠柏撑住了倾斜的古柏,而且干杈交错自然天成。这株翠柏树龄也在千年以上。

02 侍女像

圣母殿内有43尊侍女彩塑,是晋祠文物中的精华,也是我国古代泥塑艺术的珍品,除两尊小像是明代补塑外,其他都是宋代原物。

主像圣母邑姜,头戴凤冠,身穿蟒袍,凝神端坐,一副贵妇的仪表气质。

宫女分立左右,排列有序。遗憾现在已不能入殿参观,只能远观了。

侍女们平均高1.6米,年龄大约在16岁,身着宋代服饰,手中捧着文印、饮食器皿及梳妆用具等,表明身份不同。

她们面带微笑,神情自然,栩栩如生,是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

03 难老泉

“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头,有“晋阳第一泉”之称,泉水源源不断且生生不息,清澈透明。

难老泉亭,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的建筑。

晋祠三匾

01 “难老”

难老泉亭中“难老”匾,是明末清初傅山所题,苍劲洗炼,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

02 “对越”

对越坊在献殿前面,是一座明代建筑,造型优美,木构繁复,彩绘鲜艳!

相传,明代书法家高应元的母亲患顽症百医无效,后在晋祠吕祖面前求得一签,签上写到:“添砖加瓦”,高应元在祠内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缺少牌坊,所以便造了这座牌坊,并亲手书写匾额“对越”,有“雄伟之笔”美誉。

03 “水镜台”

水镜台是一个戏台。后台部分建于明代,上悬匾“三晋名泉”,是清康熙武举人杨廷翰所书,书体清秀,笔力遒劲;

水镜台前台是清代补建,前后台之间悬“水镜台”横匾,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杨二酉所题,以秀丽著称,这块匾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杨二酉是杨廷翰之侄,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各题名匾,同悬于水镜台上,也是有趣。

彩蛋:《晋祠铭》碑

来晋祠,我最想看的,还有《晋祠铭》碑。这是全国唯一的唐太宗李世民真迹,也是最早的行书碑刻,距今一千三百多年了,是罕见的国宝哟!!

(隋末,唐太宗李世民和其父李渊从晋阳(今太原)起兵,起兵前,他们曾在晋祠祈求神灵保佑他们成就帝王之业。后来他们统一全国,开启了大唐盛世。在唐贞观二十年(646),已是大唐皇帝的李世民再次来到晋祠,感慨万分,亲笔写下《晋祠之铭并序》,成就了一篇千古流芳的书法作品。)

《晋祠铭》碑陈列在贞观宝翰亭内。我们找了很久,后来问了保安才找到。晋祠里游人如织,但来此看碑的游人却几乎没有,我们包场了。

铭文歌颂了唐王朝的文治武功。李世民喜欢东晋书圣王羲之,究其一生搜集王羲之的墨宝,所以他的书法颇有王羲之的神韵,劲秀挺拔,飞逸洒脱,也是行书楷模。

在他之前,碑刻皆是隶书、楷书等方正的字体,因他是皇帝,自然想用行书就用了。他对自己这块碑刻格外喜欢,那时经常用此碑的拓本赠送国际友人。千百年来,原碑拓多了磨损严重,在清代时由当时的书法家又复刻了一块,同时陈列在这里。

晋祠的国宝还很多,比如元代建筑唐叔虞祠、元代泥塑乐伎像等,非常精彩,还有很多千年古树......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呈现,有待大家现场去游览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国宝   王羲之   镜台   树龄   碑刻   匾额   圣母   宋代   明代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