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厨神、军队中军衔最高的厨师-李春祥(上)

李春祥,1959年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1978年入伍,任沈阳市金辉食府总经理,沈阳市饮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馆长,中国烹饪大师,沈阳军区联勤部大校,技术等级四级(正军级),大连陆军学院副教授,中国烹饪协会理事,辽宁省烹饪协会副会长,沈阳市烹饪协会副会长,国家高级烹调技师,全国烹饪大赛评委。多年来一直从事烹饪教学和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工作,曾先后出版《新编宴席集锦》、《家常菜制作》、《中国烹饪大师作品精粹——李春祥专辑》、《李春祥烹饪技艺选》、《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丛书》等多部作品,在《中国烹饪》、《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餐饮世界》杂志上发表各种论文三十余篇,经常在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进行技术演讲与表演。

军中厨神——李春祥烹饪大师

除了姓李名春祥,他还有另一个称谓:军中厨神。因其曾在全国第二届烹饪大赛中获金银等七枚奖牌,获得首届世界中国烹饪大赛冠军,荣获两枚一等军功章,是目前我们国家部队系统中军衔最高的厨师。作为一个出身贫苦的农家孩子,李春祥的梦想并不高;曾经他觉得能当上一个赶马车的车老校就很好,后来他参军了;曾经他觉得能在部队退伍后转业当工人就很好,后来他提干了;曾经他觉得只要拿一次烹饪比赛大奖,死了都行,后来他获奖无数,荣誉满身;曾经他觉得能坐上北京吉普就很好,后来他坐上了更高级的轿车;曾经他觉得当一个普通军官就很好,现在他是享受正军级待遇的大校。凭借自立自强的精神,凭借认真踏实做事的风格,李春祥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自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从小我们就被师长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李春祥来说,这句话要改为,“大家的事情自己做”。虽然在家中排行最小,但童年的李春祥就负担起了全家人的一日三餐,12岁时父母才同意他上学,交换条件是,不能耽误家里的农务。所以,小学生李春祥的行程表被排得满满的;每天上午上完第一节课,赶紧跟老师请假,跑步回家把饭做好,用东北农村那种大锅,下面炖豆角,边上贴饼子,上面蒸饭、蒸菜,这叫一锅出。再跑步回学校接着上课,放学之后再跑回来,把饭菜端上桌。这时,父亲、哥哥、姐姐正好下班回来吃饭,他清理完灶具碗筷之后,再回学校上课。后来,父母相继去世,李春祥一个人生活,白天在生产队出工,回家之后再做饭。吃得很简单,连点油星都没有,一般就是炖大白菜,蘸大酱,主食是玉米面贴饼子。

李春祥烹饪大师

这种贫困的生活,当下总是令人煎熬,多年之后回忆起来,却往往有一种苦乐掺半的感觉。多亏那时打下的基础,以后才会如何如何。的确如此。1978年,李春祥入伍参军在选择哪种工作时,领导建议他学报务员,当时司机工作更吃香,但他觉得,自己是农村出去的,要找一个适合自己在部队、甚至能干一辈子的工作,而自己对烹饪比较热爱。事实证明,这个选择的确贯穿了李春祥的全部职业生涯。

李春祥烹饪大师

【自强:苦学+勤练】

与别的新兵相比,李春祥简直可以称得上高手了。无论是包饺子、焖米饭,还是做大锅饭他都游刃有余,并且在工作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对烹饪的兴趣,开始潜心钻研烹饪技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烹饪书籍非常少,餐饮业也并不发达,李春祥又是窝在部队山沟里的食堂,没有大师教导,甚至没有其他饭店可供学习模仿。李春祥到铁岭买了一本简易菜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像相声里说的那样,背菜名背菜谱,他觉得只有背下来,才对做法有更深入地了解。于是他学会了做拔丝冰棍;剁成段,用面糊裹上过油炸,里凉外热,同事们吃了都感觉很新鲜;于是他利用当地人常吃的豆腐做出豆腐宴,受到了来此学习的各级领导及各个部门的表扬。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肯于勤学苦练的李春祥遇到了一位贵人——当时的沈阳军区首长李德生,来山沟检查工作时在食堂用餐,饭后他说:“菜做得不错,没想到山沟里飞出个金凤凰。把这个小伙子叫来我看看,咱们把他调到沈阳来吧,这孩子有培养价值。”

因为这一句话,李春祥的人生进入了新的发展空间。但是刚一调进部队机关食堂时也受到很多挫折。“当时我很年轻,很多老师傅看不起,认为你会做什么?”李春祥回想过去,“每天早上别人7点上班,我5点就来,别人不做的活我做,就这样一点点感化他们。后来大家说,这小伙确确实实不错,很踏实。”当时的早餐只有四样咸菜,还不好吃,李春祥每天早早就去上班,自己切配、拌制,每一样都做得很细致,品种也从四样增加到六样、八样、十样,在此就餐的机关干部,直属领导都反映很好。“食堂来了一个新兵,有变化。”

李春祥烹饪大师

李春祥做事有两个“快”,一是手快,在切配间,别人剔一半猪的时间,他能剔两个。二是学得快,他曾经被派出到其他饭店学习,只学了一个月,他就超过已经学了两年的学员。所以他经常会被请去做婚宴,跑大棚,在没人打下手的情况下,即使一次做二十几桌也不见丝毫慌乱。而且李春祥还能在当时的条件下玩婚宴菜品创新。例如炒菜花,他觉得炒出来的菜花发白,不适合婚宴,于是选用番茄酱来炒,红通通的颜色很喜庆,像桃花一样,取名“桃花菜花”,受到客人的好评。再例如千豆腐皮,李春祥觉得,平时吃,结婚还吃这个?少不得他本人费点事,将干豆腐皮用开水烫一下,卷入肉丝、葱丝、姜丝、青菜,切段,挂糊,油炸,既有改变,又有口味,价格还便宜。

都说厨师是勤行,勤上加勤的李春祥,能够从初入四号炉台直接升到一号炉台,省去了中间过程。能够参军第一年就入团,三年后入党,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军中烹饪新星。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沈阳军区   军中   沈阳市   军衔   菜花   山沟   婚宴   厨师   食堂   饮食文化   军队   部队   大师   李春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