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已然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战场-我们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

当下,新能源相关的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中最有希望、最具爆发力的领域。从长远看,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自动化系统和自主系统(摘自本书)。

《新能源: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重大机遇》 任泽平 王一渌 著 中信出版集团

新能源革命将经历四个阶段

新能源革命必将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4万辆,2021年突破300万辆,2022年超过680万辆,连续两年翻倍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20%,单月渗透率超过30%。

未来禁售燃油汽车是大势所趋,欧洲最为激进,中国和美国也在发力,因此新能源汽车前景最好的是美国、中国、欧洲,这是新三大玩家。

新能源领域必然是未来大国竞争的制高点,2030年前后是世界各国禁售燃油汽车的共识时间,也是deadline(最后期限),是传统燃油汽车的“诺基亚时刻”。现在是燃油汽车企业转型、新能源车企抢占市场的最后时间窗口。

在中国做生意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有一个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中国有14亿多人,美国有3.2亿人,日本有1.3亿人,欧洲有7亿多人,全球有80亿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有国际组织和机构认为,如果重新评估我国的汇率,中国当前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了。我们有庞大的中产人群,人数高达5亿。我国中产群体的人口数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人口的总和。

在中国做生意还有一个优势,我国除了有庞大的市场、中产群体,还有一点:最完善的产业链。2021年中国吸引的外资增长了18%,出口增长超过20%,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企业都是非常务实的。有很多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选择集聚在常州市金坛区,因为那里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这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整个苏南地区,其制造业配套可能是最强的。

有人担心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会像《芯片与科学法案》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一样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事实上,与半导体产业不同,在新能源领域以前我们过度相信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不可逆,对美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已经完成了闭环,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60%,锂电池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的60%,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中国是世界新能源产业的最大玩家,美国不可能也没有实力像对待半导体产业一样对中国新能源产业进行“卡脖子”式的遏制。

中国有进行超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是充电桩,而充电桩的发展也为使用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中国为何要发展新能源产业

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新能源对国家能源安全很重要。中国70%的石油依赖进口,进口石油中的70%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面对贸易摩擦、地缘冲突等挑战,发展新能源是保障我们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

第二、中国的资源禀赋非常有利于新能源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贡献国和中坚力量,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中,中国占了近一半。

第三、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全球能源革命有三次。第一次是蒸汽机的发明带来煤炭和火车的大规模使用,那时候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黄金时期。第二次是内燃机带来汽油和汽车的大规模使用,美国超过了英国,重大技术变革也带来了大国的兴衰。第三次是新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革命带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氢能、储能的大规模使用,新能源领域是有可能复制在手机、家电领域出现的新国潮运动的。

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战略做出了很多调整,我们有一个观点: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我们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

未来中国经济面临哪些新趋势、新挑战和新机遇?

第一、从全球化到逆全球化。2022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中对华贸易逆差接近一半,约为41%。面对全球化的逆风,我国应该继续推动科技领域的自立自强,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强技术研发,完善产业链,加大对外、对内的开放。

第二、中国老龄化、少子化加快到来。为什么要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婴儿潮一代已经退出劳动力市场,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前享受了多大的人口红利,以后也将背负起多大的人口负担。

第三、建设新基建,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这是国家战略,随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未来发展5G、6G(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车联网、互联网、数字经济和新能源是相互支撑的。

第四、迎接新能源革命。新能源是未来最有希望、最具爆发力的行业,也是中国最有可能替代房地产,实现换道超车的行业。具体而言有如下四大核心赛道。一是新能源消费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驾驶等。二是新能源绿电,包括风电、光伏,整个电源、电网系统面临重构。三是新能源储能。用风电、光伏从源头对能源进行替代。四是新能源终极解决方案——氢能。从锂电池到氢能源,用绿电制备绿氢,再把绿氢应用到汽车、化工、冶金等各个重要领域,实现真正的零碳社会。

储能、氢能、智能驾驶这三大新能源的新万亿级赛道,就像几年前的新能源汽车和锂电一样处在暴发的前夜。未来新能源社会的整体构想是:“新能源电动化+绿电+储能”是最优解决方案,氢能源是未来远景。

全球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不可逆转,新能源已然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战场。未来的国际能源格局,将不再是由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传统资源禀赋推动,而更多是由技术和高端制造推动。新能源时代,国家在能源制造业链条——光伏、风电、氢能、储能、氢燃料、锂电池汽车上的基础实力,代表了其对新时代能源的驾驭能力。

这是未来面临的新趋势、新挑战和新机遇。新能源市场增量空间巨大、竞争格局未定,未来还将有一次大洗牌,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百炼成钢,胜者为王。未来已来,我们所需要做的无非顺势而为,拥抱未来。

(任泽平 王一渌 任泽平为著名经济学家,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王一渌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原标题:新能源已然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战场,也是未来中国经济中最有希望、最具爆发力的领域——我们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

来源: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u031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新能源   中产   产业革命   主战场   美国   中国   周期   能源   领域   未来   产业   全球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