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牌马拉松赛,起跑有“讲究”

随着当下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跑步爱好者近年来在中国呈现井喷式增长的趋势,而作为跑步这个项目中的天花板,马拉松运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近10年在中国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举办1828场次规模赛事(800人以上路跑、300人以上越野及徒步活动),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参加人次达712万。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备案各类路跑赛事133场。

2023年兰州马拉松开跑现场俯瞰

兰州马拉松赛自2011年创办以来,凭借严谨专业的竞赛组织、体贴周到的选手服务、全面细致的赛事保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众多跑友的积极参与。赛事曾连续8年获评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并蝉联世界田联金标赛事。所以在今年上半年全国众多路跑赛事中,兰州马拉松赛是非常有分量的一场赛事。

何为标牌赛事?

根据世界田联标牌赛事体系和中国田径协会路跑竞赛体系构成规则,在中国境内举办的马拉松和其他路跑赛事共分为5级。其中1级路跑赛事包括各类锦标赛、冠军赛等专业赛事和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2级路跑赛事包括中国田径协会主办或参与主办的路跑系列赛以及世界田联金标和精英标牌赛,3级赛事主要为中国田径协会指导、认证、协办的系列赛以及世界田联标牌赛和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4级路跑赛事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其他A类认证路跑赛事(包括中国田径协会银牌、铜牌和无牌),5级路跑赛事主要为中国田径协会B类认证赛事和C类赛事。

为了加强对赛事规范化管理,确保每一场比赛安全顺利进行,中国田径协会要求所有赛事的举办,都必须遵守《田径竞赛规则》《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办赛指南》等相关要求。获得世界田联认证的标牌赛事,还要执行更高的竞赛标准。

中国田径协会每年都会根据赛事规模、参赛选手的成绩等标准,认证上一年度的金牌马拉松赛事,获得金牌赛事的马拉松才有资格申报世界田联的标牌赛事。

世界田联对于金标赛事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仅在高水平选手这个方面就有多项具体要求,2023年的最新标准里,世界田联规定有意申请 2023年金标赛事的马拉松比赛中,每个性别至少有5名金标或更高等级的选手(不论其国家或地区),并按“最低奖金标准”设置奖金。其中对于马拉松金标选手的要求是2022年10月18日的世界排名不低于84名。

为了保障精英选手的成绩,世界田联规定,“在精英、金及白金标牌比赛中,主要赛事应区别于其他距离的赛事单独起跑。除非参加标牌赛事的精英运动员与参加其他赛事的参赛者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保障精英比赛不被打扰,此规则才可例外。比赛一旦开始,关键是要确保参加标牌赛事的国际精英运动员不与参加其他赛事的人接触,否则可能导致违反技术规则。”

世界田联标牌赛事制度从2008年开始推行,这项计划汇集了世界领先的路跑赛事。标牌赛事分四个级别,包括世界田联标牌、世界田联精英标牌、世界田联金标牌、世界田联白金标牌。赛事被评为世界田联标牌意味着至少在赛事的精英赛事部分,全部符合竞赛与技术规则。标牌也代表赛事组织、安全与选手体验、公共机构对赛事的支持以及对反兴奋剂工作财政承诺方面的最高标准。

起跑的规则是什么?

关于起跑的规则,在世界田联检查清单《Technical Delegate Report Form 》中也有明确的要求——组委会须设置精英运动员身后的“缓冲区”和/或人链来保护他们免受后面人群的干扰,同时还要允许国际精英运动员为自己提供指定站点的个人补给。

芯片感应计时技术的引入,让马拉松的个人成绩更加精确,每个选手都配有一块独立的芯片,它的计时是从感应到选手经过起跑线后才开始,到选手通过终点感应线时才会终止计时,赛道的中途还会设立多个感应打卡点,既可以有效防止选手抄近路作弊,又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每位选手成绩的真实和准确。因为马拉松赛事参与人数众多,动辄就是数万人的参赛规模,显然无法实现让所有参赛选手同时经过起跑线,但因为芯片记录的都是每位参赛者的比赛净用时,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了比赛的公平。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柏林、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知名马拉松赛事的起跑线上,都可以看到要么精英选手在前方单独起跑,要么有志愿者在精英选手和大众选手之间拉起一道人链的原因。而正是这样的合理设置,有效保证了精英选手水平的发挥,马拉松的世界纪录也得以在近几年被频繁刷新。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卢伟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标牌   田联   马拉松   田径   中国   赛事   选手   讲究   精英   马拉松赛   协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