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新特点:信息的定点轰炸

古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还是在信息传播极不方便的古代,那么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这句话被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

纵观近几年网络热点新闻,无不是那些有违社会公序良俗以及突破大众道德底线的事件极易成为爆炸性的新闻,随之而来的就是无数批判的声音。人们似乎总是对一些不好的事情格外的感兴趣。

这其实也没什么,但是在一些人的刻意引导下以及现在各平台算法的支持下,这些问题总是会被忽略本质,被引导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并且当你看过或评论过相关新闻后,平台马上就会把大量同类型新闻推荐到你手机的首页,给人一种这是普遍现象的错觉。

其中最主要的误导方向就是男女的对立。难道我们的社会风气真的已经败落至此了吗?我觉得不是。

首先,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新闻都是一个个人写出来的,这些人有真正想要报道事实的,也有为了获取流量故意篡改引导甚至胡编乱造的,所以互联网上的很多东西是真假难辨的。

其次,不止是那些博主个人,平台为了流量也有各种算法,当你看过某一个新闻后,算法会根据关键词将大量同类新闻推荐给你,给人一种好像到处都在发生这种事情的错觉。这种事情,相信大家都遇到过,如果没有察觉到过,可以试一试。

最后,对于媒体,越来越多的人在看到新闻后,不再轻易相信,因为这些年发生了太多发生反转的新闻,给原本的受害人造成了二次伤害,这是一件好事。

其实细想想,我们国家有十四亿人口,那么请大家把互联网上那些真假参半的新闻中所涉及的人数放在这个基数上,我们会发现这些都是极小概率的事件。有时候我们会有些理想化,觉得所有的人都应该是圣人,但如此庞大的基数,出现一些品行低劣的人其实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不要轻易的将自己陷入这样的思维陷阱,过于悲观的看待社会。

而对于那些新闻中挑拨男女对立的言论,大家不要轻易相信,因为做错事无关男女,只是个人的问题,更何况那些言论的真假还存疑呢?

如果想真正了解男性或者女性,难道和身边的同性或异性沟通所了解到的真实性会比从互联网这个无根平台上低吗?何必让自己陷入那些无意义的内耗之中呢。

再说到媒体人。不论是新闻平台的人员还是自媒体人,其中必然是好坏都有的,只不过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人所报道的新闻更加能够吸引人的眼球成为爆款,这同样能给人形成一种媒体人都是一些无良无德的人的假象,事实是那些报导正面性的新闻关注的人少而已。只不过那种靠无良新闻所获取的利益的人的事情会使越来越多立场不坚定的媒体人转向不择手段,这也是很无奈的一个现实。

以上是我对于互联网信息的一些个人看法。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似乎一些人对于有某种身份或者是陌生人的话总是没理由的相信,比如早年对于公知就是这样,认为人家又不认识我,为什么要骗我;或者人家是什么什么专家、学者,见过的世面肯定多,说的肯定对。

这又是一个误区,或许他们从你这里获取不了大的利益,但是他们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取呀,比如国外的反华势力,比如一些品牌商那里。

著名公猪

其实说到底,面对那些难辨真假的东西,如果不关心真相,就不要信;如果想知道真相,那就认真求证,互联网时代,想要找到真相,还是方便许多的。

最后,祝大家事事顺心,多关心身边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基数   真假   算法   真相   流量   事情   男女   媒体   时代   平台   新闻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