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拿22个世界冠军,3岁被父母抛弃成舅舅继女,成名后母亲求相认

点击右上方关注,解锁每天好文章

文 | 薛铮铮aa

编辑 | 薛铮铮aa

“这女人真不要脸!”

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陈若琳身边出现了一个陌生的身影,是她的亲生母亲,在看到她获得冠军之后,专门从国外回来相认。

网友看到这个场景怒骂道:“当初不想养女儿,现在女儿出息了,就回国来相认。”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女儿竟然做出这样的选择。

故人归,生涯去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由于陈若琳的身体原因,这是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参赛,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冠军,就当陈若琳身披五星红旗领取奖牌的时候,却发现观众席上有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

那个就是陈若琳的亲生母亲,因为陈若琳在夺得冠军后名声大噪,在国外生活的母亲听说这件事情后,连忙买机票回来看她。

但是过去了这么多年,陈若琳已经习惯了没有父母的日子,现在却突然出现,让陈若琳多少有点接受不了,在获得冠军之后,本应该高兴的事情,但是现在却高兴不起来。

爷爷和舅舅一家看到了陈若琳的表现,于是就想劝说陈若琳接受母亲的存在,但是已经受过的伤,不是一两句就能弥补的,但是最终陈若琳战胜了心里,决定跟母亲相认。

然而,没有父母的陪伴,陈若琳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一步步走上世界冠军的宝座的?

梦的开始

陈若琳出生于1992的江苏,从小特别可爱,可是在她三岁的时候,家里却发生了变故,父母一直吵架感情不和,最终选择了离婚。

但是父母一直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谁都不想要陈若琳,母亲更是直接领着哥哥移居国外,父亲直接杳无音讯。

外公外婆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忍心陈若琳流落街头,于是就决定带她回家抚养,可是外公外婆知道自己毕竟年过半百了,未来不能一直陪陈若琳走下去,老两口心里想着哪一天自己离开了,这孩子以后怎么办。

失去了亲生父母的陈若琳,一个人孤苦伶仃已经够可怜了,于是老两口想出来一个办法,就是让他们的儿子去抚养陈若琳,这样的话老两口也就放心了。

此后陈若琳就跟着舅舅舅妈们一起生活了,对外公外婆的称呼也改为爷爷奶奶,陈若琳慢慢的体会到了亲情,很庆幸在这个世界还是有人关心她,呵护她。

老天爷是残酷的也是公平的,再给她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给她打开了一扇窗户

陈若琳幼时体弱多病,也不知道是何原因导致的,看过很多医生都没有查出问题,在旁人看来很可能是因为知道爸爸妈妈都抛弃她了,缺少父母的爱导致的。

在爷爷奶奶的眼里,她就是亲孙女,甚至远超了亲孙女,因为每次她生病,带去看医生,不管是打针还是打点滴,看到她哭的稀里哗啦的,爷爷奶奶的心里也很难受。

爷爷奶奶知道:是药三分毒,陈若琳要是成天吃药肯定不行,于是就前去问医生有没有其他方法能提高身体素质,医生就告诉他们:“小孩子身体质量差多半是因为缺少锻炼造成的,让她多运动,多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去做,这样下去或许会好点。”

听到医生的话,不管能不能改变,也要试试,于是就带着陈若琳去了一个儿童游泳馆,只有四岁的陈若琳第一次接触游泳,刚开始看到这么大一个水池,心里有点害怕,但是当她接触到水的时候,表现的莫名兴奋,不用人管就一顿在水里扑腾。

跳水教练高峰注意到了陈若琳,心里想这孩子有游泳的天赋,于是,高峰教练高声喊起她名字,让她过来,便说了一句:“小姑娘,之后就跟着我学游泳吧,保证教好你。”

但是只有四岁的陈若琳不知道要干什么,于是就去找爷爷奶奶,让他们沟通,爷爷一听,正好需要让陈若琳锻炼身体,害怕有什么危险,现在有人免费看着就更好了,于是点头答应。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高峰教练先是让她自己在水里扑腾,然后告诉她:“你只要有本事自己上来,我给你买好吃的。”当然这是教练哄小孩的说辞,高峰教练心里知道,天生会水的人寥寥无几,别说这四岁的孩子了。

可是,令人出乎意料的情况出现了,陈若琳没有靠任何人的帮助,一个人不知啥时站在离教练几米远的距离,而此时此刻的教练手中还叼着冒着热气的香烟一脸震惊,知道这是个好苗子。

于是教练开始对陈若琳格外的照顾,细心的教她游泳的本事,教陈若琳一段时间后,高峰发现她不仅仅水性好,跳水潜力也特别高,于是乎有意栽培她去学习跳水,这也是数年后陈若琳成为跳水世界冠军原因之一。

在学习游泳的两年时间里,老两口看着陈若琳的身体一日比一日好,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知道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1997年,在上海举办了一场运动会比赛,家里人都想带陈若琳去,正好让她见识一下世面,比赛开始的时候,当陈若琳看到运动员跳水时那优美的姿态,尤其是运动员获得冠军,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心里想到:“我要是也有一天站在跳水台上,那该多好啊。”

从上海回来之后,陈若琳就产生了一个决定,“我要成为冠军,我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于是,她就给教练说了这个想法,教练也非常支持,每天在陈若琳训练完时,还给她曾经额外的训练。

就这样日复一日,陈若琳的跳水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教练看到她的成绩,于是给她报名比赛,让她在比赛中锻炼自己,可是意外发生了,由于陈若琳一时大意,在跳水训练中出现了意外,导致右手臂脱臼。

