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青未了-游屈原故里

作者 温志航

那年夏天,我们乘坐快艇从宜昌出发,穿过西陵峡,越过香溪,停泊在秭归县城东门的三闾屈原故里。时间正是五月端阳,一踏上这块浸透着《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诸多诗作的土地,一条文脉贯古今,我的眼睛在这里搜索楚文化发源地和诗人的踪影,脑海里浮现出两千多年前发生在这儿的故事。

沿着石阶而上,只见两旁花柱林立,气球高悬,上面写着“屈原的故乡”“中国的端午”。大门处,一条象征着中国的金黄飞龙腾空跃起,一段在东,一段在西,十分壮观。

我站在高处眺望,四周城墙环绕,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极具古典建筑风格,听导游讲这里也有“葫芦城”之称,又因城墙均由石头叠砌而成,又名“石头城”。我引颈瞭望,一处高大的牌坊矗立前方,上书“屈原故里”四字,那字迹龙跳虎卧,岳峙渊停,一看便知是郭沫若的手迹。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着“楚大夫屈原故里”“汉昭王嫱故里”。我躬身细看,石碑赞颂屈原“义持百夫,文雄千古,其忠可以激俗,其清可以厉贪”。抚今追昔,警示今人,它仍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啊!

新建的屈原祠比原归州的扩大近三倍,包括主体建筑、山门、广场、南北古城门、碑林、纪念馆。整体建筑气势磅礴,耸立在橘树丛中。屈原祠前,一尊青铜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让我肃然起敬!瞧,屈原瘦骨嶙峋,面孔清瘦,目光黯然,眉宇间充满焦虑、痛苦,胡须飘动着愤懑、抗争,他坚持理想,坚持操守,保持节操,殉于理想,这是他留给后世的伟大精神遗产。

我仿佛看见,汨罗江边,烟雾重重,他站在江边,单薄的身躯,沉重的叹息,披着黑暗,望断天涯,仰天长啸,泪流满面。倾然间,只听一声“轰隆”!他愤然跳入江中,江水翻滚着、咆哮着、愤怒着,浩浩荡荡流入长江……

我仿佛听见,屈原的姊妹们闻讯赶来,大声呼唤:“子归!子归!”希望屈原魂归故里。有人说,“秭归”这个地名也是因谐音而得名。

屈原的纵身一跳,引来中国人“岁以五月五致祭”,这里名胜古迹和传说甚多,如香炉坪、照井石、读书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为“八景”,并以景名联诗一首:“降龙伏虎啸天来,乡鼓岩连擂鼓台。照面井寒奸亡胆,读书洞出离骚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荡谷俟。锁水回龙含泽畔,三关八景胜蓬莱。”我随着游人在“八景”中穿梭,只感到伟哉壮哉!登上凤凰山,三峡大坝尽收眼底,葛洲坝烟波浩渺,闸下巨瀑倾泻,场面宏伟壮观,我想,热爱祖国的屈原如果看到这些,他会吟诗作赋北窗里。我登上用石头垒砌的千善桥,看到身着古装的秭归姑娘们手舞黄丝巾载歌载舞,楚国的后裔们用隆重的纪念形式,热烈庆祝“文化遗产日”,他们用纪念晚会、龙舟赛、爱国歌曲大家唱、屈原精神文化论坛、端午诗会等活动,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我站在凤凰山头,放眼望去,漫山遍野苍翠欲滴,大江东去浪淘尽,摇橹、拉纤的号子响彻云霄,五月五艾蒿菖蒲飘香,雄黄酒涂抹阳刚,男子汉竞渡龙舟,劈风斩浪显身手,舞蛟龙念屈子,香袋粽子寄予屈原,呼唤屈原魂归故里。身处此时此地此景,我心中翻滚着那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实习主播/后期:王梦蕊

值班主编:王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屈原   西陵峡   石头城   秭归   故里   葛洲坝   爱国   离骚   石碑   江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