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芯片,手机最重要的核心芯片,5G、6G、7G中需求越来越强劲

射频芯片,手机终端中最重要的核心芯片之一

移动通信主要由无线接入网、传输网和核心网构成。无线接入网负责终端与基站的无线电磁波的信号通信;传输网和核心网则通过有线介质做信息的传输 和处理,以完成通信。

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了天线、射频前端、射频收发机、基带信号处理器四个部分。其中射频前端是无线通信设备的核心组成之一,在通讯系统中的天线和基带电路之间的部分,包括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一般由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滤波器、双工器、射频开关、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等共同组成。

射频前端芯片属于集成电路中的模拟芯片,主要处理高频射频模拟信号,在 模拟芯片中属于进入门槛较高、设计难度较大的细分领域。而射频前端芯片的PA芯片直接决定了无线通信信号的强弱、稳定性、功耗等因素,直接影响了终端用户的实际体验,因此其在射频前端芯片中处于较为核心的地位。



1)按照功能,可分为:

射频前端可分为发射链路(TX)和接收链路(RX)。

在发射链路中,数字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转换成易于传输的连续模拟信号,随后收发器(Transceiver)将模拟信号调制为不易受干扰的射频信号,进入射频前端进行射频信号的功率放大、滤波、开关切换等信号处理,最后通过天线将信号对外发射。

接收链路则由天线接收到空间中传输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前端对用户需要的频率和信道进行选择,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最后输入收发器和调制解调器得到数字信号。

2)按照组成器件,可分为:



射频功率放大器(PA):射频前端中的一种芯片,是各种无线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调制电路所产生的射频信号功率放大,以输出到天线上辐射出去。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集成射频功率放大器及其他芯片的模组。

在射频功率放大器领域,国际射频前端龙头企业采用全砷化镓功率放大器,结合体硅控制器的宽带设计架构,为国产厂商设置了较大的专利门槛、规模门槛和盈利门槛。


采用“绝缘硅+砷化镓”混合架构


滤波器(Filter):构成射频前端的一种芯片,负责滤除特定频率范围的频率成分,从而将输入的多种射频信号中特定频率的信号输出。

射频开关(Switch):射频前端中的一种芯片,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中主要用于对信号传输路径上(接收或发射)不同频率或不同通信制式下的信号进行切换。

射频低噪声放大器(LNA):构成射频前端的一种芯片,主要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将接收自天线的信号放大,以便于后级的电子设备处理。

双工器:构成射频前端的一种芯片,使得工作在不同频率上的接收和发射通路能够共享一个天线。它通常由两个带通滤波器并联而成,其作用是将发射和接收讯号相隔离,保证接收和发射都能同时正常工作,互不干扰。



产品趋势,从分立芯片走向集成化模组

射频前端逐渐从分立芯片走向集成化模组,从低集成模组向高集成模组演进。

高集成度的射频前端模组,除了需掌握核心芯片的设计能力外,还需要掌握模组设计能力,即将多个射频前端器件通过系统级封装后进行集成,需同时兼顾封装工艺、封装体积、模组性能、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等因素,并满足封装良率的要求,封装设计与芯片设计需密切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如上图所示,2019年射频前端中的PA模组(发射模组)和FEM 模组(接收模组)占射频前端市场规模的比例分别为45%、14%,合计占比为59%,预计 到2026年合计占比基本保持不变。其中:

射频前端行业的市场规模,国产化亟待解决

一方面,射频前端行业受下游智能手机等无线连接终端需求的增长而增长, 全球智能手机行业规模从2011年出货5.21亿部增长到2021年出货13.92亿部,增长较快。另一方面,随着通信制式的不断演进,智能手机需同时兼容2G、3G、4G和5G,技术难度不断提升,推动射频前端器件的用量和价值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21年射频前端的市场为191亿美元左右。而2022年由于手机市场下滑,射频前端芯片市场没有增长,规模与2021年差不多,约为192亿美元。不过机构预测,未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温和增长以及5G普及的潜力无限,到2028年时,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将达到269亿美元左右。

中国系全球最重要的射频前端市场,但国内企业自给率较低,主要系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整体起步较晚,在人才积累、工艺水平、代工资源、标准定义等方面与国际大厂存在一定差距。

根据IC insights发布的《2021 McClean Report》,2020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为1,434亿美元,其中中国自主生产的芯片规模为227亿美元,芯片自给率为15.9%,预计到2025年芯片自给率也只能达到19.4%,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射频前端领域需处理高频模拟信号,信号频率高、带宽大且功率需求日益增加,属于模拟芯片中的高门槛领域。若无较长时间的射频技术积累和流片经验,可能导致产品在性能、成本、集成度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不足,较难取得市场认可。

2、产品壁垒

一方面,当前5G射频前端方案处于持续演进中,要求射频前端厂商具备较 快的产品迭代能力和拥有良好的产品迭代路径,能够在老一代产品上快速优化升 级,快速推出新一代产品。率先推出新一代产品的厂商可以获得先发优势,满足 市场的最新需求,拥有市场的定价权和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公司的自主技术路 线有利于快速推出新一代产品。

另一方面,射频前端领域包括多款器件,从而构成整体的射频前端解决方案, 按照不同的产品维度可分为4G和5G产品、发射端和接收端产品、低集成度产品和高集成度产品等。下游客户通常同时需要多种射频前端产品,为了降低供应 链管理复杂度、提升产品研发和量产效率,一般倾向于选择可以满足下游客户一 揽子采购需求的芯片厂商。因此,具备丰富产品组合的厂商能够较好满足客户的 多样化需求,从而构成一定的产品壁垒。

3、客户壁垒

国际头部射频前端公司已经形成品牌优势,国产厂商全面进入高端客户、高端产品线的供应体系还需要较长时间。

4、规模壁垒

一方面,射频前端行业通常采用砷化镓、绝缘硅晶圆材料,该等材料的规模 效应较为明显,采购成本与采购规模密切相关,初期进入行业的厂商通常采购规 模较小,初期的规模壁垒较难突破。另一方面,规模较大的芯片厂商在内部研发 资源分摊、产品良率、日常运营等方面具备规模化优势,在行业发展到更为成熟 的阶段,能够将规模化优势转换为成本优势,从而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形成一定壁垒。


全球竞争格局,美日五大厂商主导八成市场份额

长期以来,国际头部厂商主导了通信制式、射频前端的标准定义,且射频前端公司与SoC平台厂商、终端客户之间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根据Yole数据,2022年射频前端市场全球前五大厂商Skyworks(美国·思佳讯)、Qorvo(美国·威讯)、Broadcom(美国·博通)、Qualcomm(美国·高通)、Murata(日本·村田)市场份额合计为 80%



国产代表公司主要有卓胜微、唯捷创芯、紫光展锐、飞骧科技、昂瑞微、慧智微等。



如上图所示,移动手机射频前端市场由Skyworks、Qorvo、Murata、Broadcom和 Qualcomm、Murata等美日公司领导,其收入规模均达到20亿美元级,但中国较为成熟的射频前端公司增长率较快,均高于50%。


中国市场拥有全球最完善的5G通信基础设施和产业链,5G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领先全球,对上游的5G射频前端需求更为强劲。随着国产射频前端公司的发展壮大,在产业链里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将逐渐参与定义射频前端模组的标准,从行业的追随者变为引领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射频   芯片   功率放大器   模组   壁垒   天线   强劲   信号   核心   厂商   需求   规模   手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