这件事对陈若琳打击太大了,因为她害怕她因为这个意外从此之后就不能跳水了,教练也知道非常可惜,但是为了能够治好陈若琳手,多方打听医院。

功夫不负有心人,教练在朋友的口中得知“正骨”的手法,这个治疗方法是非常痛苦的,教练也担心陈若琳忍受不了,于是便轻声细语的问陈若琳的意见。

谁知道,陈若琳为了梦想,连思考都没有,直接点头答应,正骨正式开始,当板凳压到胳膊时,骨头碰撞的声音都听的真真切切。疼的陈若琳嘴都咬出了血。

正骨结束之后,就给陈若琳打上石膏,说休息一段时间就会好了,可是陈若琳是个犟脾气,为了能够抓紧训练,就主动要求将石膏拆下,陈若琳只想参加比赛,她不想失去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想让自己的努力都白费。

初露锋芒

到了比赛这一天,年仅11岁的陈若琳凭借高超的跳水技术,在全国跳水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夺得了三枚金牌,这样的成绩在她眼里还不是特别满意,她只想成为跳水最优秀的人。

此后的两年时间她更加努力训练,在全国跳水锦标赛中越级挑战很多厉害的人物,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中国跳水队周继红看到,周继红就问了她一个问题:“你学跳水是为了啥?”陈若琳想都没想,单纯的说了六个字:“成为世界冠军。”

当周继红听到这样的话,当即就决定让陈若琳进入国家队,要知道当时的她只有14岁。家里人得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爷爷奶奶看到自己的孙女这么优秀,未来还得了,当然也知道她训练有多辛苦,每次辛苦训练完,都会带她去吃好吃的,奖励她这段时间的努力。

同时也告诉她:“不要害怕,想做啥就去做,家人是你坚强的后盾,放手大胆的去干,向自己的梦想目标去努力,去实现它。”

陈若琳在国家队长时间的努力下,被允许参加比赛,只有十四岁的陈若琳就出现在了国际大奖赛名单中,而且第一个参加这种级别的赛事,并且夺得了冠军,此后战绩更是连战连捷,还在美国,加拿大成功夺冠。

正是由于陈若琳的表现突出,国家队看到这样的能力,于是就选择让她进入世界杯,当陈若琳得知这个消息后,她内心自然是开心的,但是也忐忑不安的,她心里知道世界杯冠军远比想象中那么简单,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陈若琳知道这次参加世界杯机会,是她这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她虽然以替补的身份站在了比赛场上,可是一点不灰心,并且依靠这次机会夺得了冠军。

愈战愈勇

2008年,中国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陈若琳代表中国队出站,此刻的她非常欣慰,想想自己一路走过来有多么的不容易,这一次还是代表祖国战斗,一定不能辜负了所有人的期望。

但是陈若琳也知道奥运会的竞争有多么残酷,想要一举夺魁,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此时,陈若琳身上担子很重,要知道奥运会全国人民都在关注,如果没有发挥完美,那么她觉得自己会成为罪人。

于是陈若琳为了准备奥运会,天天都在紧张的集训中,只为了能获得冠军。奥运会开幕后,刚开始陈若琳并不被人看好,但是她却给人意想不到的结果,以总分447.70分获得冠军,成为中国代表团拿到的第46枚金牌,这也是她在此奥运会中获得的第二枚金牌。

一下陈若琳被万人瞩目,对于运动员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经算是完美了,但是陈若琳并没有骄傲,而是越战越勇,在2010年,陈若琳连续在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青岛站、墨西哥站收获金牌。

高光虽然多,但是意外也随之来到,陈若琳因为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导致她身体负载过重,身上也有很多的伤,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她在夺得我国代表团在奥运会历史上第200枚金牌后,旧伤复发。

陈若琳很害怕自己不能再参加比赛了,也不想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这么结束了,咬牙坚持下去,也拜托自己的教练去询问治疗的方法,能够让她继续参加比赛,要知道16岁的她能够有此等佳绩,也是非常了不起了,家里人以她为骄傲。

但是教练还是希望陈若琳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如果在像之前一样,可能就会永远的告别比赛,于是在教练的劝解下,陈若琳决定好好开始养伤,为最后一次里约奥运会的比赛做准备。

在经过四年时间的沉淀,陈若琳迎来了自己最后一次比赛,在里约奥运会上并成功获得了冠军,为自己的人生完美的画上一个句号。

里约奥运会结束之后,陈若琳便宣布正式退役了,但是她并没有真正的离开,而是继续为跳水运动发出自身的余热。

当陈若琳再次出现人们的视野,她身穿国际永联裁判装,正在为选手颁发奖牌,已然成为了一名裁判,但是陈若琳并不是止步于这里。

陈若琳的目标是为祖国培养优秀的运动员们,于是她开始把自己训练方式教给其他人,在东京奥运会结束以后,陈若琳被选为国家队教练,并成为了全红婵的主教练。

结语

陈若琳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条船,没有一生的风平浪静,但是也没有一生的苦难,不管面对什么样的苦难,只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任何困难都会度过。

要知道陈若琳从5岁起练习跳水,如今已经揽获22个世界冠军头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跳水运动员。

往期精彩

云南“最牛”考生:高考693分,曾拒北大和10万奖金,只为国防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里约   继女   母亲   老两口   舅舅   跳水   运动员   奥运会   教练   父母   成绩   冠军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