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苹果脱钩惹的祸?富士康抽身赴印,郑州供应链势弱

一个供应链枢纽城市城市高度依赖一个超级链主有多危险?郑州正在提供一个典型案例

随着,富士康随苹果公司转战印度,在一季度外贸20强城市中,郑州进出口排名从前2个月的12位回落到18位。

郑州市一季度增速也由正转负,从前2个月的正增长18.2%转为同比下降2%,相差超过20个百分点。

掌链此前报道《这次温州人败给西安人,背后是中国城市群供应链主辅之争》和《中国物流拐点已来?从两个链主看两座城》。

西安借助比亚迪的链主企业效应,一跃超过上海成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的城市,也是全球第一。

但也有一些城市曾经应为“链主”的出现强势崛起,现也因为“链主”的抽身,在产业链供应链赛跑中跌落,比如中国号称“苹果城”的郑州市。


一、富士康抽身:资本是逐利的


十多年前,富士康刚刚决定落户郑州时,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提出“我之所以将产业选择在郑州,是因为我看上了这里的飞机场、人口和位置。”。但在这次影响河南日后发展的重要招商背后,是郑州给出的充满诚意的条件。

富士康于2010年入驻郑州航空港区,正式开始在郑州建厂,但实际上,这座当时打着“航空城”噱头的新区,在航空物流上并不占太大优势,也对打工者缺乏吸引力。

但在富士康确定进驻之后,这里的一切发生了改变,2012年,总投资额约为154亿元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工程获批,也是在这一年,河南省政府发出号召,集全省18个地市之力,为富士康招募20万名工人。

郑州和富士康,由此开始了共同成长的十年。

2023年4月中旬,随着外企加速撤离,郑州富士康员工数量大减,十几万人的宿舍区被拆除,商业街空空荡荡,许多店铺关闭,一片死寂。

据今年一季度城市外贸数据显示,郑州今年一季度进出口增长为负,主要是受到了3月的拖累——3月郑州市进出口(301亿元)仅为一季度进出口的五分之一。

河南省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表示,郑州的进出口占河南的70%,而富士康的进出口又占郑州的70%,富士康供应链的抽身,对当地产业和外贸的影响巨大。

事实上,富士康的抽身早就有迹可循,资本是逐利的,这一点非常正常的过去富士康之所以选中内地,无非就是看中了人口红利下的廉价劳动力,而现在富士康供应链之所以要转移,无非是转到更有利可图的地方。

物流成本上升:据2023年4月,河南省公布的物流业景气指数数据显示,河南省主营业务成本指数为55.4%,环比上升1.5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上升。

龙头企业缺乏:截止2022年,河南省物流企业近5万家。但中国物流信息中心2022年8月发布的中国物流企业50强榜单和中国民营企业50强榜单,没有一家河南省物流企业。

河南只有一家河南交投集团,实为一家交通设施企业,且排在50强中的第44位,包括四川、甘肃、云南、湖北、山西、湖南、贵州等地企业都排在河南交投集团前面。


二、富士康去哪:印度成转移首选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苹果供应链加速向中国以外的地区转移,印度成为承载苹果供应链的首选。

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报告显示,“印度产”iPhone手机在全球比重越来越大。2020年,印度产iPhone仅占全球产量的1.3%,2022年已经上升至4%,预计今年将升至7%。

此前,苹果CEO库克曾公开表示,印度对苹果来说是关键之地,并强调印度即将成为主要市场和生产基地。

据4月13日彭博社报导,苹果加快扩增中国以外市场的生产,上年度在印度组装了价值超过70亿美元的iPhone、生产扩增至原先的3倍。2025年之前,印度生产比重可能提高至全球产量的1/4。

据3月4日《华尔街日报》报导,苹果代工厂鸿海集团正在大幅扩增印度产能,计划2024年底将iPhone年产量提高至2,000万台,员工人数增加3倍,达到10万人。

(一)印度:国家物流层面求突破

印度是美国主导的美日韩印澳供应链小圈子的关键部分,也是美国旨在寻求的中国替代市场,同时也是亚洲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物流市场。

2022年10月,印度总统莫迪发布《国家物流政策》(NLP),这也是印度对本国2000亿美元(约1.4万亿元)行业的首个整体战略。

这项野心勃勃的战略,就是力争到2030年世界物流绩效指数排名前25位国家之列,并高效物流生态系统创建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机制。

据《国家物流政策》内容显示,该政策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提高印度综合数字物流服务水平,构建统一物流接口平台。

截止到2022年10月中旬,印度七个部委下设的30个系统已经通过ULIP集成多个数据字段,使印度公司通过统一的平台访问各个部委的物流信息和相关资源。

(二)印度:企业物流层面封杀竞争者

在帮助印度物流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的同时,印度政府也不忘打压中国在印的物流企业。2022年11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发布公告封杀中国43款手机应用程序。

其中包括全球第三大在线购物平台阿里巴巴旗下AliExpress(即阿里全球速卖通,也是中国最大的跨境出口B2C平台)和中国最大同城物流平台货拉拉。

除了物流企业以外,如小米等制造公司也成为印度封杀的对象。2022年印度当局以“假借汇出专利费给国外不相干的国外实体”对小米的资金进行了冻结,今年4月,小米印度公司针对此前印度冻结其6.8亿美元(折合47亿元)的资产进行申诉,却被印度法院驳回。

直接导致2023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在印度骤降41%,从印度市场份额第1跌落至第4。在此前五年,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连续五年排名第1。


三、富士康未来:投转印度可逆吗?


掌链小编认为,这一趋势很难准确预测。投转印度有其优势,一方面国内手机厂商华为、小米、OPPO、VIVO,甚至荣耀等早已深耕印度多年。也就是说,这些国产手机厂商为印度培养了大批的熟练产业工人,生产高质量的手机根本不成问题。

除了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深耕印度,包括苹果、三星等国际一线大厂都在印度有大量投资。早在今年的3月份,苹果CEO库克到访印度,就扩大在印度投资与印度总理莫迪一拍即合。

苹果扩大在印度投资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富士康的入驻和扩大投资。

但是另一方面,印度的配套设施尤其是物流设施还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截至2023年6月3日上午,印度奥迪沙邦6月2日晚发生的列车相撞事故已致288人死亡,超过900人受伤。

BBC对6月2日晚印度列车故评价。“这是印度本世纪发生的最严重的列车相撞事故!”

编辑:雪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郑州   库克   苹果   河南省   印度   河南   小米   中国   进出口   物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