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鹤年#吉隆坡双子塔打卡

马来首富。

你知道马来西亚最有钱的人是谁吗?他是马来西亚华人郭鹤年先生。这郭先生了不得,他一个人的头上就顶着三顶王冠、亚洲糖王、亚洲酒店大王、亚洲传媒大王。今天我在象征财富与巅峰的马来西亚双子塔,为你讲述马来西亚华人郭鹤年的创富故事。

郭鹤年的祖籍是中国的福建福州,他192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的新三市。他的父亲叫郭倾健,14岁便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谋生。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开办了一家以经营粮油米面副食为主的小卖部,家境也渐渐的富裕起来,得益于父辈打下的创业基础。郭鹤年没有像父辈那样颠沛流离,从小他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948年,25岁的郭鹤年接过了家庭商业的重担,开始创造属于他自己时代的神话与辉煌。但是之后的十年间,郭鹤年掌舵的家族粮油副食店,不过是马来西亚无数的同类公司中普通的一个,并无特别瞩目的发展。直到1957年,一直在寻找商机的这郭鹤年,终于等到了一个百年难逢的机遇。

马来西亚在脱离英国独立以后,郭鹤年敏锐的意识到,独立后的马来西亚急需找到一种不依赖进口,而本国又独具优势的产品,然后把这个产品做大做强,这才能够使马国的经济能走上一个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而这个产品它就是糖、suager。

于是他立刻筹措资金,砸锅卖铁,全资投入到炼糖产业。很快,他便在大马建起了第一所炼糖厂。这就是后来的名震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制糖公司。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郭氏家族控制的食糖总量就高达15万吨,占据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市场的80%,以及国际制糖市场的份额的10%。亚洲糖王就此横空出世,在制糖业挖到第一桶金之后,郭鹤年又先后创办了面粉厂采石厂玻璃厂,还有饲料加工厂和石油公司。以及矿山机械厂等多个企业,但是它的第二次商业飞跃却是来源于酒店业。

1971年郭鹤年又投入1亿马币在新加坡创建了首届豪华酒店取名为香格里拉。没错这就是后来遍及马来西亚中国、泰国、缅甸、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国际性连锁的豪华大酒店、香格里拉的起源店。酒店业的大规模投资刚好踩在了旅游热大爆发的前夜,所有的投资就像滚雪球一样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郭鹤年又在亚洲糖王的桂冠上加带了一顶酒店大王的桂冠。然而郭鹤年没有止步于当下的辉煌。1988年郭鹤年的商业集团又以20亿港元收购了香港电视有限公司的大部分股权,成为公司的最大股东。在之后又斥资26.5亿港元收购了香港影响力最大的英文报刊、南华早报。

上述这些重大投资后不久报业传媒又迎来了上个世纪90年代起整整20年的大发展大爆发的黄金时段,郭鹤年又因此获得了传媒大亨的第三项桂冠。

回望郭鹤年的这些投资之路人们能清晰的看到几乎每隔十年,它都能精准的捕捉到下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热点,并提前布局巨资下注,从而赚到海量的财富,打造出了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千亿帝国。

郭鹤年也因此常年位居华人首富的前十位,连续十余年成为马来西亚首富。有钱了,作为中国人后代的郭鹤年首先想到的就是回报祖国。1973年郭鹤年慷慨出手解决了中国30万吨食糖的燃眉之急。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许多外国投资者觉得中国太落后了不敢轻易来华投资,而郭鹤年却是个例外。

它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就听不得别人说中国落后,越说中国落后,我就越觉得未来的中国一定能赶超世界。郭先生果然说到做到。

你知道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投资中国大陆的马来西亚企业家,正是郭鹤年。1984年国家决定在北京修建国际贸易中心,很多国际企业不敢接触这个项目。当时愿意接手的美日财阀却出了一个非常高的报价和极为苛刻的条件,导致项目陷入了困境。

郭鹤年听说以后拍案而起:瞧不起我中国人!那我就要代表中国人做个样子给他们看,敢说中国人没钱,我早就在银行存了1亿多美金,就等着这种报效祖国的机会。

于是郭鹤年很快筹集了5亿美元投入了北京的国贸项目,创造了当时外资在中国的最大一笔投资记录,打造了当时北京最早最豪华的CBD建筑,大音稀声和光同尘。郭鹤年从不喜欢抛头露面,不爱宣传招摇,也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和荣誉。然而这样一个创造了财富神话的企业家,这样一个成功后竭诚报效祖国的华商。是值得我们记住和点赞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吉隆坡   香格里拉   马来西亚   亚洲   桂冠   首富   北京   中国   大王   中国人   财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