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山东省分行“无科技、不金融”,答好科技创新“必选题”

科技自立自强不是“附加题”,而是关乎银行自身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选题”,是推动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把握发展主动权、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秉持“无科技、不金融”理念,积极践行新金融行动,运用新兴技术、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业务流程,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两支队伍会师”
新兴技术支撑业务创新

  建机制、储资源、重创新,提能力,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深刻把握金融科技内在逻辑,逐步形成对新金融、数字化经营的关键支撑。
  通过持续深化ITBP机制建设,该行形成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高效敏捷响应内外部需求的团队机制。进一步明确固定团队、常规团队、任务型团队三类团队的定位和职责,加强运用专班运作机制,聚焦住房租赁、普惠金融、乡村金融三个“主战场”,助力个人信贷、经营信贷等业务发展。充分发挥“两支队伍会师”的融合作用,共同推进重点项目快速实施。
  建行山东省分行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700余人的金融科技青年后备人才库、80余人的测试专家库,组织成立500余人的山东省分行金融科技创新协会,落实金融科技创新人才的识、选、培、用机制,培养和发掘金融科技创新人才,孵化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提升金融科技创新能力。
  该行总结平台建设经验,完善12个分行自用区研发,在代理社保、维修基金、智慧缴费、薪金云贷、公积金快贷五大业务领域搭建分行技术中台,可实现快速上线和迭代升级。
立足金融本源
构建合作共赢价值链

  建行山东省分行以“数字化银行、数字化连接、数字化赋能”为核心牵引,深刻领会数字化、平台化经营内涵实质,积极推进全价值链提升。
  日照市是全国“ETC+车生活服务”试点城市,建设银行日照分行通过与山东高速信联、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密切协作沟通,以多渠道的平台共建模式,搭建起山东省首家城市级的智慧停车平台,实现“一点接入,全市共享”的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模式。
  建设银行淄博分行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在淄博市15家中标银行中率先上线了市住建局“预售房资金监管新系统”,强化了与监管机构的数字化链接。
  建行山东省分行还采用区块链技术研发“建鲁e诉”系统,同业首家接入省高院金融云庭智审平台,解决了非现场远程参与应讼的难点,实现了线上不良贷款诉讼的一键直达。目前已在全省16个市推广应用,对降低诉讼成本、提升诉讼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在推进社保业务融合发展上,该行持续发力。依托技术中台能力,整合社保公共模块,敏捷响应代理社保业务需求,确保社保卡发卡规模稳步增长。社保卡跨行换卡业务已经覆盖省内12市。建设银行枣庄分行率先上线的社保卡全自助“一站式”发卡项目,将原需耗时20分钟的社保卡开户、补换卡等业务缩短至5分钟。建设银行济宁分行成功上线全国建行系统首家“社保卡实账户模式”移动制卡业务,创新实现社保卡即时制卡、批量制卡、跨行换卡等功能在“龙易行”渠道部署。
纾解小微企业
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数字化是商业银行转型的主要方向,建设银行东营分行前期主要围绕平台搭建、网络供应链金融推动数字化经营实践。在科创金融发展中,加强数据对接,做好客群及产业集群分析,积极与优质政府平台、大型电商平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开展合作,整合各方资金流、支付流、信息流和物流信息,推动平台对接、资源共享、服务出海,打造融合发展场景。以科技补偿贷、齐鲁专精特新贷、网络供应链为抓手,大力推进科技、“专精特新”和制造业领域贷款;以数字化智能化理念重塑线下产品业务流程,优化线下业务模式,推动线下业务承接成长和扩额融资需求,抓好科创企业第三赛道。截至4月底,该行服务科创小微贷款客户149户,覆盖贷款余额2.44亿元。
  为应对传统商户服务模式维护难、黏性差、成本高、收益低的困境,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创新应用推广SaaS商户拓展的“山东模式”。依托省、市分行ITBP团队人员跨部门整合资源,对接当地SaaS服务商,借助服务商客户资源,持续推进SaaS商户拓展模式,拓展了一批质量高、速度快、资金沉淀量大的客户,有效降低高质量商户外拓成本,实现商户、建行生活双丰收。
  此外,该行ITBP专班还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加强住房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项目的推进力度,聚焦消费信贷和服务小微企业,打造农业产业链平台数据直连信贷、薪金云贷、裕农快贷、鲁商云贷、泉城安居新市民快贷、裕农通借记卡消费贷等创新产品,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助力个贷业务结构转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编辑:苗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山东省   建行   分行   建设银行   金融   科技   团队   模式   业务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