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创造:究竟是谁养活了谁?

#5月财经新势力#


  究竟是谁养活了谁?这也能叫个问题?

  当然是劳动人民养活了地主、资本家和官员,其实,这种表达很有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归谬,就会发现经济上的事要比口号复杂的多。



  中国现在有1亿多的个体小老板,有4700万家企业,如果他们全部退出经营,绝大多数的劳动者都将失去工作,那还谈什么谁养活了谁?有人说劳动创造财富,完全正确,前提是用什么去组织包括劳动在内全社会生产要素?如果各自上山打野果,这种劳动创造只能回到原始共产主义。

  既然现代生产是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必须通过资本组织起社会全要素,那么,资本就是财富创造的驱动力,这就回答了一个谁养活了谁的前提,财富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做蛋糕

  财富从哪来?

  没有资本的组织,就没有现代的财富积累;同样,没有工人的劳动,资本自己不会创造出财富,二者都不能缺少,所以,资本家与劳动者不完全是对立的关系,对立存在于财富的分配关系中。

  那么,我们已经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财富从哪来?

  财富来自于资本与劳动的结合,因此,不存在资本家与劳动者谁养活了谁的问题。孤立的资本,孤立的劳动,创造不了现代意义上的财富,大家还是要一起做蛋糕,蛋糕做起来了,再考虑如何分蛋糕。

  分蛋糕

  分蛋糕这事就麻烦了,因为分蛋糕是有三个维度:财政、企业、个人。

  做蛋糕的事是由资本家与劳动者决定的,或者说是企业与个人决定的,政府制订好公约与法规,保持一个正常的市场秩序就行了。但是分蛋糕是由权力决定的,是国家意志,社会主义国家是这样,资本主义国家也一样。

  资本主义国家有强大的工会,工人认为老板的利润太高,劳动者的收入影响了基本的生活,就会抗议,老板就要算账了,如果提高工资自己要破产,那万万不可,就会行使纳税人的权利,要求政府切蛋糕时少切点,减税降息,这两方面平衡了,政府才混得下去。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在所有与分配相关的指数上,都更有利于劳动者与企业。比如:税收,我们是一个高税制国家;财政用于民生的占比,我们是55%,郎教授说其实只有20%,西方发达国家在80%左右;社会保障机制,在医疗、教育、养老、就业诸多方面,我们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还有很大的距离。

  那么,问题也就简单了。

  关于谁养活了谁的问题,不能看得太绝对,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每个工作中的人都在为社会的财富积累做贡献,根本的问题,是财富分配。

  财富积累的核心是资本的驱动,这决定了投资人在分配中具有绝对的优势,一个健康的制度不可以剥夺投资人的分配,那等于摧毁了现代生产的组织方式,注定贫穷。但是,共同富裕又是人类社会必然的理想,这是最根本的人道主义。所以,我们必须在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前提下平抑两极分化?

  权力与资本

  怎么平抑?

  主要是通过有为政府的平衡,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比我们做的好,相对而言,企业的经营环境压力要小,因而,老百姓的工资水平也比较高,同时,财政收入的绝大头用于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机制,极大地弱化了两极分化。

  从实际结果看,北欧的共同富裕程度在我们之上。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看到的最好的案例。



  结论是:

  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谁养活谁,而分配的公平,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基本信用为前提,能不能无限接近共同富裕,取决于权力。如果分蛋糕时,财政过多地挤占了企业,最终会传导到个人。

  我们有没有这样的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一下有关数据就清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财富   资本家   劳动者   发达国家   蛋糕   分配   资本   组织   政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