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紫南村“蝶变” 背后的乡村治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 见习记者 裴思童)昔日贫穷落后的桑基鱼塘小村,正一步步走向富庶发达的现代化乡村……6月10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广东佛山禅城紫南村,近距离感受这个村庄4A级景区给村民带来的宜居环境。

紫南村以文旅融合赋能产业振兴,培育和发展了旅游+系列新业态,形成多业态文旅产业集群,让村集体土地和物业资源不断提质增效。在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看来,他们在落实“百千万工程”中,更要当好“万村”领头羊,持续努力建设高品质美丽乡村。

广东佛山紫南村的街道。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裴思童/摄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紫南村是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因位于南庄镇紫洞圩南面,故有“紫南”之称。全村面积5.88平方公里,有15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2022年底,有户籍人口7005人,非户籍人口7200人。

紫南村如何从一个曾经的“问题村”,“蝶变”成全国闻名的“先进村”?紫南村的治理难题并非个案。实际上,这是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的共性问题。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也成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从2007年起,紫南村以“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文旅扬帆”经济发展三步曲,以制定产业规划为突破口,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推动“四市场一产业链”商圈繁荣发展。

紫南村里的广府家训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摄

刚上任时,潘柱升就立下“四不”承诺:自己不在村里租一寸土地,不在村里办一个企业,不在村里拿一分钱工资,不在村委会安排一个亲戚。潘柱升认为,农村干部不能老是靠行政命令去管理,必须用人格魅力,最重要的一点是以身作则。

紫南小学。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裴思童/摄

紫南村的改变从“开好农村会议开始”。潘柱升不断走访村民,了解实情;带领党员干部和村民学习周边先进农村的经验,学会拒绝“高污染企业带来的眼下利益”,着眼于环境提升带来的长远利益;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学习如何与时俱进、结合实际;让村民充分参与决策,决定村里重大事项等。

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接受媒体采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摄

目前,紫南村凭借优越的硬件设施和营商环境,吸引了包括3家上市公司、26家规上企业在内的60多家优质企业落户。2022年,紫南村集体合同收入1.2亿元,村民人均分红1.1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万元。

紫南村的“蝶变”,在广东2.6万个农村(含部分社区)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当下,广东省委决定以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广东   中国青年报   乡村   佛山   行政村   村委会   村里   城乡   村民   记者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