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晶澳科技基地:三台单晶炉起步,“光伏老兵”靠什么穿越周期

每隔几年,光伏行业就要经历一轮调整周期,有的折戟离场,有的则强者恒强。

在年初产业链价格下行、组件企业遭遇盈利难的窘境下, “光伏老兵”晶澳科技(002459.SZ)依然保持强势的增长,单瓦净利遥遥领先。

晶澳科技2023年的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的单瓦盈利(不考虑汇兑和减值)再破历史新高,较去年的0.139元/瓦攀升至0.22元/瓦。

“我们亲历了行业的跌宕起伏,经受了数次危机。”今年3月底,鲜少露面的晶澳科技董事长靳保芳在致晶澳科技全体股东的公开信中说,“回想1996年,我们从三台单晶炉起步,成为中国光伏行业的先行者。二十多年来,无论行业如何波动,我们始终坚守最朴素纯真的这颗初心,坚持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市场好时不冒进,形势困难时不丧失信心。”

从三台单晶炉起步,到经历多次洗牌后成为头部引领者,“光伏老兵”晶澳科技靠的是什么?作为最早一批登陆美股的光伏企业,2019年底回A后,又靠什么稳固全球光伏企业第一梯队的位置?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了晶澳科技扬州基地和义乌基地。

“得技术者得天下”

降本增效始终是光伏产业发展的第一性原理。

太阳能晶硅电池根据衬底硅片掺杂元素的不同,可分为P型电池和N型电池。其中P型电池主要指PERC电池技术,N型电池主要指TOPCon电池(Tunnel Oxide Passivating Contacts,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HJT电池(非晶硅薄膜异质结电池)等。

不过,随着P型PERC 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接近理论极限,N型逐渐对PERC电池实现迭代并成为未来主流的电池技术路线已是业内共识。

而当行业进入调整周期时,创新技术称得上是穿越周期的重要抓手。

“光伏穿越周期仍然是靠持续的技术创新,比如纯度可以PK半导体电子级的多晶硅材料,高效电池引领的高功率组件,而不是在尺寸上各自为牢当成门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N型技术方面,晶澳科技目前力推的倍秀(Bycium)电池基于的是TOPCon技术。“TOPCon电池我们从2019年就开始做了,启动研发的时间还要更早。从研发到具备量产或者通过中试,一个平台技术至少需要2~3年才会成熟。”晶澳科技高级副总裁牛新伟向第一财经等媒体介绍。

谈及另一种N型HJT电池技术,牛新伟说,TOPCon和HJT这两种技术的成本都在下降,就看哪个降得快。通过采用双面微晶工艺,目前HJT电池达到25.5%以上的转换效率,同时结合薄硅片、银包铜、无主栅技术的应用以及设备降价,HJT的成本也在快速下降。

“从目前的情况看,HJT电池的非硅成本比TOPCon高0.1元/瓦左右,而这一差异未来有可能通过应用更薄的硅片或是其他技术填平。”牛新伟补充道。

记者了解到,除去上述提到的N型TOPCon和HJT电池技术,公司研发中心正研究储备IBC电池、钙钛矿及叠层电池技术。据华福证券研报统计,到2023年底,预计该公司N型电池产能将达到40GW左右,占总产能的57%以上。

与此同时,晶澳科技的研发投入也呈逐年增长态势。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近年财报数据发现,2019年至2022 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从11.18 亿元增至46.08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60.35%。

用AI管理工厂

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光伏等高端制造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义乌基地的名义产能是10GW,实际产能可能会更多,到今年年底的总产能大概是80GW,也就是说,今年义乌基地的产能大概占总年产能的六分之一。”晶澳科技董秘武廷栋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走进晶澳科技的义乌基地组件车间,第一财经记者最直观的感受是好像进入了“未来世界”:生产车间恒温25 ,恒温60%恒湿,生产车间内一列列机器人整齐划一,跟随机械手臂的有序操作,激光划片、单焊、串焊、叠层等工序自动完成。

谈及AI算法技术在生产端的应用,基地的工作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 AGV小车(自动导向搬运叉车)已经规划好区域和路径算法,自动识别路线、自动运输,激光识别障碍自动躲避,大幅减少了一线工作岗位,节省的人力可以投入到更有价值的技术工艺、设备等工作。

“电池车间是全采集的,工程师可在手机上登录报表跟踪生产情况,目前智能工厂先取代的是单调重复性劳动。”义乌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智能化、自动化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增效之一就是可复制性。“并不是说有了自动化小车后一个车间就省了400人,如果没有自动化的隐形助力,我们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去培养大量的技术人员,也难以保证光伏产品的一致性。”上述晶澳科技义乌基地相关负责人称,自动化最实际的意义在于,通过自动化或者业务流程的重组优化,来降低对人员数量的依赖,助推流转效率和业务效率的提高,进而达到降低生产运营成本的效果。

借助数字化和自动化抓手,晶澳科技的义乌基地实现了10%运营效率的提升。

谈起效率提升背后的实际意义,上述义乌基地相关负责人给第一财经记者举了个例子,每家光伏企业尤其是组件环节都需要租仓库,尤其现在都是10GW、20GW的体量,需要大量的周转,一度出现发货效率极低的现实痛点。“有时候运输车等24小时就是为了一箱货,还有一箱货在外租仓没找着。义乌基地建设的第一年我印象极深,晚上12点我要跟我们的运营经理去外租仓找货,就是因为当时没有数字化的抓手。”

智能化、数字化的加持,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加工成本。与重组上市前的2019年相比,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增长287.43%,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245.02%,归母净利润增长341.93%,净资产增长244.29%,每股收益增长88.98%。截至2022年底,晶澳科技的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产能分别达到40GW、40GW、50GW。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硅片   基地   义乌   科技   产能   周期   效率   电池   记者   财经   技术   单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