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戈:稳就业,路何方?

疫情已逝,城镇调查失业率整体呈现改善趋势,但青年失业率却屡创历史新高。两者为何如此背离?劳动力市场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政策又将如何应对?

一、为何有如此背离?

从PMI从业人员指数、居民就业预期指数、新增网约车司机数、新设立企业数等来观察,似都指示当前劳动力市场趋弱。但调查失业率数据的整体改善,或与部分退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未能纳入统计有关。

此外,灵活就业、暂缓就业也影响了调查失业率的解释力。例如,高校实际毕业率(实际毕业人数/年初预期毕业人数)偏低,反映应届生延迟就业。据智联招聘调研,今年高校毕业生中无具体打算的“慢就业”群体占比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

青年失业率高企与总需求不足直接关联,高校毕业生创新高也推升今年就业压力。据第七次人口普查,青年人就业集中在住宿餐饮、教育、信息技术等产业。疫后服务业有所修复,但前期诸多行业加强监管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退。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失业率抬升疫前就存在,表征劳动力供需错配等深层矛盾。

二、政策将如何应对?

按季节性规律等估算,青年失业率仍将继续抬升至7-8月份的高点。过往当青年失业率高企,但整体失业率低于年度目标时,总需求政策大幅加力的动力未必强烈,而是倚重“以工代赈”等结构性政策。当前逆周期政策微调的迹象初显,未来或是温和加力的过程。

三、基本结论

一是乐业安居,是对美好生活的最朴实向往。当前调查失业率数据整体改善,但与PMI从业人员指数等宏观指标有所差异。这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未能纳入统计有关,也折射出灵活就业及暂缓就业等现实。

二是青年失业率高企当然与总需求不足直接相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前期诸多行业加强监管的滞后影响。不过,青年失业率抬升趋势在疫前就已存在,似非短期现象,或表征劳动力供需错配等深层矛盾。

三是展望未来,按季节性规律等估算青年失业率仍将抬升。过往当整体失业率低于年度目标时,政策大幅加码的动力未必强烈,而是倚重结构性措施。当前总需求政策微调迹象初显,未来或是温和加力的过程。

(伍戈系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表征   失业率   结构性   供需   经济学家   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   指数   青年   政策   何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