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过来人:不管你多善良,亲人之间有三种情况,就要学会狠下心

前言

常言道:与人为善,与己方便;

但是,与人相处,只知道一昧善良,那是“愚善”,是不可取的。

哪怕是亲人之间,如果你太过善良,那你的好就不会被感恩,而是变成了理所应当。

70岁老人:不管你多善良,若亲人对你做过“三件事”,就要学会狠下心。

案例分析:

(70岁过来人自述经历)

我今年70岁了,我性格比较温和,是个慈祥的老人;

我一直信奉:日行一善,希望自己的善念可以让生活变得美好

我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好人,朋友都说我人好、心善;

可是除了这些“好名声”,其他的我什么也没得到,甚至因为太好说话,而被周围的人“伤害”。

我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姐妹,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我的丈夫是农村人,早些年间,我们家很穷,我的姐妹嫁的很好,她们都嫁给了工人,吃穿不愁;

我却觉得男人的品质更重要,所以才会选择一位农村丈夫。

我母亲生病住院,我拿不出医药费,只能通过劳动展现自己的孝心,我为母亲端屎端尿、换洗衣物,为了吃的干净,我亲自做饭送往医院;

但是在父母眼中,我是最不孝顺,并且最没有出息的那一个。

最让我寒心的还是我大哥,我大哥好赌钱,为此,其他姊妹都不借钱给他,只有我看不下去他没钱吃饭,每次都偷偷接济他;

可是大哥从来不说我好,一没钱了就来跟我要,把我当成“摇钱树”;

他甚至讽刺我是个农村妇女,跟姐妹们比,我是档次最低的那个,他一边受我的接济,一边还看不起我。

后来,我家生活好多了,丈夫做水产生意发了财,亲戚开始都跟我示好;

后来,他们纷纷来借钱,借的金额不大,都是一两千,五六百这样的,因为金额少,我也不好意思拒绝;

他们常常借了不还,我也不好意思上门要债,毕竟这么点钱,撕破了脸皮就不好了。

后来我才明白:亲戚朋友夸我善良,不过是奉承我,还想在我这里捞点好处,但他们背后都笑话我傻。

活了大半辈子,这些道理我现在才明白:人可以善良,但是要有底线,被人触碰了底线,就不要忍让了。

本性善良,却被当成“性格软弱”;

我不想跟人计较小事,但他们却认为我真的不懂,还把我当成“软柿子”去捏。

所以,我在这里奉劝各位: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如果有人伤害了你,不要因为心善,而去选择隐忍。

亲人之间有三种情况,要学会狠下心

第一种情况:踩高捧低,巴结领导,看不起卑微的人

一个人的品质好坏,要看他对“弱者”的态度;

我相信你身边一定有这种人:势利眼,喜欢巴结领导,喜欢欺负弱者。

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尽量远离吧;

说不定哪天,你就会成为他打压的对象,况且,道不同不相为谋,跟这样的人结交,不会有好结果的。

如果亲人是这样的人,比如兄弟姐妹,那我们还要狠下心断交吗?

如果是亲人,可能做不到断交,但一定要狠下心远离,这样的亲人会让你“精神内耗”,他们的拉踩会让你陷入自我怀疑。

第二种情况:狂妄自大,借钱不还

这一类人有一个共性:爱贪小便宜,不知道感恩。

所谓的“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

如果你一直对一个人好,并且无条件地奉献,那么这个人就不会感恩你了。

面对亲戚借钱,我们要怎么处理呢?借了怕不还,不借又不忍心。

这时候要记住一个原则:救急,不救穷;

这并不是看不起穷人,如果一个家庭没有遇到过大事,一个四肢健全的成年人,不可能把日子过得“揭不开锅”。

像案例中大妈所说的,“大哥喜欢赌钱”,这种情况再给他钱,那就是害他,相当于“鼓励”大哥去赌钱了。

如果是为人正派,又恰巧碰上大事,当时没有钱,这种情况是可以借钱的。

第三种情况:对父母不孝,将感情看得很淡

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一个善良的人,首先就是要优待自己的父母。

作为子女,父母的生养之恩是还不完的,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父母,只能说他情感太淡薄;

甚至有的人还会伤害父母,想方设法去压榨父母,这种人一定要远离;

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能坑害,你还能指望他有多善良

如果你家中有女儿,那在找女婿的时候一定擦亮眼睛,不孝顺的女婿不能要;

作为岳父母,我们不是企图沾女婿的光,而是看他对待父母的态度,就能知道这个男人的品质。

女婿如果对亲生父母不好,那对于没有血缘的妻子,只能更坏。

对此,您同意玉兔的说法吗?

亲戚朋友中,什么样的人是你最不能忍受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大恩   亲人   善良   情况   过来人   女婿   大哥   丈夫   父母   品质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