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资产贬值,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切记这3点千万不要做

文章共约2000字,预计需要7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随着疫情的结束,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市场大环境不是很乐观,在当前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性加大的背景下,保护资产免受贬值风险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为了应对今明两年的资产贬值,我们作出了如下四条建议。

不要轻易投资

当前大环境下,因为投资市场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稳定性,所以我们在投资之时应该提高警惕,谨慎地选择自己的投资目标。不要过度的信赖某一项投资带来的收益,这样风险是很大的。

面对资产贬值时,因为资产存在银行也会不断贬值,所以有的人会在此时选择一些如股票、基金等高收益的投资。

现在做一些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无疑是不理智的行为,尤其是像股票基金这些高风险的投资。

最近基金产品在我们生活中相当的火爆,我们投资之时一定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不要盲目地跟风去买一些基金理财产品。

基金产品虽然收益和风险都低于股票,但是这是一种空手套白狼的买卖,有很大的风险性。

高收益往往意味着较高的风险,在当前投资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稳健的投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选择投资产品时应该选择具有长期稳定收益的产品,如黄金等。所以不建议市场不明晰的情况下去选择这样的投资。

说到稳健的投资很多人会想到房地产,近些年随着房地产经济的不断发展,房价也是一路水涨船高,有大量的资本进入了房地产市场,“炒房”也是屡见不鲜。

随着房价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风险也是不断加剧,投资房地产的风险也是不断提高。

今年因为经济不景气很多房企纷纷退市,一些城市的房价非常不稳定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急剧上涨,又迅速下跌。

房价不断地涨跌,目前疫情三年以来房价都维持在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

但是昆山开发商的一个举动彻底的打破了房地产经济的宁静。果然越平静的水面越隐藏着凶险。

事情是这样的,昆山一名开发商想要降价自己的楼盘来实现去库存变现,结果受到了严厉地惩罚。

我们通过这件事也嗅到了一种信号,目前房地产市场目前处于一个很微妙的处境,未来房地产业将会何去何从还未可知。

现在随着疫情冲击,经济下滑以后,人们收入水平降低,就业环境也不稳定,这对房地产经济都有一定的冲击。

并且随着国家房地产税在上海试行,二手房已经开始下跌,势必对新房市场也会产生一定的冲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房地产业无疑是不理智的行为

所以目前千万不要跟风买房,避免将来房地产下行带来的资产贬值的风险。

不要盲目创业

因为大环境的影响,今年很多失业或者即将面临失业,失业率已经超过了20%,很多人再就业了问题。

于是有一些人选择了去自主创业,创业具有很高的潜在回报,但是同时创业也有很高的风险性。这是一件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事情。

根据美国研究机构的统计,新成立的公司在第一年的生存率约为80%,到了第五年则下降至50%左右。

尤其在现在大环境不友好的情况下,创业失败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

创业当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举个例子来说,我有一个叔叔在19年10月开了一个大的酒楼,但是随着19年底疫情来袭,酒楼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最后也不得不面临创业失败的结果。

创业的道路缺乏稳定性,充满了未知因素。如果我们坚定不移的想要创业的话,一定要做好创业前的准备工作。

通过详细的准备工作来降低自己创业中的风险,一定要做好商业分析和市场调研。

同时对自己的创业能力和资源做好评估,增加创业成功的几率,降低资产贬值带来的风险。

拒绝透支消费

在当前的环境下一定要避免透支消费。虽然中国人自古就热衷于储蓄,但是现在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加上各种信用卡和花呗、借呗的盛行。

现在年轻人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往往会进行超前的消费,短时间内可能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是随着日积月累,这些“小钱”会越变越大最终成为我们的包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往往会产生以贷养贷,最终不但自己的信用受到影响,甚至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家人和生活。

在数字货币普及的情况下,人们对纸币的使用越来越少,在数字货币的使用过程中,也缺少了纸币的那种厚重感,所以在人们消费的过程中对钱花得多快也缺乏了具体认识。

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热衷去提前消费,超前消费等。由于缺乏认知往往是花钱如流水,等自己意识到问题时往往为时已晚,甚至最后面临着法院的起诉和牢狱之灾。

所以在面对资产贬值时,我们应该严格做好自己的财务规划和风险管理,让自己有一定的储蓄来面对突发的情况。

要敏锐地察觉经济的波动,并根据经济的波动来调整自己的支出情况,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保持健康良好的消费习惯。

在目前疫情刚刚开放的情况下,我们的经济和就业环境都非常的不乐观,个人的资产也面临着贬值。

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这些环境的变化,面对资产的贬值也不要过于心急去选择不确定的投资。一定要做到三思而后行,尽量避免高风险的投资,同时做好个人的储蓄工作,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

坚持原创不易,记得点赞关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资产   疫情   房地产市场   收益   房价   风险   环境   基金   经济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