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乡村旅游业“多元”发展、全面“开花”

中新网新疆新闻6月13日电(范堃 郑滕兴 吾木尔汗·胡尔曼别克)近年来,哈密市依托本地美丽乡村和旅游资源,积极推动生态观光农业、特色乡村体验游和乡村旅游新业态,助力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集旅游观光、教育科普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生态农业综合体,辐射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哈密市乡村振兴。

由于对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阿勒屯古街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非常喜欢,2022年4月,汤小云在阿勒屯古街创办了自己的手工饰品店,如今,她已将手工编织的爱好转换成了增收的渠道。5月19日在阿勒屯古街启动的“展非遗魅力燃激情夏日”融耀绽放展演秀以及后续持续推出的巡街演出活动也为她的小店带来了不少客流。

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阿勒屯古街手工坊店主汤小云告诉记者,政府给的宣传力度也挺大的,搞活动,做大力的宣传,做一些媒介的宣传,都挺好,然后对她们的生意提供的帮助也特别大,这条街算是哈密最有风情的一条街,所以她希望来哈密的游客都能到这条街来看一看,同时这条街给不管是年轻人想创业的还是做手工艺的,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希望大家都能到阿勒屯古街,欢迎大家都来。

库尔班江·阿布列提甫的店在阿勒屯古街上开了两年多,店铺外摆了些干果、哈密大枣、葡萄干等新疆特产,店内主要是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他告诉我们,现在外地游客和本地游客越来越多了,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平均每天营业额能达1000以上,高峰期能达到5000元。

张木是一位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游客,他与家人自驾来新疆旅游。进入哈密后,他们把第一个旅游目的地定在了回城乡阿勒屯古街,观看了巡街演出后,他告诉记者,他对于哈密之旅有着怎样的计划和期盼。吉林省长春市游客张木告诉记者,来新疆能感受到新疆人民的能歌善舞,然后文化和音乐很有感染力。希望看到内陆文化和新疆特色文化相交汇的一些共同点,然后在回王府寻找一些共通之处,因为毕竟哈密是进入内陆的一个重要大门,被誉为整个新疆的东大门,所以说对这个还是比较期待的。

今年以来,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依托回城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同时不断挖掘乡村夜间经济潜力,加快推进乡村美食产业和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业互促共融,以‘美食+文化+旅游’的方式带动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鼓励全乡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开办农家乐,农家乐、民宿、采摘园和非遗庭院目前已有36家,预计上半年依托旅游收入将达800万元以上,全乡旅游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党委书记屈永鑫介绍说,今年以来,回城乡争取了2000万项目资金,计划在3年内对古街软件,硬件,进行整体改造升级。今后,他们将继续挖掘非遗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场景业态,打造特色亮点,提升服务,切实以阿勒屯古街为核心,做到多元发展,全面开花,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为支点,以非遗旅游小村、街区为突破点,让文化+旅游和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让来到回城乡的客人们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成果,也以此打造更好的平台,让各族群众从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

在哈密市,像阿勒屯古街一样不断完善景区基础实施建设,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的并非个例。近日,哈密市巴里坤县海子沿乡党委、政府便把卡子湖村至尖山子村环湖路以及行政村巷道作为乡村道亮化工程的起点,逐步推动道亮化工程,为村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2015年以来,哈密市巴里坤县海子沿乡紧紧围绕巴里坤湖草原生态景区,不断完善景区基础实施建设,以村貌村容为抓手,引导农牧民开办牧家乐、哈萨克特色产品商店,开展“马羊拉车,骑马游湖、自行车环湖赛、美食节、赛马、地方民族特色歌舞表演”等旅游活动,深挖旅游附加值,吸引各地游客打卡,直接带动本乡300余人就业,间接带动千余人增收。

据了解,哈密市巴里坤县高家湖旅游风貌提升项目工程目前已完成近85%,预计6月底完工交付。该项目于2022年8月1号开工,投资一亿元新建游步道、水滑、景观水池、草原星空民宿、员工宿舍、仓储库房、公共卫生间、 停车场、 驻马驿站、景观回廊、观光塔、寓马乐商铺等设施。巴里坤县实施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除了旅游风貌提升以外,2022年举办了电音节、音乐达人演唱会等活动,着力提升“一村一品”“一节一会”文旅品牌系列活动效应和品牌影响力,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3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亿元。

哈密市以天山乡三道沟村、回城乡阿勒屯村、白石头乡松树塘社区、巴里坤县等地为引领,助力各乡镇继续打造一批国家、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持续做好示范园区、基(营)地创建工作,以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质量为抓手,努力创建星级宾馆2家,A级景区2家,星级农家乐10家,等级民宿2家。同时,天山乡“美食节”、王府景区“赏樱花·侏罗纪恐龙亲子踏青游”、金色年华“梨花花海旅游文化节”、五堡镇、西山乡和陶家宫镇的“桑葚节”“石头画绘画比赛”等节庆活动有声有色进行。随着气温升高,西山乡、天山乡游客络绎不绝,住特色民宿、逛乡村市集、尝地道“土”货、享农耕乐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特色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打卡体验,乡村旅游业“多元”发展、全面“开花”的同时,带旺了特色农产品销售,让当地各族群众感受到了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带来的“好钱景”,助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

哈密市伊州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潘存教介绍,2023年1-5月,哈密市伊州区累计接待乡村旅游游客32.44万人次,同比增长45.86%;累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4273万元,同比增长51.33%。乘着旅游旺季的东风,哈密市伊州区还将积极配合各相关单位,不断净化旅游市场,全力办好“哈密瓜节”等各类节庆活动,唱响“甜美哈密 魅力伊州”的旅游品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哈密市   巴里   哈密   乡村   新疆   景区   旅游业   游客   特色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