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吹了个大牛?Vision Pro虽好,但它远远配不上“iPhone时刻”

智谷趋势Pro(ID:zgtrendPlus) | 杨轨山


职业经理人库克一直有一个梦想,那便是创造属于自己的“iPhone时刻”。

“它是一台 iPod,一台手机,一款互联网通讯设备...你们明白了吗?我们称之为 iPhone。”


这便是改变了无数人生活,造就了一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历史性时刻,被后来很多人称为“iPhone时刻”。史蒂夫·乔布斯发布第一代 iPhone,那一年,是2007年。

这个足以被载入历史的伟大时刻,对于它的继任者蒂姆·库克来说,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压力。

但是,留给库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距离他退休大概还有最多5年时间。

他必须做点什么,于是选择了All in。

或许在库克看来,今天亮相的Vision Pro或许就是又一个“iPhone时刻”,因为他在发布会中甚至用到了久违的One more thing,甚至连字体就和乔布斯当年的一模一样。


的确,作为一台苹果推出的全新硬件,Vision Pro确实展现出了傲视群雄的数据,包括价格也是。


但是,Vision Pro要想能够比肩iPhone,恐怕有些言过其实。


虽然今天的Vision Pro像极了当年的iPhone 第一代手机,但两者实际上却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首先,我们得承认,Vision Pro在MR(Mixed Reality)领域是个天花板级别的硬件。


自研SOC+自研操作系统,使得Vision Pro成为一览众山小的存在。


Vision Pro包含2300 万像素的 micro-OLED 面板,像素密度是一台 iPhone 的 64 倍,单眼分辨率超过 4K。

此外,这个头显还集成了12个摄像头、5个传感器及6个麦克风,装备了苹果第一款3D相机,并包含了M2+R1两块芯片。其中,M2用来处理机器日常产生的海量数据,R1来处理从传感器里采集到的数据。据介绍,R1可以12毫秒内将新图像传输到我们的面前——这比人类眨眼的速度还快8倍。


说Vision Pro是有史以来最好的VR/AR头显设备并不过分。相比之下,其他的同类型显示设备在规格上就显得十分寒碜了。


如今市面上的绝大多数头显设备依旧使用的都是LCD和Mini LED面板,比起Micro Oled在延迟、对比度等多项参数上都有差距。


除了硬件参数之外,Vision Pro最令人感到惊艳的是它排除了包括手柄在内的操作方式,仅用手和眼睛就可以完成对相关界面的操作。


Vision Pro作为一个全新形态的产品,所有的UI、交互都需要重新设计和优化,苹果选择了自研Vision OS来打造底层生态,来保证软件交互上的最佳体验。


可以说,与初代iPhone一样,Vision Pro一经推出,就通过堆料把交互体验做到了极致。


正是由于如此堆料,Vision Pro的售价非常高昂,价格高达3499美元,约合人民币24914元。


这就注定了它不是一台消费级产品,而是被苹果赋予了更多的标杆性意义。


对于这款产品,库克自己给了它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的时代,Apple Vision Pro带我们进入空间计算的时代,这是一个伟大历程的起点,一个强大个人化科技的全新维度。”


真的像库克所言,Vision Pro将带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吗?



其实,今天的Vision Pro和从前发布的iPhone初代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初代iPhone发布后,除了交互上的全新体验,在软件应用上并未展现出什么特别之处。


这一现象,直到iPhone 3 GS发布后才有了重大改观。


Vision Pro不计成本打造为行业旗舰级产品的做法,更像是一个商鞅城门立棍式的行为。有了苹果的前期大力投入,后续才会有众多应用登录Vision OS生态。


当初的iPhone和特斯拉走的都是这样一条从高端市场入手,逐渐压低成本,下沉到消费级市场的路径。


但是,虽然库克选择复刻iPhone的成功,但iPhone的成功似乎注定难以在Vision Pro上显现。


在iPhone初代发布会上,乔布斯说了一段令人深省的话,来阐述iPhone这款划时代产品的最主要立足点:


