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邮礼·不一样的邮政“邮政+文创”深度融合 将敦煌“邮”出去

游客正在挑选敦煌特色明信片。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萍

今年夏天,主题邮局在敦煌“刮”起一阵风,廖洁跟随这阵“风”从广西南宁追到了敦煌。

这是廖洁第一次来敦煌,来之前她做了一份详细的游玩攻略。“看到网上有那么多人推荐来敦煌一定要去主题邮局‘打卡’,我就想来看看,一个主题邮局为什么这么受欢迎?”6月12日,她来到敦煌后,趁着夜色前往敦煌夜市主题邮局一探究竟。

游客正在敦煌夜市主题邮局挑选产品。

走进敦煌夜市主题邮局,首先映入廖洁眼中的是络绎不绝的游客,他们坐在书写区、集戳区,正在往一张张充满敦煌文化特色的明信片上写祝福语、盖特色纪念戳;再往里走,邮局墙壁上的飞天和九色鹿图案让还没来得及前往景区参观的廖洁感受到了敦煌文化与邮政的趣味碰撞。

“没想到,通过一个小小的邮局,我看了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被吸引的廖洁当即就购买了好几套藻井艺术——丝绸贴画系列明信片,坐在明信片书写区认真地填写起来,她准备把这些印有敦煌飞天的明信片盖上日戳和纪念戳后送给同事朋友。

游客正在盖戳。

敦煌夜市邮局成立于2014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夜市街头的标志性建筑,再加上主题邮局面向游客提供集销售、盖戳、寄递、咨询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正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

去年,经过改装升级后,一个焕然一新的邮局再次上线。

敦煌夜市邮局负责人刘志刚在这里工作了近9个年头,亲眼见证了夜市主题邮局发展的整个过程。“今年随着甘肃文旅市场的日益火爆,我们邮局也迎来了黄金期。”刘志刚说,现在有很多游客喜欢集戳,主题邮局提供加盖风景日戳特色服务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邮局“打卡”,营业额收入已经从刚刚开始的2000元左右,达到了现在的7000元左右。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敦煌市分公司紧紧围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个资源特色,以邮政普遍服务为抓手,积极嵌入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强力打造主题邮局服务。

敦煌飞天主题邮局。

敦煌夜市主题邮局并不是敦煌市唯一有特色的主题邮局。

2021年9月,一家以“飞天”为主题的邮局在敦煌市博物馆正式开业,主题邮局依托敦煌独特的历史文化,采用现代流行的街景文化创意,以邮政独特的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敦煌文化。

这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敦煌市分公司与敦煌市博物馆跨界合作的新成果,也是他们以实际行动助力品质敦煌建设,提升敦煌城市文化形象的新举措。

敦煌壁画系列明信片。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邮政有发达的渠道,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敦煌市博物馆馆长石明秀说,让文化“活”起来是新时期文物工作最鲜明的导向,近年来,敦煌市博物馆与敦煌邮政深度跨界合作,先后制作了系列邮票、极限片、首日封等产品,在方寸之间呈现出了多元的敦煌文化。

“目前来说,我们和邮政合作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很多游客来博物馆都会去主题邮局购买系列产品带回家,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爱上敦煌。”石明秀说,文化传播需要组合拳,下一步,博物馆将与主题邮局利用明信片、个性化邮票、个性化邮戳等形式,打造一系列具有敦煌特色与博物馆深度融合的文化创意产品,助力敦煌文化搭乘中国邮政绿色快车深情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

全国“主题邮局”已开办22年,是中国邮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将邮政服务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新举措。敦煌主题邮局在全省推广最早,已有14个年头,除敦煌夜市主题邮局、飞天主题邮局外,敦煌市还有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雅丹、文博馆4个主题邮局。

文创产品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对品位、风尚等精神层面的需求。近年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敦煌市分公司以服务游客、宣传敦煌旅游资源、提升敦煌城市形象为出发点,在全市主要景点的关键位置设立了主题邮局,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化,为旅游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敦煌特色旅游商品。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敦煌市分公司总经理刘建梁说,下一步,敦煌邮政将以邮政文化产品为载体,以发行邮票、制作邮册、印刷邮资明信片为切入点,推动敦煌文旅产业在蓄势赋能中焕发新活力,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让小小的邮票、邮资明信片,助力敦煌飞天“飞”向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敦煌、向往敦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敦煌   敦煌市   飞天   邮政   明信片   夜市   深度   邮局   游客   主题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