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慢慢与人生和解

人生在世,少年时涉世不深,经常为未知的前途迷茫惆怅;老年时世事看透,不免为已知的寂寞而失落伤感;独有中年,千头万绪,身不由己,负重前行,殚精竭虑,捧出的是一颗真心,奉献的是一腔热血,为的是心中的那份责任与担当。遍尝人间甜酸苦辣后,回想经历的种种,不由多了一份心灵的踏实和通透。

培养下一代的过程费心又劳神,苦中有乐的日子我们一起成长。那一年的秋天,儿子“连滚带爬”侥幸考入初中重点班。从此,已进入不惑之年的我就像一个陀螺,日夜连轴转。早上5点多起床,然后揉着惺忪的双眼开始手忙脚乱做早饭,6点左右叫醒儿子早读、吃饭。上一天班已感疲惫,晚上又怕看书做作业的儿子孤单,一直陪到深夜。儿子在学校住宿后,我担心身体单薄的他吃食堂伙食营养不够,常常下班后心急火燎地炖汤,在他上晚自习之前准时送去给他补充营养。担心生性调皮的儿子惹事会被列入“黑名单”,每次都千叮咛万嘱咐他要守规矩。

进入高中后,儿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他学习成绩不拔尖,心中有些焦急的我“警醒”了他几句,倍感压抑的儿子突然发飙了:“我在学校已经快崩溃了,你在家里还不放过我!”他外婆正好在旁听见,赶紧劝我:“别逼他了。成绩不好事小,逼成了呆子傻子事大。再说成绩又不是决定一切的东西!”一语中的,我当即无语。

好不容易熬到儿子考入大学,一家人如释重负。开学那天,夫妻俩送他到天津上学,亲临现场考察那里环境、条件,感觉还不错。但心中仍牵挂他在北方饮食不习惯、天寒地冻冷坏了,人生地不熟没朋友、无节制地玩电脑游戏、错过火车汽车地铁耽误行程不安全等等。大学毕业后儿子当兵入伍,开始非常不适应,他那边心情郁闷、烦躁不安,我这边心神不宁、忧心忡忡。有个好友笑我:“问题没那么严重,不要到时候你儿子没疯,你先疯了!”如今,儿子已能自食其力,结婚生子,现在又唠唠叨叨提醒他要好好对待妻儿,工作要努力要有上进心,接人待物要明白事理。唉,我这人怎么这么不省心呢!

曾经以为陪伴父母的时间会很长很长,可幸福快乐的时光总是太匆匆。有一次学习唱歌,看到歌曲《妈妈请留步》MTV中的妈妈神态好像自己故去的母亲,心中那根最敏感的神经猛然被触痛,喉头一紧顿时哽咽不能发声。晚上睡觉,觉得枕头里隐隐约约飘出一丝熟悉的好像母亲的味道,不知不觉泪水湿透了枕巾。

不到三年时间,至亲至爱的父母先后永远离开了我们。曾经日夜鏖战、焦头烂额的我们心有千般不舍,可也万般无奈,只能眼睁睁望着难以割舍的双亲相继离开。那些日子,睡觉时常常突然惊醒,心惊肉跳失魂落魄不知自己是睡着了还是醒着,不知自己身在哪里。如今,和父母在一起的难忘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回忆父母的音容笑貌时也感觉恍若隔世。推开父母的门,再也没有人对你露出一脸熟悉的微笑,再也没有人炒一桌你最喜欢吃的菜叫你回家吃饭,再也没有人在你最苦闷的时候告诉你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再也没有人在你出门时塞一包刚摘的蔬菜给你,那依依不舍的眼神看得让你心疼。

我觉得我的内心还不够强大,我还需要父母的庇护;我的人生经验还不足,我还需要学习父母的人生智慧;我听父母讲从前的故事还不过瘾,我想时时重温儿时的美好时光;我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很不够,我想陪伴爱我疼我的父母度过很多很多日子。可走着走着,我丢失了自己的父母,再也找不回了……《西藏生死书》伴我度过了生命中最难熬的日子。

人到中年我学会了和自己和解,善待自己和身边人。年轻时夫妻吵架,喜欢生闷气,动辄十天半月,一天到晚冷着脸不说话,家里冷冰冰的下班后都不愿回家,不吃他做的饭,觉得有伤自尊。他开始还会哄劝,时间久了也变得气定神闲,该吃吃,该睡睡,一副没心没肺、宠辱不惊的样子。看到他那样,我心里更气愤,恨不能把他摁在地上狠狠地揍一顿。有时越想越委屈,越想越伤心,一个人独自躲在被子里流泪,第二天肿着眼睛上班感觉很难为情。

有次父亲生病住院,我看见病房里有一个年满八十的老爷子在护理患老年痴呆病的老太太,他神态平和没有半点照顾病人的心烦气躁,对老太太说话声音轻柔,喂饭喂药百般耐心,疼惜呵护像对待初恋情人一般。老太太一身干净清爽,温顺听话,懵懂的眼神里似乎偶尔会闪现一种被宠爱的娇羞。看多了医院的人情冷暖,这对“老情人”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心生感动,读懂了人间真情。老爷子说他们以前一直很恩爱,他就喜欢和老太太待在一起。这我相信,没有年轻时的互敬互爱,那有年老时的相濡以沫?我似有所悟。

我不再把一些家庭琐事的矛盾纠结于心,和自己较劲。你对生活笑,生活也对你笑。不经意间说哪个菜好吃,第二天饭桌上就有那个菜。在家唱歌,调高上不去,他不堪忍受时只会幽幽地说一句:“好像没电了!”突发奇想要去看儿时住过的地方,立马有人开车陪同。写了文章,家里的读者批评起来总是直言不讳,一针见血。生活中虽然有时还会“风雨骤变”,但不久就会“雨过天晴”,“阴雨绵绵”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阅读偏好的变化,印证了岁月增长的心路历程。年轻时喜欢看小说,因为阅历浅,生活空间小,一天到晚家里、单位两点一线穿梭,所以总想通过看小说弥补自己生活的单调、枯燥。进入中年后喜欢看传记、历史书。因为读传记,可以窥见别人人生的起起落落,感受别人的喜怒哀乐,沉浸其中似乎自己又多了一种人生经历。读历史书,可以看风云人物在刀光剑影中的沉浮人生,明白再辉煌的生命也会销声匿迹、尘埃落定。现在又喜欢看哲学、心理学的书,因为看心理学的书可以洞悉自我的处境,看哲学书可以借助哲人的智慧解决心灵的困惑。

哲人说,人活着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活着,第二个层次是体面地活着,第三个层次是明白地活着。中国第一“老不正经”画家黄永玉“玩”出极致,把尘世过得有滋有味。格拉底每天打赤脚,穿破旧的长袍,披着粗布斗篷去商店、寺庙或街头与人辩论,传播他的思想。虽然过着极度清贫的物质生活,但他的精神生活却极为富足,他那启迪智慧、摄人心魂的哲学思想让世人景仰。黄永玉、苏格拉底都是明白人,其实财富、权力与快乐很多时候并不成正比。奢华的物质只能让人表皮面上显得金碧辉煌,不朽的思想却让人从里到外散发出万丈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人生   人到中年   老太太   年轻时   层次   家里   儿子   父母   心中   日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