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本山的接班人,到央视春晚“毒瘤”,贾冰是如何做到的?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丨番茄西红柿

编辑丨番茄西红柿

“把那电视给我砸了,什么档次,跟我用的一样”

一部《狂飙》让张颂文爆火,而在剧中的贾冰也依靠搞笑黑帮大哥这一角色,成功突破“小品演员”的身份。

但伴随他的并不是夸奖,而是如潮水般的抨击,网友更是直指要害:“为什么贾冰演什么都是一个样?”

在此之前,贾冰出演的影视作品中,被都网友贴上“烂片”的标签。

那么造成这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被视为赵本山接班人的贾冰,为何会成为央视春晚的“毒瘤”?

做“作”的表演

在贾冰的节目中,经常会听到贾冰会讲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往往观众理解不来贾冰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像一个极其正经的人,在莫名其妙的讲笑话

网友更是犀利评论:“贾冰比不过沈腾天然有笑点,比不过岳云鹏贱嗖嗖的可爱,也比不过宋小宝出场就自带笑点的感觉,甚过文松的娘娘腔”。

总之,他就是像走错门的人,不像喜剧人。

过于“油腻”的作品和夸张的表演,会让人觉得不适,在很多电视剧和电影中,贾冰呈现出来的角色就是过于“做作”,过于“矫饰”,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太让人觉得这就是“演的”,缺少真实,网友也批评,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

贾冰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出身于部队文工团,从副处级别辞职转战小品、喜剧、演艺圈等。贾冰就像孙悟空一样,凭空出现的。

凭空出现的贾冰通过《欢乐喜剧人》开始逐渐的被大众熟知。主要作品有《裙带关系》、《拍马屁》、《贾总的演讲》等,风格特色明显。

春晚也搭档潘长江和蔡明奉献了《学车》,因为是春晚这样的大舞台,在观众看来,贾冰的作品,既有深度的层次感,也有东北二人转的逗乐。不过同种风格容易出经典,同时也容易被观众掌握套路,没有演出的冲击感。

近几年以来,喜剧界的演员可以说是:藏龙卧虎,演员都是才华横溢,各有特色,各显神通,各路神仙都来喜剧圈来报道。

比如我们熟知的丑角微笑宋小宝:好像生下来就是为喜剧演员做准备的,自带喜剧气场,自带喜感,长相天生讨喜,宋小宝的观众缘非常好,那种憨厚、朴实的形象,“吸粉”能力超级强。

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宋小宝就随便的往舞台上一站,台下观众便能够笑起来,这点很多喜剧人都无法做到。

但是,宋小宝对于后期突出的黑马“贾冰”有点招架不住。

郭德纲更是直言:“属于贾冰的时代已经来了”。

“赵本山的接班人”

贾冰彪悍的外形和自身出演的角色形成了“反萌差”,贾冰的角色大多数都是基层的角色,例如,农民工、环卫工、外卖员、等等,贾冰夸张和诙谐的演技总是逗得观众捧腹

贾冰上春晚,感觉就像回自己老家探亲一样,说来就来,而不像别人,挖空心思,就是为了上春晚,搭档过的演员有蔡明、潘长江、韩雪、宋小宝、文松等。

那么大家关注的问题也来了,贾冰到底做错了什么?从网友和观众一开始的追随和追捧,到后期为什么观众和网友不断的吐槽和反感?

贾冰在出演小品的时候,被大家所熟知的方式就是装“结巴”,通过语言的不顺畅表达,引起关注的重点,过分的夸张,会引起“油腻”,观众的不适应虽然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是,会给大家一种为演小品而演的,缺少真实度在里面。

《欢乐喜剧人》第四季,贾冰爆火,并且圈内人士的评价极高,因为贾冰的小品跟别人不一样,开头是喜剧,结尾是悲剧,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感觉观众身临其境,只有这种感觉的出现,那么收视率也会越高,效果也会越好,那么主人公贾冰也就会“大红大紫”。

在《欢乐喜剧人》中,贾冰大概出演了小品十多个,每一个小品都惊艳出了新的高度,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让观众流连忘返,引起回味,从而也使得贾冰拿到了许多个第一。

要明白和知道的一点是,在于现代在各种新鲜感充斥着方方面面,大家对于每件东西的热衷程度都不是特别高,都是“三分钟的热度”,如果老是一个套路,不进行创新和改善,大家终将会审美疲劳,然而淘汰。

所以,很多东西,都是要进行学习和创新,跟随着时代的发展,才会永保“新鲜”,追随的人才会多。

事业“下坡路”

贾冰与彭昱畅合作的《小小的愿望》5.0分

总结如下: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自己明明就是做小品、做小品喜剧的演员,非要进军于演艺圈,转型的失败。

俗话说的好,是哪种材料就充当哪种模型,不要贪多,哪个都没有做好,最后以一无是处,贾冰就正好“杠”上了这句话,偏要不信邪,偏要进军影视圈,拍出的电影,成了“最佳大烂片”,给予的称号,是多么的讽刺。