“它是站在技术与人性之间的交叉口,为那些希望将其融入生活,并用它做一些创造性工作的人们创造的。”


要给这句话划重点的话,那么“技术与人性之间的交叉口”以及“融入生活”是其中关键。


iPhone首先是一台手机,它立足于移动场景中人们的社交需求。


在所有门类的需求中,社交永远是刚需。


这意味着,iPhone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是一台美丽的废物。


特斯拉也一样,它创立之初的基本盘哪怕再小众,也立足于跑车车主驾驶需求。


iPhone和特斯拉可以不从消费级产品做起,但是需求起码是真实的,而不是自己额外创造一个新的需求。


但是,Vision Pro很显然不是这样。


从苹果发布的宣传视频来看,Vision Pro的使用场景基本被限定在室内场景,取代的是Mac显示器、手机显示屏或电视等其他显示屏。


也就是说,Vision Pro在应用中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取代了无处不在的多块屏幕。


未来到底是会进入单屏时代还是进入多屏时代?


从当下的趋势来看,随着5G和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屏幕造价成本不断降低,多屏交互将成为未来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可见方向。比如,你的桌边、窗边乃至做饭的灶台旁边随时随地都有一块屏幕,你可以在多块不同屏幕上随时随地同步你手机上的信息,并与之进行交互。


而Vision Pro在干的事情是,别搞那么多屏了,你在家里只要戴我这个头显就能显示其他屏上的设备了。


那么,究竟是在家里随时随地戴一个头显设备好,还是啥也不带直接多屏同步好,智者见智。


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后者就是真正AR的雏形。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认为对比VR,AR才会是未来的真正趋势。


与其说AR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到不如说AR最终是将虚拟融入现实,成为现实的一部分。


而未来的AR技术一定是靠B端在基建中铺设出来,或者等到成本压缩到足够低融入到日常电子消费品之中的。


库克一直说要搞AR,但是最终搞出来的MR居然还是个头显,真的给人一种在沙漠里开航母的感觉。


事实上,Vision Pro并没有像iPhone一样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找到技术与人性之间的交叉口。


因为,哪怕Vision Pro的软件交互做得再好,它作为头显设备本身也是一种最差的交互。


库克东施效颦的时候大概忘了,当年iPod发布会,乔布斯还说了一句很不起眼的话:


“放在口袋里非常方便。”



Vision Pro发布当天,苹果最新总市值2.82万亿美元,较最高点蒸发8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00亿元)。


虽然弹幕和留言区一片狂欢,但投资人似乎并不太看好它。


个中原因,并非仅仅是因为VR/AR经过多年投入后成果寥寥,行业处于寒冬之中。


除此之外,ChatGPT的发布已经让资本找到了新的宠儿。


ChatGPT的革命性换代以及广阔的应用场景已经让人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远胜于一块头显屏幕能够带给人们的想象力。


两相比较,让库克发布的Vision Pro愈发显得姗姗来迟以及不合时宜。


就在前不久,英伟达的黄仁勋推出了256块GH200组成超级芯片,将AI的算力计量单位拉到了Exaflop这个全新的级别。


就在人们还在讨论ChatGPT是否会在未来与游戏结合的时候,黄仁勋已经推出了相应的演示效果。

如果说Vision Pro在未来人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还需要你自行去发挥想象力的话,ChatGPT/AIGC与人类生活的深度相融已经是显而易见的未来。


Vision Pro的头显产品形态决定了它在使用场景、功耗、视频音频体验上具有无法回避的瓶颈。


而底层技术爆发式发展的ChatGPT则可以覆盖到应用层的任何角落。


这不是踩一捧一,而是不同的天花板限制了其在未来的不同可能性。


对于产品是如此,对于人也是同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库克   特斯拉   时刻   苹果   交叉口   需求   未来   时代   产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