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骨龄可增高?专家:我劝你谨慎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白恬

图/受访者提供

“听说抑制骨龄生长,就能‘骗’过身体,让孩子一直长高高?”近日,这种“增高”方法在家长中流传。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长高,选择给孩子吃药、打针抑制骨龄,企图让愈合更慢,为孩子长高“争取时间”。

这种“增高”的方法靠谱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院区儿科副主任医师谢丽春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通过抑制骨龄可能会让孩子长高,但是服药、打针带来的副作用难以预知。作为医生,我不建议常规这么做。”

图/新华社

抑制骨龄多用于治疗

骨龄是骨头生长的时间吗?与年龄有什么关系?

谢丽春介绍,骨龄是骨骼检查常用的检测指标,指骨骼化骨核的出现与愈合时间同实际年龄的关系,它代表的是骨成熟度。

“人的年龄其实是分生理年龄和生物年龄来算的。”谢丽春介绍,从出生开始按照年月日计算的被称为生理年龄,代表出生以来的时长。而生物年龄就是俗称的“骨龄”,可以判断发育程度。

据悉,通常测骨龄多用于检查儿童的生物年龄,对孩子的发育情况进行监测。与此同时,骨龄对于儿科内分泌疾病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例如原发性矮小症、家族遗传性矮小症、性早熟、宫内发育迟缓及体质性青春期发育迟缓症都会在骨龄上得以体现。

“骨龄与年龄因发育情况不同,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但通常情况下,骨龄与年龄的差距不会超过一岁。”谢丽春表示,如果骨龄与年龄之差超过这一范围,就称之为骨龄提前或者骨龄延迟,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身体状况。

据了解,出现需要抑制骨龄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骨龄发育与实际年龄不符,与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肿瘤等病症有关。

贸然抑制骨龄或对健康造成影响

“抑制骨龄要在有确切的疾病需要治疗,且患者达到用药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谢丽春表示,抑制骨龄时用药大多为处方药,以治疗某些疾病为目的制作,如果没有此类疾病而贸然用药,很可能会造成肥胖、胰岛素抵抗、扰乱孩子正常激素分泌等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健康损害。

谢丽春认为,抑制骨龄补充营养来为孩子争取发育时间的方式仅在理论上存在,在实际运用中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并不建议让正常发育的孩子通过抑制骨龄的方式来进行所谓的“增高”。

此外,如果因发育不良等原因需要抑制骨龄的话,应在8岁以前。“一旦过了这个年龄段,即使抑制骨龄补充营养也很难让孩子的发育再跟上正常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单次骨龄预测,只能代表孩子当时的骨成熟度。如果要获悉孩子整体的发育情况,需要结合孩子的激素情况、营养状态等情况,由专业医师综合评估、动态监测来确定,切不可因为一次测骨龄就贸然让孩子服药。

盲目“追高”不可取

“孩子的身高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包括营养、运动、睡眠、遗传等。”谢丽春提醒,孩子的身高存在个体差异,在正常发育且健康的情况下,切勿盲目“追高”。

如何让孩子健康发育,健康“长高高”?

首先,要保证孩子的营养,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谢丽春建议,孩子每天应保证400毫升左右奶制品的摄入以保证钙的吸收;此外还要让孩子合理沐浴阳光,如果无法有足够的阳光建议可以每天补充400单位的维生素D。值得一提的是,油炸食品中含有很多成分,会导致孩子雌激素分泌过多,让孩子骨骼过早闭合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或将影响孩子身高。

其次,孩子的睡眠也尤其重要。“晚上10点到凌晨1点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要尽量让孩子处于深度睡眠的状态下,让孩子‘自然生长’。”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必不可少。谢丽春建议,可以让孩子做一些摸高、拉伸一类的运动,有助于孩子的身高发育。

男孩身高对照表

女孩身高对照表

谢丽春建议,孩子身高是否正常,可以参考以上表格进行对照。身高在-2SD和+2SD这个区间内,都是正常的,只要孩子身体指标正常,家长无需过度担心、干预。

编辑:王沫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抑制   可能会   谨慎   身高   年龄   疾病   情况   建议   孩子   时间   专家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