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时评|创新引擎,升级!

【编者按】

今年是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江村调查”87周年。87年前,通过对中国社区的研究,《江村经济》截取了一个探索中国实现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道路的截面,揭开了国内城市化进程中“志在富民”“农工相辅”“小城镇”的理想追求。今年,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镇村经济再次扛起改革大旗,挺在一线。

作为珠三角重要工业城市的中山,“市直管镇”的特殊行政体制赋予了其镇街更丰富、更具代表性的价值和意义。即日起,南方+中山频道将推出“中山镇能量•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系列报道,通过走访高新区、新城新区、工业重镇,看中山镇街的转型升级、改革闯关实践。

日前,首届大珩光电产业论坛暨2023首届光电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在中山举行,提出了“建设湾区光谷”的宏伟计划。这场光电产业领域的重磅论坛将全国的目光引向了中山,也引向了火炬开发区。

作为中山光电产业集群中的“旗舰”,火炬开发区拥有全市最完善的光电产业生态圈、最有潜力的产业集聚区和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体系。

火炬开发区鸟瞰。南方 资料图片。

近年来,火炬开发区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外60多个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入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将全国顶级的光电学科群建设融入中山光电产业集聚地,进一步提升了火炬开发区、中山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光电产业的号召力。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火炬开发区就提出了打造“火炬光谷”的构想。可以说,这次论坛勾画的,就是“中山光谷”向“湾区光谷”升格的路线图。

从中山到湾区,是当今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一体化发展逻辑的一个缩影。当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聚拢成为一座城市,一体化的发展逻辑,也已经进一步“内化”,融入城市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领域。对于位居大湾区几何中心区位的中山火炬开发区来说,自然也不能例外。

作为中山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火炬开发区是新政策的先行示范区,依托特殊角色定位,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独特路径;借助独特的政策资源,占据先发优势。但这种体制的特殊性,成就了发展的“头雁”,也围住了资源的“孤岛”。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区域发展的优势也随之消解。“三十而立”的火炬开发区,就面临着这样的发展痛点。目前,火炬开发区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60%,产业空间匮乏成为限制产业向高端迈进的瓶颈。

区域统筹,为这一困局打开了解题思路。火炬开发区统筹民众街道一年多以来,已经将其纳入火炬开发区与中山港街道“一体化”运作范畴,这种“一体化”的思维已经深入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方方面面。围绕火炬中心区,“一江两岸”正在区域协同、产业规划、平台布局、城市风貌等维度融为一体。

中山打响“建设湾区光谷”的发令枪,也为火炬开发区冲刺高质量发展发出了信号。

以深化统筹区一体化,推进湾区一体化进程,火炬开发区正在跳出“孤岛”,重新打开发展格局,铸强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全力打造中山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南方 记者】何伟楠

【作者】 何伟楠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光谷   中山   孤岛   时评   光电   开发区   区域   引擎   产业   粤港澳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