贾冰自己曾经在小品界的地位,众人给予的评价,都被吐槽的一败涂地,这也体现出“以偏概全”的含义。

例如贾冰和曾志伟合作拍摄的《猪八戒传说》,网友真的是把贾冰骂惨了,评分也只有2.3分,这个评分,大概率是做到了:“历史之低”。

紧接着就是贾冰和文松合作的《四大才子番外之真假唐伯虎》,网友吐槽简直是毫无剧情可言,就是为了为完成拍摄而拍摄的一部剧,台词的“油腻”,内容的“粗制滥造”,给观众一种被割“韭菜”的感觉。

后来,贾冰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大肆的放大这些“粗制滥造”的影视,拍了一个有一个,一次评分低是偶然,两次低也可能是偶然,但如果后期的电影,接二连三的评分都低,这就不是偶然,反而给人一种刻意中带“故意”,更可怕的是,两部剧叠加在一起都“没有及格”。

因此,贾冰在大家心里的地位,直线下降,甚至有些网友会觉得自己是为了买电影票“潜规则”,大家都拉起了手刹,紧急避险制动,及时止损,网上骂声一片。


“小品王”变成了“电影烂片王”

贾冰处在烂片的王国里面,根本无法自拔,重点是自己还会觉得自己的电影“毫无违和感”为自己的电影事业,乐此不疲的奋斗着。

贾冰拍摄影视剧,是自己的才华跑偏?还是在敷衍观众?还是另有原因,众说纷纭,贾冰可以在小品里把“装傻充愣”发挥到出神入化,但是在影视圈里,还不如刚出道的“18线小网红”,各种环节彰显着粗糙和僵硬。

于是,这也就不难理解,网友嘲笑贾冰,从国家副处级别辞职,追求自己的舞台梦,拼了老命的进行搞笑,就是为了拍摄“最佳烂片”,真是,不怕自己砸了饭碗,没有后路。

细看贾冰从《欢乐喜剧人》走红之后,给人一种“飘飘然”的感觉这也是大家说的,一旦有钱就开始飘了,这也是为贾冰走下坡路而埋下伏笔。

成名以后的贾冰,毫无下限的接了好多的电影客串,但是,我们一直都知道,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小孩都明白的道理,贾冰为了金钱,可以说是,来者不拒,疯狂的接单,最后在影视剧,都流传出“只要找贾冰拍摄,最后必将会成为烂片”的标签。

贾冰“烂片”标签

贾冰近期还推出了自己主演的影视作品《冒牌财神爷》,至于贾冰在影视圈做出的贡献在哪里?大概就是推出了,那几年的“烂片之最”吧。

在《冒牌财神爷》这部电影中,看过的网友都会发现,这部电影,丝毫没有逻辑可言,例如:遇到危险不想着找警察叔叔,而是靠主角光环去解决这些危险和麻烦。网友都已经无力吐槽,但是又忍不住。

们可以看的出来,所有的演员都在努力的摸索、适应自己在剧中的角色,导演和编剧确实也用心在穿插别出心裁的设计但如果“硬插”,不跟随整体,恐怕是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冒牌财神爷》剧情真的可畏是相当离谱,演技也是为了演戏而演的,过于狗血,到处都显示着“不专业、不认真”。

我们的搞笑大师郭德纲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入江湖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有人夸你,别信。有人骂你,别听。谁都懂的道理,但是,我们的贾冰老师会不懂吗?

大家可以细细的品味,好多明星在成名了以后,好像都很迫切的想摆脱掉“喜剧”这个标签,我个人觉得“喜剧”演员是高大上的,为什么这么多人还是要扔掉,应该是学一行,爱一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发光发热,而不是尽快的抛弃自己的初心。

做任何事情都得适度,都得有自己的底线,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跨越“红线”,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专业的事情。

人在大红的时候,都会给自己贴上“正义”的标签,曾经就有人问过贾冰:是否会把自己接下来的每一步都经营好?

贾冰是这样回答的:我这个人是双重性格,处于两个极端,我的表面虽然看起来很粗狂,但是,我的内心是温柔细腻的。

不过,现在看起来,这就是赤裸裸的讽刺!!!

除了这些之外,贾冰处于两个极端的人,在面对镜头或者采访的时候,会讲出一些有失大雅和不负责任的话语还会有一些过于夸张的表情等等,这些小因素也是会损坏贾冰在大众心里形象的。


结语

随着贾冰拍摄的“烂片”铺天盖地而来,充分的说明了,贾冰在表演方面的技术真的是不怎么样,烂片的出现,让他的名气和口碑大降。

虽然在小品界的呼声很高,那也只是“曾经”,之前的荣誉掩盖不了现在的形象,这一切的出现,也都是贾冰自己咎由自取的。

没有哪个明星是突然“不红”的,前期的做作,终将会导致后期的结果,所以,不要让自己后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财神爷   毒瘤   接班人   小品   喜剧   夸张   观众   演员   角色   欢乐   网友   电影   贾冰   赵本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