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许村,一个让你放慢脚步的古村落

古徽州府歙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许村,源于东汉,古称富资里。唐末,许氏迁居于此后,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许村。

整个村落布局保留着“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风水态势。昉、西二溪交汇在高阳桥下,流入练江。村中至今仍保存有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近200幢,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6处。

许村历史上出了48个进士,被誉为“徽州进士第一村”。不仅如此,近代还走出了“一门五博士”,“一村四院士”。


我对许村向往很久了。十几年间,来徽州旅游多次,因种种原因,从没踏足过“许村”,一直是个遗憾。这次,遇到一个心灵契合的朋友 ,终于得遂多年愿望,和许村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村口近景。


风雪还金亭,一个有正能量故事的地方。

村口的古桥 世德桥。

世德桥,也叫“昇平桥”。建于明代,三拱,花岗岩石料。长48米,宽7米,高7米,两侧有望柱、栏板。

村头,映入眼帘的薇省坊和三朝典翰坊。

薇省坊。

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四柱三间五楼,宽8.8米,高11米,直柱花岗岩,梁柱花板砂岩,雕刻精美。为湖广参政许琯而立。

“薇省”即唐、宋“中书省”之雅称,明改之为“布政司”,长官称布政使,管理民政与财政。



三朝典翰坊。

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间三楼,四柱冲天。石质花岗岩。坊上有“三朝典翰”、“奕世承恩”等题字,是为明崇祯年间的中书舍人汪伯爵和他出生仅三天的儿子而立。

中书舍人为明朝宫中的书记官,雅称“典翰”,他的儿子汪德章也得到父亲一样的中书舍人的封赠,故称“奕世”。



进村了。

跟随我的参观线路,去领略“千年古镇,十里许村”的历史韵味吧。


云溪堂。

明万历年间造,该堂坐东朝西,开间12.7米,入深35.6米,三进三开间,俗称“大宅祠”,为许村一支祠。

清代大修过。在后进左右山墙上嵌“云溪堂贴”刻石十五块,每块横81.5厘米,纵31厘米。存有王安石、董其昌、申时行等历代名家手迹。





向前。


许有章宅。

民国初年造。三进三开间楼层。通宽12米,入深30米。有前院,深6.5米,院门内置左侧,石板铺砌。正屋宽9米,右为厨下,宽3米。后进左侧有书房,宽17米,深9.5米,五开间,前为窄天井。门扉及隔扇木雕精细,属近现代优秀建筑。





大郡伯第坊

建于明末。四柱五楼,宽9.6米,高8.6米,水磨砖砌,梁坊雀替等处有细致雕刻,花团锦簇。三层檐四角翘起,带鸱吻,中脊两端装鳌鱼,字板上大书“大郡伯第”,小字为“赐进士第湖广武昌府推官唐中楫晖为中宪大夫福建汀州府知府许伯升重立。”



许声远宅。

民国初年建。三进三开间楼层。通宽11米,深23米,中间与后间隔以小街,左侧为厨房,宽4.7米,后带井池。正屋后为内院,入深13.6米,有堆房、杂间。中厅前廊隔屏与窗栏等处有细腻木雕。属近代现代优秀建筑。




向前。


黄山最佳摄影地之一。


高阳廊桥在眼前了。

高阳廊桥又称离合桥。始建于元,横卧在昉溪河上,最初由元代处士许村人许友山所建。

原是一座双孔石墩木桥,明代弘治年间改为石拱桥,廊桥长21米,宽5.3米,廊内七间,两侧各置坐凳,中间设佛龛 供观音菩萨,以 求亲人一路平安,早日功成名就。佛座上方 有“永镇安流”匾额一块,二边楹额为“南海岸来一瓶甘露,高阳桥渡千载行人。”

高阳一词,在古代蕴含紫气东来,阳光高照的吉祥,欢乐等意韵。

同为许氏聚集地的唐模村,也有高阳廊桥一座,只是稍小一些。





双寿承恩坊

明隆庆二年(1568年),时值穆宗于朝野倡“瑞侣”。徽商许世积乐善好施,又逢其时年101岁,夫人103岁,朝廷因之旌表,勅封“征仕郎晋赠奉直大夫” ,赐建“双寿承恩坊”,乃全国唯一。

四柱三间五楼式石牌坊,宽7.9米,高9.5米。坊直柱、下枋、檐板和明间柱前后的四只奔狮等构件为花冈岩。其它花板、梁枋等雕刻构件为砂岩,精美异常。



大观亭

建于明嘉靖三十年 (1557),砖木结构,底层每边长3.5米,占地64.6平方米,建筑面积59平方米,通高11.75米。

亭南、北辟门,中穿道路。大观亭平面呈八角形,三层檐,楼阁式建筑。一、二层八角檐,三层转为四边形,歇山顶。

底层外墙花窗呈八卦图形,横坊以斗拱托大梁,天花板饰以锦纹彩绘。二层有外廊,靠檐置坐凳和栏杆,内柱间置方格隔扉,天花板上有凤戏牡丹彩绘。第三层为虚阁。亭外观造型别致,八角飞翘,风铃叮当,故又称“八角亭”。

整座亭阁秀颀华丽,历代许村文人都把它当作吟赋、聚会之所。




五马坊

在大观亭的北侧,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为曾任福建汀州知府的许村人许伯升而立。

古代太守或知府的雅号叫“五马”,故名由此而来。

五马坊四柱三间五楼式石牌坊,宽8.2米,高9.7米。直柱等主要构件为花冈岩,其余为砂岩,雕刻精美。



继续向前。

观察第,为许氏支祠,清初为纪念观察使许天相而建。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面阔9.4米,进深29.1米。

八字墙大门上方镶嵌有砖质“观察第”匾额。

古祠西侧,有一道边门,刻“墙里”二字。天相为遗腹子,其母笃志守节,不曾跨家门一步,茹苦含辛,抚育天相成人,故又称“墙里门”。




大邦伯

大邦伯是(明)承宣布政使司的别称,亦称太守、刺史。

许氏第二十世孙许伯升任福建汀州知府时,恪守“多索一分一厘是祸国殃民,少一冤一枉乃是为官正道”的理念,廉洁奉公,行惠为民,百姓称之为“青天知府”。

这座祠堂是其长子许都福为了纪念许伯升,仿照福建汀州知府衙门而建造,所以又称“官厅”。

大邦伯坐北朝南,三进五开间,外加一门楼,面阔18米,进深60米,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建筑面积862平方米,是许村最大的一座祠堂。




大墓祠

又称邦宪第,堂号曰“惇伦堂”。明中叶所建,三进三开间,现中进已毁。其建筑风格类于呈坎罗东舒祠宝纶阁。

该祠为许美祖(东支二十一世祖)的支祠,许美祖为许伯升三子,十三岁那年,父即逝于官,许美祖于父墓侧结庐守孝三年,以孝而载入县志,因故以“大墓”名之。此古祠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美德。



到昉溪公园了。

任公钓台是许村昉溪边的巨石,相传任公曾在此垂钓,乐而忘返。(南朝梁监中年间,新安太守任昉,辞官归隐于此,村名遂为“昉溪”。)


枕漱亭意即为“枕流漱石”。两侧有楹联“枕流欲洗其身,漱石欲砺其齿。”源自晋书孙楚传。

漫步许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的安静,几乎没有游客。

走在许村近1500年历史的箬岭古官道上,深深的感受到其历史的厚重与文风的昌盛。

许村是一个让人把脚步放慢的地方,每一处都值得慢慢品味。

烟波十里,甲地联翩。

沉醉在古村的景致里,不知不觉间,三个小时过去了……

许村,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古村落。

朋友,黄山脚下的古徽州,不仅有西递、宏村,还有许村哟,有空去看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湖广   歙县   太守   徽州   舍人   知府   砂岩   开间   进士   福建   年间   脚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